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斗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
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后起之秀,我国自主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近年来迅猛发展。“十二五”及未来“十三五”期间,已有和正在发展大规模的各类地基北斗 /GPS 站网(CORS 网、GNSS/MET 网等),同时,空基(无人机、有人机)和天基观测载荷 研制已提上日程。所有这些观测数据将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网络的北斗大数据资源。随着导航、 定位、授时等北斗传统应用的日趋成熟(图 1),北斗大数据附加值发掘及新型应用领域产 业链的拓展将前景广阔。本项目为导航卫星创新增值应用及北斗大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将干扰导航定位精度的大气折射、地表反射等误差源,“变废为宝”为遥感探测的信号源,在突破我国自主导航卫 星遥感探测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地基探测和空基(无人机、有人机)探测两个层面,实现 软硬件一体化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系统。方案及成果将面向行业 应用需求,引进吸收国际前端技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国内率 先开展北斗气象水文生态增值创新应用的省份,拓展北斗大数据在气象预报、智慧农业、智 慧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图 1)。图 2 为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总体方案。围绕“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分析挖掘——应用服务”这一主线进行。其中: 数据获取分为地空天三类:(1)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设备;(2)无人机搭载北斗/GPS 智能监测传感器;(3)GNSS 遥感卫星。 环境监测要素包括:农业环境生态(土壤湿度、植被水分等)、气象水文(大气水汽、积雪深度、水位等)、海洋(潮位、风场、盐度、海冰等)。 该方案将充分发挥导航卫星无源探测、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高产出、实时性强的优势。同时,方案涉及的监测要素及方法可实现同卫星遥感(高分卫星、降水卫星、重力卫星等) 监测的有效结合和优势互补,作为国土资源实时监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实现国家级、 区域级空天地一体化物联网遥感大数据智能监测服务。清华大学在利用地基、空基北斗/GPS 观测数据进行气象水文生态要素监测技术开发、 产品研发、软硬件研发集成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研究积累,尤其针对我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 创新应用,团队成果国内领先且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开发并集成了一套完备的“北斗 /GPS 双模多要素智能监测”整体解决方案。除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外,已申请多项发明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表 1),2016 年技术成果已通过软硬件服务在青海(气象/水利/环境)、四 川(农业/气象)、山东(农业)、北京(科研单位)等地取得了初期经济效益。中心已具备 的技术基础与部分成果展示如图 3-图 6 所示,包括全国范围地基综合观测站网建设(图 3)、 空基试验与技术攻关(图 4)、监测产品研发(图 5)、软硬件设备自主研发(图 6)。所有这 些技术积累将为本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尚无相关产品,并且本项目的成果产出可从如下几个方向进行多层次、全方 位的市场化对接:(1)软件模块: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估算软件模块,可同以北斗 导航定位为主打方向的企业对接,通过嵌入本软件模块,拓宽其业务范围,在为农业、气象、 水利等部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同时,融入气象水文生态要素同步监测的功能。不同需求定 制的软件模块按 1-10 万元每套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预计 50 套,预计每年产生收益 50-50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1000-5000 万元。(2)监测产品: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产品,如通过 SDCORS 监测 网络附加得到的多要素监测产品,可实现政府买单为行业公众提供服务。可与高校、科研院 所等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3)新型监测设备:研究内容二所产出的面向气象农业水文应用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 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设备,具有低成本、小型化、多功能等优势,可独立进行市场推广。 按单套收益 5 万元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 50 套,预计年收益 25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 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500-3000 万元,并可与目前市场上通用的 GNSS 定位型接收机竞 争,实现行业接收机的更新换代及初期市场垄断。(4)演示系统:研究内容三所产出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演示 系统,可率先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示范应用,且该创新应用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 可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同时可实现业务化推广应用,名 利双收。
清华大学 2021-04-11
交通影响分析(交评)与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1)交通影响分析(交评) 对于各种类型的建筑,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是基本流程和步骤是相同的。一般的交通影响分析的流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资料、确定研究范围、确定预测年 限、现状调查及分析、交通量的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诱导系统、结论。(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涉及调查数据分析及数据库集成、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交通需求预 测、交通流组织优化方案、静态交通管理方案、交叉口渠化、公交发展及规划建议、交通标 志标线设置、交通需求管理方案、交通事故与安全教育对策、交通法规及宣传教育计划、交 通指挥系统建设规划、交通环境影响对策、交通管理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计划与滚动发展 等多项内容。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清华大学 2021-04-11
冷鲜鸡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对影响冷鲜鸡质量安全的微生物和生物毒素污染、兽药残留等风险因子,以高通量灵敏检测、全程信息化溯源、标准化控制为抓手,进行了系统设计、研究和集成创新。 主要包括: 1.研发了饲料和冷鲜鸡产品中生物毒素、兽药残留等风险因子高通量快速灵敏的筛查技术。 2.创建了强酸性电解水的新型冷鲜鸡屠宰加工工艺以及冷鲜鸡全过程微生物控制技术体系。 3.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鲜鸡产品信息多平台溯源系统。浙江省技术交易中心组织本领域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覆盖浙江省 80%以上冷鲜鸡产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饲养过程及冷鲜鸡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难题,也有效解决了冷鲜鸡微生物污染控制难、保鲜期短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我省冷鲜鸡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消费信心,助推了冷鲜鸡生产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1-05-10
针灸临床偱证决策支持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项目组围绕“实现针灸研究证据科学评价、集中存储、深度分析、高效利用”关键问题,采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计算、分析和服务技术方法,创建了基于“云服务器+终端”大数据服务模式的循证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平台,并在临床、科研、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项目主要技术内容: 1.基于大数据的循证针灸临床决策支持平台的构建:(1)构建了循证针灸证据质量评价标准、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创建了“大数据-当前最佳证据-优化诊疗方案”的循证针灸临床决策模式;(2)研发了一系列针灸循证诊疗决策数据挖掘模型和算法,实现了针灸疾病诊断、辨证分型、处方优化、刺激参数组合等诊疗决策方案的准确挖掘、智能分析、客观判断和可视化交互;(3)采用DTS、网络爬虫等方法采集数据,建立了针灸数据资源主题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构建了循证针灸决策资源中心;(4)设计开发了分布式存储、计算、分析与服务的循证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针灸循证诊疗决策各数据挖掘算法不同粒度的构件化组装、快速集成、高效响应和大数据服务。 2. 基于大数据的循证针灸临床决策支持平台的应用:(1)制定并完善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的24个病种的循证针灸临床治疗决策方案,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高质量证据;(2)将GRADE系统引入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牵头制定了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实践指南》;(3)对针灸临床常见的14个病种的古今治疗证据进行了系统的处方规律分析,发现并验证了具有理论和临床价值的经穴效应规律,并为优化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了便利;(4)将平台推广应用于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和医院管理,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中医针灸临床疗效和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5)研发了集针灸大数据支撑与临床经穴诊断治疗于一体的智能化循证针灸诊疗设备,开创了循证针灸临床决策的应用新模式。 研究成果已在71家中医医疗机构和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高校、科研院所应用,获得28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和上亿元间接经济效益,对于针灸临床疗效提高、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针灸学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模式。由石学敏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本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针灸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显著提升了针灸临床决策水平,加快了针灸学国际化进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大数据的循证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平台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1-05-10
无醛生物质胶黏剂制造与应用技术
项目采用豆粕、棉粕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蛋白质活化、降粘、增强及快速固化等技术,创新植物蛋白胶黏剂施胶设备,解决了蛋白胶黏剂工业化应用的一系列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黏剂产品具有涂布性能好、预压性好、固化温度低(110-120℃)固化速度快、耐水胶合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单板类人造板生产。人造板产品力学性能表现优异,12小时水煮不开胶,无甲醛,胶黏剂产品成本与环保型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相当,具有较好的性能与成本优势。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5-09
特种石墨烯粉末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100%固体粉末状涂料,无溶剂、可回收、环保无毒、性能优异;石墨烯超薄超轻、比表面积超大,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优异,是制备特种功能涂料的理想材料,我司依托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雄厚的技术实力进行石墨烯粉末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相关技术难题已取得长足突破,产业化前景明朗。石墨烯不仅可以改善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也可用于制备防腐、导电、散热、电磁屏蔽等特种功能涂料,目前公司已规划多条石墨烯粉末涂料生产线,预计投产后可实现5000吨的年产能,相关产品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在五金、建筑、管道、3C、电器、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反馈良好。
厦门大学 2021-04-10
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创手术机器人可提升医生手术能力,改善工作模式,提高手术质量,对微创手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支持下,围绕微创手术需求,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临床应用三个层面开展系统研究,结合机器人学、折展机构理论、可靠性设计方法等原理,在系统设计与优化、可靠性设计与系统集成、检测方法与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估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手术机器人整机系统,打破了国外的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
天津大学 2021-04-10
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的海量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
本研究低成本搭建了弹性可扩展的Hadoop云计算平台
中山大学 2021-04-10
低成本的热聚合抗菌剂的合成与转化
本实验提供抗细菌肽快速合成方法。在高温下利用磷酸催化剂和植物油将特定氨基酸聚合为抗菌肽。 利用沉淀、萃取等技术得到可应用的肽制品。运用质谱法、MIC、电镜等实验分析所得产物的成分、活 性,并提供成本为20-50元每公斤的产品供机理分析和田间实验。
中山大学 2021-04-10
农药水乳剂(EW)稳定性体系构建与集成技术
构建了水乳剂稳定体系及集成应用技术开发,本技术可以指导 农药企业水乳剂产品开发,从而在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推广应用。成果结合水 乳剂配方筛选、优化,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数学模型,指导构建了水乳剂配方稳 定体系。利用现代分析及检测技术以中粒径、跨距、电位等为主要检测指标, 系统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冷热贮及黄原胶、pH 值、经时、加工工艺条件等对水 乳剂稳定性的影响,解决了水乳剂产品存在分层、析水、析油、奥式熟化、结 晶、分散性差等问题,集成了水乳剂的研发及应用技术。 项目经过专家鉴定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农药水乳剂产品经市场推广应用后,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5 166 167
  • ...
  • 339 3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