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华真地鳖
发酵
饮料
本项目开发出了一种富含多肽、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昆虫发酵 饮料,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CN101406307A)。技术以中华真地鳖为原料,将 酶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内外首次提供了一种富含地 鳖多肽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新型昆虫发酵饮料,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该产品 色泽怡人、澄清悦目、具有中华真地鳖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口感酸甜适中,深 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已完成中试生产,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合于饮料或发酵食品企业。要求具备 酶解罐、发酵罐、调配罐、灌装、包装设备等。本产品按日产(销)10t 计算, 预计投资 600 万,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6000 万元,累计净利润 1800 万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发酵
法生产色氨酸
色氨酸在制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手段对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代谢途径进行分析调控,构建了高产 色氨酸基因工程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发酵工艺,色氨酸产量可达 40g/L。
江南大学
2021-04-11
富硒酵母
发酵
工艺
北京化工大学的富硒酵母生产技术,预计投产后将年生产富硒酵母500吨;进一步开发后还将生产水溶性酵母多糖、羧甲基葡聚糖等产品,希望寻求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已在实验室进行连续3批5升~30升发酵小试的工艺研究与优化,以及相应的分离工艺。经过培训后,使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的菌种培养和发酵、后提取技术。并且能够重复出上述结果。小试指标如下:发酵周期小于48小时,酵母硒含量大于2000ppm,酵母细胞干重大于60 g/L。酵母菌,人类直接食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物。酵母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和B族维生素等,以及酶、辅酶、核糖核酸、甾醇和一些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硒能够预防和抑制肿瘤、抗衰老、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出现。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和大骨结病,还会诱发白内障、肝病和胰腺病等等。富硒酵母可作为补硒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原料、营养强化食品中硒营养素强化的原料、其他需要强化硒营养素的产品等。 本技术通过对硒元素来源进行大量试验研究,采用含有硒元素的盐类和碳质页岩硒矿石为硒的原材料,从而有效利用硒矿石转化为有机硒,安全生产,制备富硒酵母。富硒酵母是将酵母菌在富硒培养基中培养所得,富硒培养基中的硒元素来源为硒矿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1)采用成分相对稳定的硒矿石作为硒元素的来源,拓宽了用于酵母富硒的硒源材料,有利于硒矿资源的充分利用。(2)采用磷酸盐作为去除重金属元素的沉降剂,比蛋白质廉价,比硫化氢安全、方便。(3)有机硒转化率高,所得富硒酵母的含硒量为180-260μg/Kg。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黑蒜及其
发酵
工艺
采用发酵工艺将生大蒜加工成的黑蒜,它在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的基础上, 使生大蒜的抗氧化、抗酸化功效提高了数十倍,又把生大蒜本身的蛋白质大量 转化成为人体每天所必需的 18 种氨基酸,进而被人体迅速吸收,且具有比普通 大蒜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而且味道酸甜、食后无蒜味、不上火,是速效性的保健食品。 本发酵工艺可以大大增加大蒜中还原糖、总酚、氨基酸等物质含量,仅需 8~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49- 14 天就可以完成整个发酵过程,所得的黑蒜具有风味好,质地有弹性,营养成 分高,安全性高,易储存等特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浓度生物丁醇
发酵
选育获得丁醇高产菌,以淀粉废水和木薯为主要发酵原料,丁醇产量 13- 18g/L,总溶剂 20-30g/L,采用纤维床固定化发酵,发酵周期可缩短 5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发酵丁醇竞争力。
江南大学
2021-04-11
虫生真菌微菌核一步
发酵
新技术及
发酵
工艺
生物农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杀虫真菌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害 虫不容易产生抗性、能够接触性侵染的优势更加受到人们亲睐。项目针对虫生真 菌液固两相发酵周期长、成本高、一些菌株产抱条件苛刻,难于规模生产的共性 技术难题,自主创新,开发出新型微菌核(Microsclerotium, MS)制剂,具有生 产成本低,货架期稳定、抗逆性强和对害虫有持续控制作用的特点,可以替代分 生抱子,具有巨大的商业化前景。微菌核是由厚壁色素细胞组成的直径200-600 Pm的休眠繁殖体,在特定诱导条件下由菌丝聚集而成的,目前国内外关于虫生 真菌微菌核发酵工艺研究寥寥无几,尚无商业化开发应用的先例。重庆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王中康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莱氏野村菌微菌核诱导发酵相关研究, 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先后完成莱氏野村菌微菌核的诱 导、发酵工艺、中试发酵工艺优化;微菌核新剂型创制和制剂加工研究。目前项 目已达到中试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一致公 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已完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鉴定、实现了野村菌微菌核一步液体发 酵中试生产工艺优化。 产业化实施条件及预算:产业化实施(年产微菌核制剂1000吨)需要有生物 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质,预算约1200万元(包括厂房2000平米,专用设备费(发 酵生、干燥设备、制剂成型设备等)及常规设备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新 农药登记费200万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广谱性粉红粘帚
菌
菌
剂的产业化
农业生产中许多病害发生、发展严重,目前在生产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田间化学用药次数的提高,病菌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如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及品质。由于缺乏抗灰霉病的抗原材料,通过常规方法很难育成番茄灰霉病的抗性品种。传统的化学防治不仅高残留、高污染,且对叶围有益微生物区系造成破坏,自然抗病能力进一步减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等果蔬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和有机食品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市场潜力巨大。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下,研发新型生物农药逐步取代化学农药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生防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商品化微生物农药产品。目前对于番茄灰霉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多数处于实验室和温室阶段,田间应用的极少,多数菌剂在田间应用过程中防效不稳,这是制约微生物菌剂开发应用的一个瓶颈。此外,多数研究只是针对某一种病害,具有广谱抗性的菌株很少。本实验室在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新的粉红粘帚菌(WY-1),初步研究表明,该菌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绵疫病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已获专利,专利号ZL2009 1 0072862.4)该菌株是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抑制数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防菌,能有效的防治番茄、辣椒等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绵疫病等,同时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具有一菌多效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包括竞争、重寄生、溶菌、拮抗和诱导抗性等。由于该生物制剂是一种广谱抗性的生防菌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这种以防治番茄灰霉病为主的广谱性生防菌剂,可以有效的控制保护地生产病害的发生,在满足菜篮子需求的基础上,更保证了有机蔬菜的安全生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05-10
抗菌、抗病毒、保
肝
的洪连提取技术
洪连,系藏族习用药材,为玄参科植物短筒兔耳草的干燥全草。本项目公开的藏药洪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以及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从而改善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故而该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和保肝药物。同时,其原料来源丰富、价廉、萃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可很方便地做成各种剂型,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兰州大学
2021-04-14
菌
糠养殖蚯蚓项目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蚯蚓又称地龙,是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 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土壤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据 测定,蚯蚓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 53.5%-65.1%,脂肪含量约为 4.4%-17.38%, 碳水化合物约为 11%-17.4%,灰分 7.8%-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 (约占鲜体重的 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 0.24%-0.188%) 等矿物质元素,所以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 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和维生素 B 等多种药用成分, 可作为很好的药用材料;此外,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 212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目前养殖蚯蚓,一般以牛粪,猪粪等动物粪便及稻草,沼 气和生活垃圾等为饲料,但这些资源或者数量少或者难以收集。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农作物秸秆和棉籽壳为培养基料 栽培生产食用菌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而栽培各种食用菌 类后剩下的底料-菌糠,数量也大增。据测定,收菌后的菌糠,粗纤维降解 50%, 木质素降解 20%,而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 2%提高到 6%-7%,脂肪含量增加 1-5 倍,而且易于粉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此外,菌糠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多糖及铁钙锌镁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微凉酚性物,少量生物碱,黄 酮,还含有肌酸多肽植物甾醇及三萜皂苷等化学物质。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 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菌糠是农业生产中很好的肥料原料,应充分加以利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 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喷水搅拌,使其充分 湿润,且均匀,装入发酵罐内。 2 加入 40-50℃水使菌糠的含水量在 50%-60%,优选 55%,再用 80-85℃的 热空气灭菌 16-20 小时,优选 18 小时,降温至 30-40℃。 3 加入至少含有 1*108 个菌/克的菌粉,所述菌粉加入质量为菌糠干重的 1.0%-2.5%,所述菌粉为乳酸菌、芽孢杆菌和粉状毕赤酵母菌株至少一种。通入 30-40℃的空气,通空气量为 0.2-0.3L/min*kg 菌糠干重,通空气 24-36 小时,然 后密闭发酵 10-15 天,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移除发酵罐,晾晒 1-2 天。 4 用草木灰和石灰粉调节 pH 为 6.0-7.0,既制成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 蚓饵料。 5 采取室内养殖蚯蚓,将制备的蚯蚓饵料均匀铺在 100*30*30cm 的木盆里, 厚度 10cm,铺好后,撒上适量的水,饵料的湿度保持在 50%-70%之间。将蚯蚓 均匀撒上,每平方米投放蚯蚓 500g,温度保持在 15-25℃。蚯蚓投放一天,观察 无异常反应,19 天可扩群一倍。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213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本项目克服了现有蚯蚓养殖培养料资源缺乏和菌糠污染环境的不足,采用菌 糠混合发酵制备蚯蚓饵料为菌糠的综合利用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蚯蚓)提供了 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已获得相关授权专利 应用领域:蚯蚓养殖企业,食用菌生产企业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己酸
菌
研发阶段/n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己酸菌GK13菌株CCTCCNO.M2010175。该菌株具有高产己酸及较好的生长稳定性特征,经强化功能菌后可用于制备高浓度复合己酸菌液,与应用于人工窖泥的培养,在实际生产中达到缩短新建窖池老熟周期与退化窖池功能复壮的效果,提高了出酒率和优品率,解决退化老窖池复壮及缩短新建窖池老熟时间等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