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睿视明健康读写台灯
深圳市拓享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5G持续放大乘数效应
会做手术的5G机器人,可巡察的5G网联无人机,能看清井下作业的5G智慧矿山……在日前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一批5G融合应用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经济日报 2023-06-20
磁弹磁电效应式应力监测装置
一种磁弹磁电效应式应力监测装置,用于铁磁材料构件应力的无损监测,具有磁场发生元件、磁电传感元件、支撑骨架和控制调理仪部分。磁场发生元件在控制调理仪控制下可以根据需要产生磁场,将铁磁材料构件磁化,磁电传感元件,无需供电,直接产生表征磁场或磁感应强度的电信号VME,经控制调理仪分析处理,输出相应于外力变化的磁特征量Vst,利用该磁特征量Vst与构件应力的对应关系,实现对铁磁材料构件的无损应力监测。支撑骨架用来设置磁场发生元件和固定磁电传感元件位置。该应力监测装置可实现对铁磁材料构件应力的在线、实时、无损监测,也可用于离线无损检测。
浙江大学 2021-04-11
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由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完成的题为“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ZrTe5”的研究论文,实验证实了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Bertrand Halperin在1987年给出的关于三维电子气体系中量子霍尔效应的理论预测。南科大物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精度光纤大气光学湍流强度与结构测量系统
已有样品/n在相关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 2004年开展了基于光纤干涉测量技术原理的大气光纤湍流测量技术研究, 次年完成了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2006年建成了原理样机系统, 该成果被国际光学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发表, 2011年完成实验样机系统的研制, 2015年完成了便携式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研制。 此后与相关大学和公司合作, 攻克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 噪声抑制、 信号衰退等问题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 并且在模块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大气压悬浮式支撑低摩擦运输装置
项目研究背景: 具有较大创新, 相对于传统轨道运输方式, 具有节能、 环保的优点。在轨道交通、港口码头与厂矿等运输物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技术原理: 利用真空吸附自动平衡承载重物的原理,使重物吸附于平 板轨道,在动力机械的作用下,实现低摩擦的运动。由于平板轨道上表面 的压强变化是由空气施加的因此轨道不会受到冲击性破损。 而平轨轨道下 表面与皮带的橡胶面发生滚动摩擦所以磨损极小。 市场前
南昌大学 2021-04-14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及分阶段防治技术
南开大学以天津市“九五”期间的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津市空气中主要颗粒污染物、SO2、NO2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指出了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及污染防治的重点。建立了固定污染源数据库,利用ISCTL3模型分别模拟了各类型源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对环境空气中SO2和PM10的贡献值,指出采暖燃煤和民用燃煤是煤烟型污染的原因,制定了固定污染源分阶段总量控制方案,并分析计算了各阶段实施方案的环境效益。 在国内首次编制了开放
南开大学 2021-04-14
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报道了一种具有抗大气湍流能力的新型激光雷达, 主要利用相位锁定方法对雷达系统发射单元进行相位锁定,通过大气湍流对发射激光束相千性的影响及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光束扩展与漂移、传输因子、平均光强、偏振与相丁等来研究大气湍流的 影响。并结合湍流理论研究大气湍流参数如折射率结构常数、湍流
西华大学 2021-04-14
可变激光入射角多层式大气湍流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激光入射角多层式大气湍流模拟装置,包括用于构成多层湍流通道的下底板、上顶板和活动隔板,活动隔板可根据实验需要在导轨上活动,用以维持活动隔板之间平行并测量长度参数的工型尺、产生热风式湍流的送风模块、测量内部湍流特性的传感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模块数量、活动隔板尺寸和位置可调整,且具有多个嵌套板,能够适用于模拟更多分层式大气湍流状况,并能灵活调节光学窗口和激光束所成的夹角,且在调节的过程中,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原理使得激光束所通过的湍流部分的路程不变;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模块安装和移动方便,且装置上带有刻度尺,便于读取长度。
浙江大学 2021-04-13
改良三甲散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 “改良三甲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编号:BS96059。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00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临床有效经验方。本项目通过对改良三甲散和血管性痴呆病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肾虚髓空,痰瘀阻脑”这一虚实错杂的病理本质是血管性痴呆病的病变关键,并据此确立了“滋肾充髓益脑,祛瘀涤痰通窍”的治疗和组方原则。 【功能主治】滋肾充髓益脑,祛瘀涤痰通窍。主治血管性痴呆病。 【主要技术指标】①益智、抗痴呆作用。在临床研究方面:测试了患者治疗前后长谷川智力量表(HDS)、简易智能状况检查表(MMSE)等精神量表的改变情况,测试了患者治疗前后的智商(IQ)和记忆商(MQ)的变化,并以脑复康为阳性对照药设立了阳性对照组。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以东莨菪碱、乙醇、利血平复制了小白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了动物神经行为(电迷路,跳台),脑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变化。②抗脑衰老作用:以D-半乳糖复制了小白鼠衰老模型,观察了动物体重,脑、脾、胸腺指数,脑蛋白质含量、脑乳酸脱氢酶活性(LDH),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③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研究了儿茶酚胺耗竭剂利血平导致拟痴呆小鼠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主要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等的含量变化。④活血化瘀作用:在临床研究方面,研究了VD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在动物实验方面,观察了改良三甲散对小白鼠耳廓微循环,对大白鼠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⑤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以电凝烧灼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脑缺血梗塞模型(MCAO),观察了改良三甲散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行为和病理改变的作用,并与尼莫地平、复方丹参液比较。通过研究发现改良三甲散具有益智、抗痴呆,抗脑衰老,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善血液循环、血流状态,保护梗塞脑组织等作用。该方的功能主治符合血管性痴呆病的临床特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67 1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