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蚕丝蛋白增值关键
技术
、产业化生产
及其
功能化
应用
研究
围绕蚕茧丝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蚕丝蛋白增值关键技术、蚕丝蛋白医用功能化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突破:1)阐明了蚕丝蛋白结构特点及其分子质量调控关键要素,实现了不同分子质量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规模化生产;2)解决了丝素蛋白生物材料表面活化与医用功能化关键技术,研发了蚕丝11蛋白人工皮肤、多孔支架、骨组织修复材料;3)实现了蚕丝蛋白多元化利用,研发了蚕丝蛋白吸水保水材料、涂覆化纤新功能材料、护肤产品等。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取代色原酮并吡咯环类衍
生物
及其
合成方法和
应用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中山大学
2021-04-10
片
上
微型X射线源
X射线广泛应用于健康检查、癌症放疗、安全检查、工业探伤、材料分析等领域。目前,X射线主要是通过热阴极X射线管产生,其主要包括一个热发射阴极和阳极,电子从热阴极发射后被加速,高能电子轰击到阳极并在阳极发生韧致辐射和原子内壳层电子跃迁,从而产生X射线。由于热发射阴极具有体积大、功耗高、开关延迟时间长等特点,热阴极X射线管一般也具有较大的体积、较高的功耗和较长的开关响应时间。这些问题限制了传统热发射阴极X射线管在很多场景的应用。另一方面,X射线动态成像系统、轻小型X射线医学成像系统、近距离电学X射线放疗设备、便携式X射线检测和分析装置等新型X射线仪器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这些仪器的关键核心部件就是微型X射线源,因此,微型X射线源是一种重要的、需求越来越大的电子元器件。 微型X射线源的研究始于2000年左右,目前已研制成功了基于热发射电子源和纳米材料场发射电子源的小型或微型X射线源。其中,基于热发射电子源的小型X射线源的技术比较成熟,其虽然具有更小巧紧凑的尺寸,但由于仍使用热发射电子源且具有和传统X射线管非常相似的结构,基于热发射电子源的小型X射线源仍具有开关响应时间长的问题,难以应用在移动对象的动态X射线成像等场合。相比于基于热发射电子源的小型X射线源,基于碳纳米管、氧化锌纳米线等纳米材料场发射电子源的微型X射线源具有更小的尺寸、更低的功耗、更短的开关响应时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微型X射线源技术。然而,目前所有片上的微型X射线源均具有尺寸难以进一步减小、批量制备成本高等问题。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片上微型X射线源。该X射线基于一种新型的微型电子源,可以用微纳加工技术加工得到,因此可以减小尺寸、降低制备成本。同时,该片上微型X射线源具有X射线剂量稳定可控、工作真空要求低、开关响应快、可集成、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可应用于小型便携的各类X射线检测分析和医疗设备。
北京大学
2021-02-01
滚筒式
上
粉机
1.产品适应范围广泛,适用于淀粉、面粉、唐扬粉等多种底粉的上粉工序。 2.采用上落粉加底粉方式将产品埋入粉中裹附,适用于粉量稍大的产品预上粉。 3.多种调节机构调节上粉量,采用快装设计、清洗方便。 4.整体SUS304不锈钢制作、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生产速度可调,适应不同生产要求。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应用
于燃料电池
的
煤油超深度脱硫
技术
及重整
技术
的
开发
燃料电池作为高节能性,环境负荷小的能源技术受到注目。燃料电池的氢气来源现在主要利用天然气、甲醇、DME、轻质馏分、汽油和煤油等进行水蒸气重整开发。其中,汽油和煤油具有价格便宜、携带便利、常温下稳定性高、供给系统完善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汽车、野外或者是灾害时,成为非常方便的电力供给源。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燃料电池作为高节能性,环境负荷小的能源技术受到注目。燃料电池的氢气来源现在主要利用天然气、甲醇、DME、轻质馏分、汽油和煤油等进行水蒸气重整开发。其中,汽油和煤油具有价格便宜、携带便利、常温下稳定性高、供给系统完善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汽车、野外或者是灾害时,成为非常方便的电力供给源。但是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油中的含硫量必须从现在的10ppm减少到1ppm以下。为了达到这种严格的超深度脱硫,在现在既存的石油加工厂通过加氢精制脱硫需要十分巨大的设备投资,实际上对于燃料电池用燃油的脱硫处于无法对应状态。另外利用化学吸附的吸附脱硫技术也在开发中,但是吸附选择性低,使用了高价的吸附剂,处理能力也比较低。
南开大学
2022-07-29
应用
于燃料电池
的
煤油超深度脱硫
技术
及重整
技术
的
开发
燃料电池作为高节能性,环境负荷小的能源技术受到注目。燃料电池的氢气源现在主要利用天然气,甲醇,DME,轻质馏分,汽油和煤油等进行水蒸气重整开发。其中,煤油具有价格便宜,携带便利,常温下稳定性高,供给系统完善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汽车,野外或者是灾害时,成为非常方便的电力供给源。但是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料油中的硫磺含有量必须从现在的数十 ppm 减少到 1ppm 以下。 为了达到这种严格的超深度脱硫,在现在既存的石油加工厂通过加氢精制脱硫的话,需要十分巨大的设备投资,实际上对于燃料电池用燃料油的脱硫处于无法对应状态。另外利用化学吸附的吸附型硫磺脱除器正在开发中,但是吸附选择性低,使用了无法再生的高价吸附剂,处理能力也比较低。 项目特色 本技术采用和现在的研究完全不同的想法,利用常压低温下的氧化反应,将煤油中的硫磺化合物用油溶性氧化剂氧化,并通过常压常温下的选择吸附除去硫的氧化物砜,是一种新的低价脱硫法。无论在国内国外,像本技术一样利用固定床流通式反应装置除去燃料油中的硫磺化合物的研究很少有报告。这个超深度脱硫技术的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料油重整器,可以很容易使燃料电池小型化,轻量化。和传统的高温高压下的加氢脱硫方法相比,本技术是在温和条件下的高效率脱硫法。和非氧化吸附式脱硫技术相比,脱硫效率高数十倍,对于硫氧化物的选择吸附性高,吸附剂可以再生,吸附剂的使用量减少,可以降低成本。本项目的目的是将这个新的低价脱硫法应用于燃料电池的重整系统,制造出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 项目应用前景 1. 利用氧化吸附脱硫法开发煤油的超深度脱硫器 图 1 是氧化吸附脱硫法的原理及煤油超深度脱硫器的概念图。煤油中的难脱硫化合物 DBT 在催化剂及氧化剂存在下,在常压低温下很容易氧化,生成硫氧化物,然后通过常温常压下的吸附被除去。反应容器里放入煤油及氧化剂,通过自然滴落在常压下送进填充了催化剂的固定床流通式氧化反应器,然后,常温常压下通过吸附器进行吸附,除掉氧化后的硫磺化合物。现在的研究结果是通过氧化吸附脱硫法可以将煤油中的硫磺含量减少到 0.5ppm。 2.超深度脱硫煤油的重整反应 图 2 是利用 Ru 系催化剂对含不同浓度硫的煤油进行水蒸气重整反应的结果。其反应是煤油和水生成 CO2 和 H2。从结果来看,不含硫的煤油 750 度的重整反应活性达到 100%,氢气收率达到了 80%,而含硫磺煤油的催化反应表现出催化剂失活现象。 3.项目计划 a.建立一套连续的氧化吸附脱硫装置,改变催化剂,氧化条件及吸附剂,将煤油中的硫磺含量减少到 0.1ppm。 b. 试做一套小型化脱硫装置,进行 1000,2000,10000 小时长期试运转实验,对催化剂,吸附剂的寿命,再生的可能性,装置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 c.建立一套煤油的水蒸气重整反应装置,利用超深度脱硫煤油进行水蒸气重整,开发高活性,长寿命的重整催化剂。 d.将超深度脱硫器与重整反应系统组合成试验用别体型重整器,利用煤油制造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 e.所需的仪器设备硫磺化学发光检测器(Sulfur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氢 火 焰 离 子 检 测 器 气 相 色 谱 ( Gas Chromatography-FlameIonization Detector),热导池检测器气相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ThermalConductivity Detector)等
南开大学
2021-04-13
基于组学
技术
的
黄酒酿造关键
技术
与装备
的
创新及
应用
深入解析黄酒酿造机理并且创新生产技术与装备,是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项目围绕如何科学评价黄酒麦曲质量及产品感官体验、如何高效生产优质麦曲、如何提高产品感官体验等关键技术难题等,本项目完成了基于 组学技术的黄酒酿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及应用。 创新要点 建立了黄酒麦曲及酒醪发酵机理解析方法,阐明酿造过程的微生物驱动力。解析了液化力、酸性蛋白酶活力、酒化力等活力形成的关键微生物,高级醇及生物胺形成代谢途径及关键微生物;通过风味组学技术解析黄酒风味物质形成及变化过程;通过培养组学技术证明微生物是麦曲活力、黄酒风味的主要来源;发现氧气浓度、温度、湿度是麦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全面系统地解析麦曲的各项指标,针对传统麦曲制作中环境依赖、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在已有机械化制曲(国家技术发明奖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智能化精准制曲技术与装备。构建了黄酒产品风味轮,阐明了关键风味物质的最适浓度范围。证明β-苯乙醇、异戊醇、异丁醇、组胺、苯乙胺以及酪胺等高级醇和生物胺是影响黄酒醉酒和醒酒的关键化合物,建立了适用于不同黄酒酵母亚株及酿造工艺的高级醇调控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3
S140G 突变型 KCNQ1 蛋白
及其
在
筛选离子通道抑制剂和 促进剂中
的
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型 KCNQ1,即 S140G-KCNQ1。还公开了利用 KCNQ1 来筛选心肌 KCNQ1 钾离子通道的抑制剂的方法,它包括步骤:(a)将(i)表达 KCNQ1 表达载体和 (ii)KCNE1 表达载体或 KCNE2 表达载体转入哺乳动物细胞;(b)在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 的培养基中,添加候选物质,并测定添加前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其中,如果加入候选 物质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减小,则表明该物质是心肌 KCNQ1 钾通道的抑制剂。该方法可 快速筛选治疗房颤的候选药物。
同济大学
2021-04-13
复旦大学魏
大
程团队提出“分子机电系统”,实现精准
生物
检测
魏大程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研究新型晶体管材料、器件及其在生物、化学和光电传感等领域的应用。他们提出的“分子机电系统”(MolEMS),即一种通过DNA分子自组装而成,通过外电场驱动,能精准调控分子识别和信号转化过程的微型装置。
复旦大学
2022-02-11
破碎带围岩
大
断面巷道复修支护
技术
本成果提出了一套解决破碎带软岩巷道支护的新理论 — 巷道围岩的 “ 自稳隐形拱理论 ” ,总结出了一套破碎带高冒区复修支护技术,完善了复修支护的工艺,填补了我国煤矿永久巷道破碎带高冒区复修支护技术的空白。成果在攀枝花矿区南三大巷复修支护中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增产节支合计 6968 万元。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 2003 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90
91
92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