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冷却技术与冷却设备的设计和测试
本项目依托“制冷与热力系统节能节水环保协同创新平台”,与上海同驰换热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可提供以下检测设备、设计软件和技术服务:1、便携式冷却设备专业测试系统 测试装置采用全自动采集,测试标准包含国标及CTI测试标准中的热性能、噪声、能耗、飘水率、压损,兼顾风量、风压、淋水量、淋水温度等设计性运行指标。测量装置体现了便携性,可用于产品的现场测试(产品需事先留测点和传感器接口)。还可用于生产单位试验台的测试及产品开发的研究性测试(一般试验台需增加两台进口的电磁流量计(精度0.5级),还测试软件能记录测试过程的动态数据变化过程,并按多个标准进行冷却设备的性能评价,且支持噪声、飘水等指标的手动输入,主要功能包括参数设置、性能测量、结果显示、测试报表打印、数据存储等功能。2、冷却设备测试实验台设计与建造 可按用户热源条件设计开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及蒸发冷却(冷凝)器产品的热性能测试实验台,并指导建造。实验台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CTI测试标准,上述便携式冷却设备专业测试系统可与其配套。3、设计软件 上理-同驰系列软件均为自主开发并已经取得软件著作权。软件的适应性强,所有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计算方式灵活,即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经验设置相应参数,也可以根据业内权威经验公式输入参数计算,使得计算结果更加贴近真实值。软件界面简洁,易懂,使用方便,对设计人员、使用人员、维护人员等人群都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全盘管逆流闭式冷却塔设计应用软件(著作权号:2011SR005563)2)         横流开式冷却塔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6609)3)         逆流开式冷却塔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7430)4)         上理-同驰逆流工业塔阻力计算软件(著作权号:2014SR117464) 4、闭式冷却塔产品系列设计及特殊条件冷却塔技术标方案指导 其中闭式冷却塔产品系列的设计特点为:l 采用预冷却技术,即通过填料将管内被冷却工质散热与管外喷淋水冷却有机结合并优化处理,以减少换热面积、有效控制能耗和水耗,降低设备成本,有利于闭塔的推广和应用。l 采用整塔模块化设计或换热器模块化设计,实现小塔的整塔运输和大塔换热器模块的整体运输,从而保证厂内测试,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降低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费用。l 换热器盘管也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排水、放气等要素,与集管的连接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盘管的维护、维修和更换。同一换热器盘管排列形式,采用不同的弯管组合,可改变并联的管路数和串联的管程数,从而适应不同的流量。l 控制塔的水、气流动截面积,选择合理的淋水密度与截面风速,以及风机的直径和转速,增强布水均匀性和空气流通的均匀性,使其在紧凑的塔体结构和较低的气侧流动阻力、较低的噪声、较小的飘水率间达到合理平衡;控制管内流速,使其在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和较低的管内流动阻力间达到合理平衡;多塔模块拼装时,在部分负荷工况下,控制风路,使其避免停用风机和运行风机间的气流短路。在诸如此类影响闭塔性能的细节问题上,进行优化设计,对提高塔的技术经济性至关重要。l 整塔外观协调美观,结构稳定,抗风载、雪载能力强,能有效控制震动。另外,对有特殊要求或者较极端工况的冷却设备提供技术方案,包括防冻、消雾、降噪等。5、CTI测试认证指导及冷却设备热性能现场测试与问题诊断在CTI测试认证指导方面: l 负责与CTI认证官的沟通,包括:认证的申请,资料递交,认证时间安排及其他所需的信息沟通。 l 协助委托方完成CTI认证所需资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指导技术资料的填写,特别是热力性能数据,可以为委托方编写选型软件。 l 指导试验台的搭建,测试仪器的配置及各测点的测试开孔按CTI的要求配置。 l 按CTI的测试要求,为被测塔做预测试工作,事先对产品热性能进行预估并指导改进,使CTI认证时能够顺利通过。 l CTI每年来委托方测试认证时,协助委托方配合测试工作。在冷却设备热性能现场测试与问题诊断方面: l 对工程验收、能源审计、水平衡测试、节水型企业评估等需要现场测试的冷却设备提供测试服务。 l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的解决方案
成果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和部分企业复工在即的形势下,对停留时间长、室内人员密度大、感染风险高的住宅、办公楼和医院三类建筑使用中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该成果基于三种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室内人员活动特征、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的管理优化措施等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并以期能够对后续同类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分别从三种建筑提出相应设计建议。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住宅建筑厨房排烟道应严格排查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楼宇中存在隔离肺炎患者时应远离天台;空调系统分体式可正常使用,有隔离肺炎患者要防止冷凝水滴入他户;电梯高危,减少碰触,无人时确保开门通风;楼梯间不触摸扶手,每层开窗通风换气。2、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合理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及其使用策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其使用策略;多联机及分体式空调与其使用策略;办公建筑的应急管理措施建议;办公人员的自我防护建议。3、医院建筑医院手术室;传染病专用门诊科室;专用隔离区域;普通科室及其他区域等基于新型肺炎疫情对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新建医院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议,既有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疫情期间运行建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面积传播扩散,面对疫情防控的种种挑战,容纳着各类人员的建筑无疑是这场防疫战役中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对集体安全、生存能力与健康提供支持的能力。未来的建筑设计将在建筑换气、排气、防臭、防霉、热舒适、洁污分离、干湿分离、抗菌灭菌等问题作出细微设计和健康性优化,未来建筑必将以人类健康为核心走向健康建筑。
东南大学 2021-04-11
热轧生产线中的复杂控制与综合优化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研究的应用领域为板带热轧,重点是热轧中厚板领域。板厚 控制、板形控制、轧制节奏控制、轧制温度控制及轧制规程自动生成与自动 修正等是热轧板带特别是热轧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科学问 题。本研究运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 系统辨识理论和计算机控制与优化技术等。将上述理论与热轧液压自动厚度 控制(HAGC)系统研究与应用,轧制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热轧规 程动态设定与自学习研究紧密结合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超高强汽车用钢的成型回弹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 超高强汽车用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近期和中期目标为:重点发展超高强钢和先进高强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50%以上;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在车身结构件上应用超高强钢是汽车行业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超高强钢在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应用瓶颈,比如其成形窗口窄、边部开裂、回弹、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回弹最为突出,并且随着强度增加,回弹的倾向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超高强钢回弹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回弹,可有效推进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关键工艺技术: 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即基于超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回弹的内在关系,提出回弹行为的控制技术。通过分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形过程中的 local misorientation 等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影响超高强钢的回弹机理,建立超高强钢回弹预测模型,最终实现超高强钢的回弹行为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热轧生产中板坯弯曲现象的控制技术
轧件弯曲现象在当今的轧钢领域尤其是中厚板热轧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但会造成轧件出轧机后撞击机架辊或辊道,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在钢材撞击部位留下疤痕,影响产品质量及成才率。另外,这种不对称轧制还会造成上下轴力矩的分配不均及出轧机后轧件头部被顶死的危险,是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隐患。 随着当今钢铁领域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方面竞争的日益激烈,热轧尤其是中厚板生产中由于温度场引起的轧件弯曲及力能参数不对称现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轧件的弯曲现象的影响因素包括钢坯温度、轧制线高度、上下轴偏心距、上下辊辊径及辊面速度等多个方面,关系到加热炉、除鳞设备、轧机本身及驱动电机等多个设备的运行性能,且各因素间相互关联,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轧件的弯曲现象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自199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和武钢及马钢合作,采用现场试验、大型综合测试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对热轧过程中的轧件弯曲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这两个地方这些年以来的应用情况看,方案实施后,轧件弯曲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这一成果对解决热轧生产中轧件不均匀变形问题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可在中厚板热轧及初轧机上推广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 远程测量技术主要用于远程测量及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教育及培训、远程精度校验以及网络化制造系统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超高强汽车用钢的成型回弹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超高强汽车用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近期和中期目标为:重点发展超高强钢和先进高强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50%以上;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在车身结构件上应用超高强钢是汽车行业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超高强钢在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应用瓶颈,比如其成形窗口窄、边部开裂、回弹、可焊性差等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回弹最为突出,并且随着强度增加,回弹的倾向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超高强钢回弹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回弹,可有效推进高强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关键工艺技术: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基于组织演变的回弹行为控制技术,即基于超高强钢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回弹的内在关系,提出回弹行为的控制技术。通过分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形过程中的 local misorientation 等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影响超高强钢的回弹机理,建立超高强钢回弹预测模型,最终实现超高强钢的回弹行为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阶拓扑奇宇称超导体
体-边对应关系是拓扑物态的一个基本特征。近期新发现的高阶拓扑物态由于呈现出新型的体-边对应关系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地,由于高阶拓扑超导体允许马约拉纳零模直接出现在二维和三维系统的边界上,这为寻找马约拉纳零模和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两年来,虽然已提出一系列实现高阶拓扑超导体的理论方案,但这些方案或要求超导转变前的正常态具有拓扑非平凡的性质,比如,拓扑绝缘体,或要求混合宇称的超导配对。如果正常态只是普通的金属,而超导配对只有奇宇称或偶宇称型的配对,是否能实现高阶拓扑超导体仍是一个重要的开放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