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物理交联剂将丝素蛋白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常温下共交联,并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嵌入三维光子晶体阵列。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物理交联剂将丝素蛋白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常温下共交联,并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嵌入三维光子晶体阵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弹力性能、吸水性能,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性,紧贴皮肤表面不易脱落,还同时具有优良的压力传感性和温敏性,可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产生颜色变化响应,实现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裸眼观测。 对温度的响应:在35℃时观察到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由原来的蓝色局部变为紫色和红色,结构色发生明显改变,是由于水凝胶急速收缩导致阵列从密堆积结构变为不均匀的其他晶型状态,导致结构色出现反常变化。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的LCST在35℃附近。当温度低于31℃时,光子晶体水凝胶的反射峰几乎不发生移动;而当温度到达31℃时,反射峰逐渐红移;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34‑35度之间,产生大幅度红移。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在34‑35℃之间出现了相转变。现有技术已知纯NIPAM凝胶的LCST约为33℃。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的LCST接近人体温度,并且光子晶体水凝胶的相转变温度可通过添加盐离子等方法进行调节。再加上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皮肤贴合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可用作敷料裸眼检测体温,快速准确地判断体温是否正常。 对压力的响应:将光子晶体水凝胶膜贴在物体表面,当物体表面有外加压力存在时,光子晶体水凝胶膜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可以用来裸眼识别外加压力的大小。例如将光子晶体水凝胶膜贴在人体关节表面,当关节弯曲时,带动水凝胶膜伸长,其中的光子晶体晶格间距变大,进而产生结构色的变化。光子晶体水凝胶膜的这一特性可应用于运动康复监测领域,监测关节的运动灵活性,裸眼观察即可轻松获取运动康复情况。 吸水性能评价:将制备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的5mm膜放在干燥环境中失水,当其含水量降为最大含水量的50%时,光子晶体水凝胶的体积产生相应的缩小;将其放置于含水容器中浸泡30min后即可恢复到最大吸水量状态。在经历上述失水和吸水过程后,光子晶体水凝胶的各项性能保持稳定。由此可知,光子晶体水凝胶的吸水性能良好,且吸水、失水过程不会破坏其结构。又由于其与皮肤的贴合性很好,十分适合用作水溶性药物载体材料。 酸碱稳定性评价:配制pH=5 ,6 ,7 ,8 ,9的磷酸缓冲液,将实施例1制备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的1mm膜分别置于上述缓冲溶液的培养皿中,10分钟后用光纤光谱仪检测其反射光谱。试验结果显示光子晶体水凝胶在上述缓冲液中反射峰均未发生移动。因此,光子晶体水凝胶在上述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和耐受性,不会随外界pH变化产生收缩或溶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自修复性能评价:将实施例1制备的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的2mm膜用刻刀切开后,切口接触放置在一起,放置24小时,观察发现切口消失。因此,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利于增加使用寿命。检验自修复后的光子晶体水凝胶强度,将光子晶体水凝胶两端固定并缓慢拉伸,拉伸30%时切口出现裂缝,50%时切口完全断开。由此可知,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修复性能,但是由于修复仅为物理相互作用力产生,因此不能承受较大的外力。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
成果创新点 与市场上现有气凝胶产品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不同, 本产品采用常压干燥方式制备。 粉体的导热系数达到 0.015W/mK,复合保温毡垫的导热 系数达到 0.022 W/mK,保温性能优于市场上有机保温材料, 而且燃烧性能达到 A 级不燃,兼有保温和防火效果。 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常压干燥制备有机溶剂使用量大 和制备周期长的缺点,而且使用无机硅源和有机溶剂使用 少,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物理交联剂将丝素蛋白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常温下共交联,并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嵌入三维光子晶体阵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弹力性能、吸水性能,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性,紧贴皮肤表面不易脱落,还同时具有优良的压力传感性和温敏性,可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产生颜色变化响应,实现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裸眼观测。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6-17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六方相 YAlO3(YAP)
成果简介六方相 YAP 化合物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 能够使处于其晶体结构格位的发光离子发射出与结构性质有关的特征发射。 六方相 YAP 是 YAP 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物相形式之一, YAP 化合物还有两种物相存在, 分别为正交相与立方相 YAP。制备 YAP 化合物最简单易得的方法是高温固相合成法, 正交相与立方相 YAP 化合物即可通过该方法获得。 但是, YAP 的相图显示其六方相合成温度较窄, 导致目前未有高温固相合成法获得六方相 YAP 的报道。 本成果采用溶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
与市场上现有气凝胶产品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不同, 本产品采用常压干燥方式制备。 粉体的导热系数达到 0.015W/mK,复合保温毡垫的导热系数达到 0.022 W/mK,保温性能优于市场上有机保温材料, 而且燃烧性能达到 A 级不燃,兼有保温和防火效果。 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常压干燥制备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和制备周期长的缺点,而且使用无机硅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少,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一种基于温度响应性水凝胶的肌肉驱动模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响应性水凝胶的肌肉驱动模块,包括基于温度响应性水凝胶的驱动层,还包括包覆在驱动层外的柔性保护层,以及设于在驱动层和柔性保护层之间的电热层。本发明的肌肉驱动模块采用柔性材料作为肌肉辅助装置,可避免对人体的机械伤害,通过电热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材料变形,且电热驱动易于控制,进而能够得到不同的驱动形式。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对特异识别绵羊KRT25基因的多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对特异识别绵羊KRT25基因的多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该多肽由多肽甲和多肽乙组成;所述多肽甲由16个TAL核酸识别单元组成,每个TAL核酸识别单元中具有一个双连氨基酸;所述多肽乙由15个TAL核酸识别单元组成,每个TAL核酸识别单元中具有一个双连氨基酸。本发明可实现在细胞或个体水平上对绵羊KRT25基因进行敲除或修饰,以解析绵羊KRT25基因的功能、构建绵羊KRT25基因突变库或获得相关疾病模型,为绵羊育种及医药研发服务。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金属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法合成多肽类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一种在金属催化下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合成多肽类聚合物材料的新的、简捷的方法,不用氨基酸为原料,以廉价的亚胺和一氧化碳为单体,在金属催化下发生交替共聚,直接生成多肽,从而使合成多肽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一途径将可以避免繁杂的合成和活化氨基酸的步骤,使得多肽的合成和传统的方法(如开环聚合反应法)相比,被大大地简化。所得到的多肽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和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南开大学 2021-04-14
MMP14双靶点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P14双靶点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方法和目标物的用途。从MMP14蛋白诱导表达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中筛选和获得一组新型的双靶点MMP14和Zn2+的多肽,包括:基于MG63细胞靶向诱导表达MMP14的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体外消减筛选,经3-5轮筛选,获得富集的双靶向MMP14和Zn2+的结合肽噬菌体和多肽结构序列。目标物作为先导分子用于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和用于肿瘤诊断,还可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分子标签以及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采矿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1
金属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法合成多肽类材料
一种在金属催化下亚胺与一氧化碳共聚合成多肽类聚合物材料 的新的、简捷的方法,不用氨基酸为原料,以廉价的亚胺和一氧化碳 为单体,在金属催化下发生交替共聚,直接生成多肽,从而使合成多 肽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一途径将可以避免繁杂的合成和活化氨基酸的 步骤,使得多肽的合成和传统的方法(如开环聚合反应法)相比,被大 大地简化。所得到的多肽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和制药等领域具有 重要用途。 该方法是在高压釜中,以 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 800psi 压力 的 CO、50℃油浴以及在催化剂作用下,亚胺与 CO 共聚得到产物多 肽。采用一种简单的金属钴化合物作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亚胺和一 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得到高分子量和低分散度的多肽类聚合物。方法 简捷。 已取得的知识产权: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是一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科 研 成 果 , 已 申 请 2 项 中 国 专 利 ( 申 请 号 200610129890.1 , 200710195204.5)和国际专利(申请号 PCT/CN2007/003465),还将对后续发现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因此将拥有该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成 果发表在化学刊物 Angew.Chem.,已受到学术界和一些国外公司的关 注。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应用行业:生物医学材料、制药、功能材料。该项目所提供的新 型多肽类化合物,已经能够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提供一类新的重要的 可供选择的材料。从长远来看,开发出多个新的有效的催化剂体系, 实现更多类亚胺与一氧化碳的共聚,最终使该方法成为一种广泛有效 的多肽的合成方法,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及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 作为新的生物医学材料可能具有更好的生物兼容性,因而代替现 有材料用于人工血管等方面。此外,还可被用作药物的糖衣以及具有 药物缓释等功能。如能实现一般肽类的合成,其低廉的成本将有潜力 替代用任何其它合成方法得到的该类产品。不用氨基酸为原料,而是 以廉价的亚胺和一氧化碳为单体,从而使合成多肽的成本大大降低、 方法大大简化。 技术产业化条件: 投资规模约 500 万元(不含基建投入)。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