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和在建产线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核心装备依赖进口,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新型显示器件向大尺寸、超高清、柔性化方向发展,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在大面积柔性基板上实现纳米特征-微米结构-米级器件跨尺度高精度制造。光刻/蒸镀技术受限于模板尺寸和平面工艺,传统喷印受制于打印分辨率低(>20μm),均无法满足大尺寸/超高清/柔性化新型显示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制造要求,急需发明新的制造原理、技术与装备。 针对新型显示器件高精高效制造国际难题,本项目原创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新原理,发明了电流体喷印新喷头、新技术和新装备,国际首创多款柔性新型显示器件并占领高端市场。 目前提出的“拉伸式”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新原理,实现<200nm结构的喷印制造,兼具按需点喷、射流直写、雾化制膜等不同喷射模式,突破了传统喷墨打印技术分辨率低、材料适用范围窄、喷射模式单一的问题。 本成果发明了阵列化独立可控电流体喷印系列喷头、高速视觉测量装置等核心装置与智能控制算法,开发了国际首台新型显示电流体喷印装备。部分核心专利作价3000万元实现成果转化,创新技术支持下开发的系列装备在显示龙头企业测试应用,实现了高分辨率OLED/QLED/PeLED(>300PPI)等新型显示器件集成制造。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4-24
零件与模具的熔积成形复合制造方法及其辅助装置
零件与模具的熔积成形复合制造方法及其辅助装置,属于零件与模具的无模生长制造与再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方法中,熔融材料流淌、坍塌,以及成形件易开裂、变形和残余应力大、组织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模型分层、生成数控代码和熔积成形步骤,在与熔融软化的区域相接触处,安装微型轧辊或微型挤压装置;在进行熔积成形步骤的同时,微型轧辊或微型挤压装置随着熔积区域同步移动,对熔积区域作压缩成形与加工。本发明的微型轧辊,包括左、右侧立辊和水平辊。本发明防止熔融材料下落、流淌、坍塌,避免成形件开裂、减轻或消除残余应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激光3D打印在口腔义齿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广
彻底解决了传统铸造工艺的所有弊端和缺陷。
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2023-04-25
动物源食品有害残留高效检测核心试剂创制与产品研发
已有样品/n动物源食品有害残留高效检测核心试剂创制与产品研发。  成果简介:动物源食品安全备受消费者关注,抗生素和违禁药等有害残留是关注重点。监控是避免有害残留的有效措施,快速检测是发现、控制、追溯和处理残留违法事件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有害残留快速检测缺乏核心试剂,已有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不配套,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国家保障食品安全的战略需求。在国家支撑、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支持下,本项目着力于抗生素和违禁药残留快速检测核心试剂创制和高效检测产品研发,历时19年,取得以下成果:1.攻克工作菌种筛选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系列产品与配套关键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精密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对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将特种加工数控机床列入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的重大专项。 特种加工数控机床包括: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电化学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电子束加工机床以及离子束加工机床等。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和家电等领域,这些特种加工数控机床是加工精密复杂形状零件和摸具不可缺少的装备。 哈工大特种加工及机电控制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研制成功慢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拉曼基底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曼基底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首先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片表面生成氧化钛纳米管,然后用导电胶带将氧 化钛纳米管从钛片上取下,使之显露背面凸起的阻挡层,成为氧化钛 纳米柱,从表面上看即为有序的氧化钛凸起序列,最后将碳导电胶带 固定于载体上,在氧化钛纳米柱表面溅射纳米银,形成有序的纳米银 凸起序列,即制备获得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通过本发明,利用 简单的方法将空心的氧化钛纳米管转化为封闭的纳米管,简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畜禽血液高值化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生产
动物血液占其体重的5.0-6.0%,屠宰时放出血液为其体重的2.5-3.0%。血液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20%,其中2%具有生理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血液以污水的形式排放,致使大量蛋白质资源流失,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研究在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畜禽屠宰加工设备与骨血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猪血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国家重点星火项目“牛羊血深加工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及各省市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经过五年的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项目以畜禽屠宰副产品血液为原料,利用生物分离和现代加工等技术开发了系列高附加值血液产品(血红蛋白多肽粉、免疫球蛋白粉、血红素肽铁)。该项目已通过三项成果鉴定,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技术指标 血红蛋白多肽粉: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开发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有降血压作用的降血压多肽粉,有抗氧化作用的抗氧化多肽粉,产品多肽达70%以上;免疫球蛋白粉:产品中活性免疫球蛋白含量达到45%以上;血红素肽铁:通过生物酶解和分离技术开发的一种生物有机铁,具有较高的吸收利用率。 投资预算及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目前每吨不到1000元的血液资源,经过加工后每吨血液的产品产值可达16000多元。建立年处理800-3000吨血液的项目需要设备投资150-700万元,厂房1500-3000平方米(根据具体产品类型和生产规模而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3-HSS 型并联机床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为了提高对生产环境的适应性,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全球机床制造业正在积极探索和研制新型多功能的制造装备与系统,其中在结构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当属九十年代问世的并联机床(ParallelMachine Tool),又称虚(拟)轴机床(Virtual Axis Machine Tool)或并联运动学机器(Parallel Kinematics Machine)。并联机床是以并联机构作为进给传动机构的数控机床。这种新型制造装备在构思上体现了现代系统集成的思想,在功能上是加工、测量、装配与物料搬运等多种工艺过程的集成,在性能上是高刚度、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轻重量、低成本的集成,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高科技数控加工装备。 天津大学于 1998 年 10 月得到天津市科委“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开展了可实现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床的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和样机建造工作,旨在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完成自由曲面加工的三轴联动并联机床产品化样机。该项目于 1999 年 2 月被列入天津大学“211”工程跨世纪标志性成果管理项目,同时得到天津第一机床总厂的参与和支持。 技术原理及流程:所研制的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床采用 3-HSS 并联机构作为传动进给机构(在此,H—螺旋副,S—球面副),由底座、动平台和三对立柱——滑鞍——支链组成。每条支链中含三根平行定长杆件,各杆件一端与滑鞍,另端与动平台用球铰连接。滑鞍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驱动,沿安装在立柱上的滚动导轨作上下移动。该机床主要用于三坐标高速铣、镗加工,主要解决以下关键技术: (1)柔性并联机床总体结构概念设计和虚拟样机设计; (2)主模块工作空间与灵活度分析,以及结构参数尺度综合技术; (3)主模块单元控制和在线精度补偿技术,以及静、动刚度预估与评价技术; (4)多主模块协同控制核心算法,以及硬件匹配和编程技术。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天津质量监督局第12站对样机的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天津市科委立项合同中的各项指标。样机的主要几何精度、运动精度、工作精度已经达到或接近加工中心精度水平,重量明显轻于传统机床,而刚度显著大于传统机床。获得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及一项专利。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国家科技部在指定我国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十五”计划与2015年远景规划前期报告“先进制造工艺装备”中明确指出:应抓住时机,抢在国外产品占领我国市场之前,开发我国自己的并联机床产品。“十五”期间,要以并联机床开发为契机,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灵活多变的生产环境,建立新型系列化并联机床的生产基地。根据国家机械局机械科学院对 2005~2015 年机械制造装备市场预测估计,并联机床的国内市场需求量约为 500 余台/年。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的方法,包括:(1)将需要加工零件的STL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及路径规划,生成相应的G代码,然后导入至电弧增材和铣削加工复合装置中进行加工;(2)控制焊枪的开关,氩气的开关以及复合装置的运动,来进行电弧增材制造;(3)当使用焊枪堆积达到需要铣削加工的阈值时,暂停电弧增材加工,同时G代码控制焊枪相对于铣刀抬高,成形件移动至铣刀下方进行轮廓和顶面的铣削加工;(4)如果加工满足结束条件,结束加工,获得加工零件;否则转到步骤(2),循环执行。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本发明可以使得电弧增材与铣削复合加工能够有效融合,加工效率高,加工零件的精度以及形貌尺寸控制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二甲苯联合装置资源配置与 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由于装置扩容改造,现有芳烃二甲苯装置都存在多线联合处理具有不同组分分布的原料 情况。为使得所需处理原料与处理装置的特性相匹配,必须对二甲苯装置各单元处理负荷和操 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装置整体运行水平,才能实现二甲苯生产装置经济效益的提升。本项目 针对二甲苯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开展甲苯歧化和混合二甲苯异构化过程的机理建模、芳烃分 馏过程的工艺建模、对二甲苯吸附分离过程的工艺建模、及抽出液与抽余液精馏过程的工艺建 模,实现二甲苯联合装置的全流程模拟,以及基于机理模型的工艺流程改进和工业装置关键工 艺参数操作特性研究,完成二甲苯联合装置工艺改进和优化运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工业装置 实际应用,实现装置运行过程中物耗和能耗的降低与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 ...
  • 509 5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