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瞄准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对关键红外材料及光器件的迫切需求,开展新型红外硫系玻璃组成设计、大尺寸硫系玻璃制备工艺、硫系玻璃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工艺稳定性控制研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瞄准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对关键红外材料及光器件的迫切需求,开展新型红外硫系玻璃组成设计、大尺寸硫系玻璃制备工艺、硫系玻璃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工艺稳定性控制研究。“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团队继续开发了多种新型硫系玻璃,包括:覆盖可见-近红外-中远红外波段的新型红外夜视仪用多光谱硫系玻璃,可用于温度自适应的地折射率温度系数硫系玻璃,用于高质量红外热像仪的低色散硫系玻璃等优良玻璃组成。近5年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项,授权发明专利20 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
宁波大学 2022-08-16
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
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是国内碳/碳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体研制的重要基地,依靠自主研发形成了系列碳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工艺先进可靠,装备自主可控,相关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一、项目分类 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是国内碳/碳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体研制的重要基地,依靠自主研发形成了系列碳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工艺先进可靠,装备自主可控,相关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研制的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耐烧蚀、抗热震、高比强度、高温性能稳定、耐磨性能优良等特点。
上海大学 2022-08-16
燃煤机组深度节能取水协同污染物脱除技术
该成果围绕燃煤电厂燃烧后深度节水节能和净化技术开展系列新技术研发工作,包括开发了一套综合考虑水系统、热力系统和烟气系统的综合模拟仿真平台,开发了烟气-乏汽提质利用新工艺、节能型废水零排放技术、褐煤机组全链条取水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均流式静电除尘器、低能耗烟气换热器及吸收式热泵系统等关键部件,同时基于多维多尺度多物理场及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出环保岛数字孪生技术。部分产品已完成小试、中试,静电除尘器已实现产业化。 该成果围绕燃煤电厂燃烧后深度节水节能和净化技术开展系列新技术研发工作,包括开发了一套综合考虑水系统、热力系统和烟气系统的综合模拟仿真平台,开发了烟气-乏汽提质利用新工艺、节能型废水零排放技术、褐煤机组全链条取水工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均流式静电除尘器、低能耗烟气换热器及吸收式热泵系统等关键部件,同时基于多维多尺度多物理场及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出环保岛数字孪生技术。部分产品已完成小试、中试,静电除尘器已实现产业化。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8-29
中西医结合特色养老护理技术成果转化
本成果转化项目包括:①中西医结合特色养老护理理论研究与技术;②养老护理管理技术;③养老护理人才培养;④养老护理集成化网络平台管理技术;⑤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模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4-30
高强韧金属结构材料的外物理场改性技术
提高金属结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对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耐疲劳、低热膨胀性、低密度、高微屈服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导热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新型结构材料中的新生中坚力量。本项目在掌握了颗粒相设计、复合材料熔体制备、铸造、挤压和热处理工艺的前提下,以低温场和电磁场为加工途径,通过调控低温处理时的降温速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循环次数,调控电磁场强度、磁场作用时间等参数,对固溶时效态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云计算环境用户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
本课题主要围绕项目中云数据隐私保护的目标,研究在云提供商不完全可信的条件下,如何既能保证用户数据的隐私性,又能利用云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课题综合采用数据隐私感知、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以期达到最大限度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目的。形成具有隐私感知的云数据存取方案、针对密文云数据的基于属性加密和代理重加密的动态数据访问共享技术、基于谓词加密的多条件融合密文云数据查询技术和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本课题成功搭建了4个原型子系统、1个基于医疗管理的云数据隐私保护原型系统,在长城网际、3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蜂蜜固态粉末化技术及高纯度粉末蜂蜜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 :蜂蜜中含有 20 多种糖类物质、多种生物酶即生物活性物 质、人体必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 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营养补品及甜味剂。本项目是以新鲜蜂蜜为主要原 料,首创蜂蜜固态粉末化技术(热加工过程中蜂蜜生物酶保护技术、热加 工过程中蜂蜜 HMF 控制技术、蜂蜜高真空变温脱水干燥技术、高纯度固 体蜂蜜干空气保护粉碎技术)及高纯度粉末蜂蜜生产工艺,生产出高纯度 粉末蜂蜜产品。
南昌大学 2021-04-14
光学微机电系统及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高纯度二氧化氯制备先进技术
二氧化氯因其高效、安全、不易产生氯代有机物等“三致”物质的优点而替代液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污水处理、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被誉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A1级广谱、安全和高效消毒剂。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先进的复合还原催化技术、双釜串联及梯级反应强化技术、反应耦合分离技术、发生器结构独特设计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攻克了二氧化氯制备技术难题,开发了一种高纯度二氧化氯绿色制备集成新技术,提高了二氧化氯的品质与发生器的安全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技术
成果完成人瞄准1000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sCO2)发电系统,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高参数高效二氧化碳燃煤发电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本成果从系统和部件两个层面进行研究,被推荐为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技成果,并在2021年1月27日科技日报上做了报导。具体成果如下: 1、sCO2锅炉模块化设计:sCO2循环流量是水蒸气机组的6-8倍,导致S-CO2锅炉严重堵塞,发现机组效率惩罚效应。首次提出1/8分流减阻原理,在保持吸热量及循环流量不变条件下,将压降降低为传统设计的1/8,由此提出模块化锅炉设计,将锅炉压降减小到与水蒸气锅炉相当或更低水平,彻底解决大压降难题。 2、烟气热量全温区吸收:针对sCO2循环适合中高温热源,单个sCO2循环无法吸收烟气全温区热量,提出顶低复合循环,实现热量全温区吸收。提出能量复叠利用原理及设备共享,完全消除顶底循环效率差并简化系统。1000MWe级燃煤sCO2发电效率达到~50%,比水蒸气机组高3-4个百分点。 3、锅侧和炉侧综合调温方法:针对sCO2进入锅炉温度较高,抬高受热面温度,提出锅侧和炉侧综合调温方法,发明“冷热匹配、层级降温”原理,提出“上大下小+双炉膛+烟气再循环”的创新型锅炉设计。建成压力达26MPa的超高参数sCO2传热系统,提出超临界传热类沸腾理论,结合实验数据,给出了锅炉管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判据。诞生第一台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原理样机。 本成果阐明了能量复叠利用原理,是能量梯级利用的继承和发展,消除了复合循环中顶循环和低循环的效率差,最大限度挖掘了sCO2燃煤发电系统的效率优势。并首次阐明超临界流体分子尺度下的非均匀物质结构,颠覆了人类对超临界流体物质结构的认知,首次将亚临界压力下的多相流体理论体系引入到超临界传热中,初步实现了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能量传递与转换理论的统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0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3 954 95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