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 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3
大气环境与排放监测仪器研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亚洲最大气溶胶地基遥感探测网建成
为实现我国气溶胶地基遥感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团队开展了气溶胶网络化遥感探测技术攻关,构建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辐射定标方法和反演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观测设备。
科技日报 2024-01-05
贸易战隐含的大气环境和健康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贸易引起了大气污染物的跨境转移,改变了其空间分布和环境健康影响。但是,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贸易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联至今仍不清楚。近期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不但影响了全球经济,也会造成排放和跨境污染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定量认识仍未建立。 自2011年以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林金泰研究组携国内外合作团队,着眼于全球化大气污染、跨境转移及其环境气候健康影响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Lin JT et al., 2014 PNAS (Cozzarelli Prize Winner); Lin JT et al., 2016 Nature Geoscience; Zhang et al., 2017 Nature)。在本研究中,林金泰团队以近期的贸易战为背景,针对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了定量研究,其成果以“Carbon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of trade restrictions”为题发表于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本研究通过结合经济模型、排放清单、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和污染-暴露健康模型,探讨了多种贸易战规模情景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浓度以及PM2.5相关过早死亡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图),在分行业排放强度不变的条件下,与全球自由贸易(零关税)情景相比,全球极端贸易战(在当前关税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加征25%关税)情景下全球出口额可能下降32.5%,GDP下降9%,与经济生产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3%、PM2.5致死人数下降4.1%,并且对于美国(分别下降57.2%, 8.9%, 8.2%和7.7%)、西欧(分别下降11.7%, 6.7%, 4.4%和2.3%)和中国(分别下降46.0%, 10.9%, 5.4%和3.3%)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世界各区域经济、环境和健康的受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结构、排放强度、大气条件、人口数目和医疗卫生水平等。从全球总量上看,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贸易对于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若在降低贸易门槛、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资金援助、技术交流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降低排放强度,则可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林金泰及其研究组博士后杜鸣溪、博士生陈璐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林金泰、马里兰大学冯奎双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刘宇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 2021-04-11
高精度光纤大气光学湍流强度与结构测量系统
已有样品/n在相关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 2004年开展了基于光纤干涉测量技术原理的大气光纤湍流测量技术研究, 次年完成了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2006年建成了原理样机系统, 该成果被国际光学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发表, 2011年完成实验样机系统的研制, 2015年完成了便携式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研制。 此后与相关大学和公司合作, 攻克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 噪声抑制、 信号衰退等问题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 并且在模块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大气压悬浮式支撑低摩擦运输装置
项目研究背景: 具有较大创新, 相对于传统轨道运输方式, 具有节能、 环保的优点。在轨道交通、港口码头与厂矿等运输物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技术原理: 利用真空吸附自动平衡承载重物的原理,使重物吸附于平 板轨道,在动力机械的作用下,实现低摩擦的运动。由于平板轨道上表面 的压强变化是由空气施加的因此轨道不会受到冲击性破损。 而平轨轨道下 表面与皮带的橡胶面发生滚动摩擦所以磨损极小。 市场前
南昌大学 2021-04-14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及分阶段防治技术
南开大学以天津市“九五”期间的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津市空气中主要颗粒污染物、SO2、NO2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指出了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及污染防治的重点。建立了固定污染源数据库,利用ISCTL3模型分别模拟了各类型源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对环境空气中SO2和PM10的贡献值,指出采暖燃煤和民用燃煤是煤烟型污染的原因,制定了固定污染源分阶段总量控制方案,并分析计算了各阶段实施方案的环境效益。 在国内首次编制了开放
南开大学 2021-04-14
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报道了一种具有抗大气湍流能力的新型激光雷达, 主要利用相位锁定方法对雷达系统发射单元进行相位锁定,通过大气湍流对发射激光束相千性的影响及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光束扩展与漂移、传输因子、平均光强、偏振与相丁等来研究大气湍流的 影响。并结合湍流理论研究大气湍流参数如折射率结构常数、湍流
西华大学 2021-04-14
可变激光入射角多层式大气湍流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激光入射角多层式大气湍流模拟装置,包括用于构成多层湍流通道的下底板、上顶板和活动隔板,活动隔板可根据实验需要在导轨上活动,用以维持活动隔板之间平行并测量长度参数的工型尺、产生热风式湍流的送风模块、测量内部湍流特性的传感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模块数量、活动隔板尺寸和位置可调整,且具有多个嵌套板,能够适用于模拟更多分层式大气湍流状况,并能灵活调节光学窗口和激光束所成的夹角,且在调节的过程中,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原理使得激光束所通过的湍流部分的路程不变;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模块安装和移动方便,且装置上带有刻度尺,便于读取长度。
浙江大学 2021-04-13
全球大气水汽压差变化及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揭示了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球大气水汽压差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大气水汽压差表征了大气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气压的差值,水汽压差增加意味着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加,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植被受干旱胁迫的程度。同时,植物为了减少水分损失,会关闭气孔,这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植被生长。上个世纪以来,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大气饱和水汽压持续增加,同时,由于海洋蒸发减少和陆地土壤变干,实际水汽压增加幅度小于饱和水汽压,从而导致水汽压差增加,大气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该研究综合利用5套全球遥感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数据产品,发现与大气水汽压增加对应的,全球植被生长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呈现生长减缓甚至生长增加停滞的趋势。通过利用两个遥感数据驱动的植被生产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该研究开展了量化水汽压差变化对植被生长影响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气水汽压差增加导致的植被生产力降低,抵消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被生长的“施肥效应”。该研究也发现,由于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水汽压差增加的趋势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也将持续存在。然而,目前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并未能准确反映大气水汽压差对植被生长的限制作用,因而会显著高估未来的陆地植被生产力。       该研究揭示了全球大气水汽压差的长期变化趋势,不仅强调了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个对全球植被生长的重要影响方式,为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植被增长减缓和停滞找到了关键的科学证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模拟能力。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