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片状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
颗粒的粒度和粒形分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JEM-1299E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始锌粉的中值粒度大约在3~10微米之间,粒形近似为球形。实验结果证明,经过1小时处理后,原始的150克球状锌粉基本上都成了薄片状,颗粒的厚度分布在10~50nm之间,直径方向尺寸度分布在20—100nm之间,这一转变过程的电力消耗只有0.12度。按照150克/小时计算,本技术班纳米锌片可达1公斤以上,每班电力消耗还不到1度。得到的产品形状规则,均匀,无污染,几乎无缺陷。 本项目不但在国内外率先成功地在温室下用振动方法制备出了纳米片状锌粉,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可开发的领域有:纳米片涂层技术,纳米片指纹粉体,纳米片催化技术,高密度、高分辨率、低噪声磁性记录介质等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石墨烯能源与传感应用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狄拉克电子结构、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在高速、高质量薄膜器件集成等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优势。然而,本征石墨烯呈金属或半金属特性,限制了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本成果从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出发,探索调控石墨烯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推动其在纳米能源和传感器件中的集成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 1.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大面积可控制备、转移工艺,及多维多尺度宏观结构组装技术; 2.开发了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产品,具有规模集成的纳米能源器件制造方法和工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超过 15%;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比同类商用光电器件高 3 个数量级,在保持同样光电流响应的情况下,其暗电流和噪声等效功率分别了降低了 2个和 3 个数量级; 3.开发了系列柔性传感器产品,及面向移动医疗可穿戴应用的传感器制造方法和工艺。不仅可探测应变、压力、扭转、有机物、声波等信号,还对多种微变形(包括损伤、振动等)高灵敏度识别,具有与生理信息互联的特点,可监测和扫描生命体的生理状态,如脉搏、呼吸、心跳、语音等人体活动。 
清华大学 2021-04-11
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及应用
柴油机的燃烧以扩散燃烧为主,其燃烧速率决定于混合气形成快慢。大连理工大学隆武强教授团队发明了双层分流燃烧室和高扰动喷油嘴,结合缸内气体流动控制,有效地改善喷射油束的雾化效果和空间分布,从而提高燃油与空气混合的速度和均匀度,形成完整的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双层分流燃烧室如图 1所示,燃烧室的活塞顶面开口直径大、凹坑深度浅、唇口突出且位置靠下,使燃油在燃烧室内产生分层流动与燃烧,加快油气混合速率,提高空间利用率。可降低油耗4%左右。 高扰动喷嘴如图 2所示,每组喷孔由两个子喷孔组成,呈“V”字形,子喷孔内的燃油在喷油嘴内部交汇。高扰动喷油嘴两个子喷孔内的流动汇聚时产生强烈的动量交换,即扰动,这个过程将一部分平均流动能转化为湍流动能,而湍流动能的急剧增加可以有效地增加雾化质量。如图 3所示,高扰动喷油嘴液相喷雾贯穿距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大,蒸发速率更快,这种提高蒸发速率减小液相贯穿距的效果与提高喷射压力的作用相同。高扰动喷嘴能强化液体燃料破碎,控制喷雾贯穿距,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NOx及Soot排放。 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获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US10662866B2,美国发明专利-US10563569B2,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6527875号,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152367.6,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061414.5,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12342.X,中国发明专利-ZL03143790.7,中国发明专利-ZL03143789.3,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97761.X,中国发明专利-ZL201110428301.0),与国内外多家柴油机厂商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5-10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与装备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促进科学与经济的进步。研究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制备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节能高效“环路”循环流化床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开发出工质相变的新型碳纳米管气相分散设备与工艺;研究碳纳米管与基体复合技术,发展气相分散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复材界面技术,创制纳米增强碳纤维的智能一体化装备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团队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null)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技术创新驿站开发与应用
本着“共享,共赢,全面,集成”的原则,建设智能化的人机协同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为政产学研中金等虚拟技术创新联盟各参与者搭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平台。解决企业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技术转化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高国家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降低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成本,提高科技交易效率和质量,促进地区科技的产学研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创新驿站的建设将成为具有国内外信息共享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能提供全程科技需求对接,全程技术交易服务的创新平台,招商引资,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Ajax+Asp.net 架构,结合后台SQL server或DB2大中型数据库开发基于B/S结构的三层系统主体。研发过程包括,调研、规划设计、系统研发、组装调试、流程重组、转换培训、二次开发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及应用
Ø  成果简介:续流增磁永磁电机是一种复合励磁的直流电动机,兼顾了串励直流电机和他励直流电机的优点。采用稀土永磁和增磁绕组复合励磁方式,转子采用无槽结构,把增磁绕组接在电动机续流回路中, 利用续流回路内的电流进行增磁,从而使永磁直流电动机产生复合磁场,产生了全新的自动弱磁调速理念。该系统很好的满足了电动汽车低速增磁增扭、高速弱磁增速的特性需求;而且能在双象限范围内运行,实现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采用高频脉冲调宽(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先进日盲紫外探测与应用技术
240-280nm范围电磁波谱段也称为日盲紫外波段。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为电子领域的尖端技术,被公认为国际军事制高点。同时,该技术在电网安全监测、医学成像、环境与生化检测等民生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由于日盲紫外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核心技术封锁,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我国的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的技术路径。 针对国家在日盲紫外探测及应用技术方面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动物血液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应用
一、成果简介 血液中蛋白质含量为18% 以上,其中2%是有生理活性的免疫球蛋白。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血红素铁、纤维蛋白等活性物质在被动免疫等功能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其中免疫球蛋白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有抑制作用,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本项目根据动物血液蛋白的功能特性,利用现代生物酶解、加工等技术对畜禽屠宰副产品血液进行深加工,开发了系列具有特定功能血蛋白多肽产品、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β-葡聚糖酶发酵生产及应用技术
一、成果简介 β-葡聚糖是一种结构性非淀粉多糖,是自然合成的多聚糖含量最多的糖类,是由右旋葡萄糖(D型)以混合 的β- (1,3),β-(1,4)糖苷键随机排列线性连接而成的葡萄糖聚合物,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之一。β-葡聚糖酶属于水解酶,主要作用于β-葡聚糖的β-1,3和β-1,4糖苷键,使β-葡聚糖分解成还原糖和寡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β- 葡聚糖酶的深入研究,β-葡聚糖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7 178 17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