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植物功能提取物高效提取分离关键技术
浙江大学 2021-05-10
废弃混凝土全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该成果立足山东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重大社会需求,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合作,完成了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研究,涵盖了再生粗、细骨料和微粉的制备以及在再生混凝土、干混砂浆、透水砖、道路水稳层、预制构件中应用,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全再生利用,既降低对生态的破坏也减少天然资源开采。该项目在济南、青岛、临沂等地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带动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和“无废城市”的政策出台。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精密传动系统动态传动精度测试技术研究
该项目来源于部级科研课题,主要以精密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态传动精度模型,分析了传动系统中各零件的加工误差、装配误差、间隙及齿轮啮合刚度、轴承刚度等因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开发出传动误差测试系统,实现了传动误差的高精度测试,其测试精度为±2角秒,并可分析传动系统单项传动误差和各次谐波。 该传动误差测试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传动系统的误差测试与分析中,如齿轮机床、数控机床、精密减速机、工业机器人等的传动系统中。该项目由一支从事多年传动系统设计、制造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承担,多年一直从事该产品的开发,积累了较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省部级课题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行波堆、小微堆开发示范与技术推广
"核燃料的后处理技术和体系是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行波堆的实现有可能解决目前阻碍快堆与闭式燃料循环发展的技术和经济性问题,加速启动快堆应用和市场,提前进入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阶段,减少需要处理的废料,推迟废物终极处置期限,提供更多资源和时间来发展提高后处理技术和过程的水平和经济性,同时还能极大降低核扩散风险。 为应对现有核电技术和系统面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挑战,满足国家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支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从核能与放射性集中所在的核燃料着手,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和方案,以保障核燃料与反应堆的反应性和放射性本质安全为基础,同时解决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采用高度安全的高性能全陶瓷微包覆燃料,开发设计不可熔毁、无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模块化制造型小微堆,快速进入市场验证新型技术和商业模式;实施在大型水冷堆中的燃料替代、提高抗熔毁能力、可以实质性消除大规模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的解决方案,促进核能真正成为让政府、公众和业主放心的能源,扩大市场规模和应用范畴,实现巨大的潜力。
厦门大学 2021-04-10
氮化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及关键器件
项目采用了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低损耗低应力超低温氮化硅材料平台,研制了一系列光子集成的关键 器件
中山大学 2021-04-10
后巩膜加固植入物关键技术开发
高度近视病理特征是后巩膜葡萄肿形成,导致黄斑劈裂、黄斑脱离、黄斑裂孔等牵引性病变,致盲率 高、治疗棘手。我们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该类疾病的成功率和视力改善显著优于 玻璃体切除术。团队核心成员已设计出适合临床推广应用的植入物,申请的发明专利已获授权。
中山大学 2021-04-10
生物酶法制备活性物质纳米缓释胶囊技术
活性物质缓释胶囊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药物活性物质制剂技术, 它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定向靶位给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在现代 药物制剂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壁材的研制是在微胶囊的基础上,将壁材 的尺寸进一步减小,增大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包埋率和运载效果。但国内外 对于纳米包埋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合成树脂等材料作为 壁材的开发上,这类壁材价格相对较贵,不利于商业化推广。国内外未发现有 利用生物酶法制备活性物质缓释胶囊的相关报道。 该技术以淀粉纳米颗粒为壁材对包埋活性物质进行包埋,制备纳米缓释胶 囊。淀粉纳米颗粒利用生物酶法制备,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不易造成环境污 染,并且纳米颗粒集中在 50-120nm 左右,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活性物 质的包埋,包封效果好。经过中试研究,该技术制备的淀粉纳米颗粒活性物质 缓释胶囊在胃部的降解率极低,大部分活性物质在肠道内消化吸收,有效的提 高了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纳米颗粒缓释胶囊的初步市场估价为 10-100 万 元/吨。项目投产后,年加工量 100 吨的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3000 万,可产 生经济效益 4250 万元,实现利税 2000 万元。年加工量 200 吨的纳米颗粒缓释 胶囊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5000 万,可产生经济效益 8500 万元,实现利税 4000 万元。年加工量 400 吨的纳米颗粒缓释胶囊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7000 万,可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4- 产生经济效益 1.5 亿元,实现利税 8000 万元。因此,该项目盈利性强、投资回 报率高、贷款偿还期短,经济效益上可行。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光载太赫兹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
面向数据中心IDC或光接入网PON的短距离400G以上(多波或者单波)光相干通信技术,包括解决方案设计、低复杂度DSP技术、功耗和成本分析等。相干光通信技术通常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或数据中心互连(DCI),但近年来相干光通信技术逐渐具有向短距离通信场景(光接入网PON和数据中心内部)下沉的趋势,用以解决单波长的数据传输能力。该成果在此短距离+高传输速率的应用场景下,提供从系统级相干光通信仿真系统与相干光通信系统实验验证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分析研究传输技术性能指标,简化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研究分析系统功耗和成本,并基于FPGA芯片对DSP算法进行功能验证
东南大学 2021-04-11
冷库用热泵型溶液除湿抑霜技术及装备
结霜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冷库中,霜层的存在会降低冷库运行效率并增加其能耗。逆循环融霜、电加热融霜等传统融霜手段被应用在冷库除霜中,这些手段一方面会增加冷库能耗,另一方面会导致库温的波动从而影响冷库内产品质量。本技术将热泵系统与溶液循环耦合,采用低温低浓度溶液为除湿工质,利用热泵冷凝热驱动溶液再生,实现一种在冷库工况下无需额外能耗的深度除湿干燥技术,降低冷库运行能耗。本技术可将冷库中空气露点降低到-10oC以下,单位能耗除湿量可高达6 (kg/(kW·h))。相比传统融霜手段,无库温波动。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外场协同西北侏罗纪煤高效转化多联产成套技术
我国资源量超过 40% 的优质西北侏罗纪煤惰质组分含量高,造成此类煤的粘结性、成浆性能、液化性能整体下降,极大地增加了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本成果的核心是进行煤炭的分质加工利用,一方面开发了新型煤岩分选技术实现煤岩组分的高效分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煤岩组分开发了多联产高效转化技术。成果来源于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前期获得了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已有一部分工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摸索出煤炭分质利用的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98 799 80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