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立于1993年,2015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集研发、制造、营销能力于一身,为众多科研院所、大学提供实验室电炉系统及服务并深受用户肯定;以北大、清华、中科院各院所等为代表的客户群体已经超过一千家,并为客户完成科研项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截至到目前,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深受用户肯定的21个系列260多个品种的产品,同时公司的研发团队已具备为客户量身打造特殊需求的实验室电炉系统的能力。二十多年以来,公司的品牌在客户的口碑中得以不断的成长,同时在政府的扶植下取得了可喜的荣誉。 2004年,公司采用ERP软件管理,使得公司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信息现代化。2008年,公司自主研发“开启式真空/气氛管式电炉”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2010年,该产品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创新资金支持。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2014年,公司引进自动化钣金生产线,进一步实现产品产能和质量的突破。2015年,公司重新组建为股份制公司,为2016年新三板挂牌做好了充分准备。 未来,公司将不断拼搏进取、实现新的跨越,全体员工将以“热情、勤勉、高尚“的核心价值观,创造企业更大的辉煌。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天津天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市天科玻璃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天津玻璃仪器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主体经营公司,是天玻牌产品的唯一生产厂家,是中国大型玻璃仪器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烧器、量器、灯工仪器、标准口仪器、成套仪器、厚料一起、制酸设备、试剂包装瓶、化工管道与设备、旋转薄膜蒸发器……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稳定可靠。不仅可用来装备一般的实验室,而且可提供生产和科研需用的大型玻璃实用成套设备。
天津天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2021-12-07
天津市中科电子致冷有限公司
天津市中科电子致冷有限公司是集数十年生产经验和技术于一体的科研和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半导体致冷器件和应用半导体致冷器研发高低温实验仪器。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开发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周到、生产能力强、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产品具有致冷速度快、体积小、无噪音、无污染、温度控制精确的特点。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军工、化工、电子、生物医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领域。同时可遵照用户的技术要求,承接特殊产品的研制及半导体致冷器件和高低温实验仪器等非标产品的开发项目。本公司秉承“诚信、 专注 、品质、服务”的理念,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天津市中科电子致冷有限公司 2021-01-15
天津市实验小学科技馆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为本市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22-02-23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质量攻关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质量攻关管理工作,激发各行业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企事业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攻关,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根据本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01-04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研究院。先后获批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与共建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力攻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不断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已组建42个独立课题组,人员规模约760人,形成院士领衔,杰青、长江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雁阵人才团队。目前已在多个主粮、油料及经济作物开展精准设计育种,取得了原创性理论及技术突破,也在智慧农业、农业经济政策、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项目72项,累计发表论文333篇,已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31项,申请24个植物新品种权,完成6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8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2024-12-13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制备出发光具有方向性的量子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与多伦多大学OleksandrVoznyy教授合作,在胶体量子点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3-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86 1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