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一种液化天然气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
本成果针对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特殊使用条件,基于经济角度考虑,智能、高效的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通过内置的LNG压力/温度控制模块、发动机燃料供应监测模块、发动机检测与安全保护模块和渔船导航模块之间相互电信息通信连接并共同组成检测控制导航系统,LNG储罐、-100℃冰鲜库、-60℃冰鲜库、-18℃冰鲜库和冷海水制备库之间相互电信息通信连接并共同组成LNG冷能利用系统,计算机、打印机、控制导航系统、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柴油油箱、LNG冷能利用系统之间相互电气信息相连接并共同组成LNG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实现利用能量的自动化控制。本成果实现液化天然气冷能智能梯次利用的有效控制,保证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结构简单,操作界面友好,性能安全稳定,易于推广应用。随着海洋、江河湖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渔船使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已经大势所趋.本成果通过检测控制导航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LNG渔船智能化控制装置等实现了液化天然气冷能智能梯次利用的有效控制,不但有效提高了液化天然气渔船的经济收益,而且大大降低了液化天然气渔船的运营成本,其结构简单,操作界面友好,性能安全稳定,易于推广应用。
青岛大学 2021-04-13
控制全球变暖在1.5 ºC内将限制干旱化的发生
研究发现2 ºC的升温将使全球愈加干旱。如果升温达到2 ºC,全球将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变得愈加干旱。此变化将大大增加旱灾和山火的威胁。但是如果把全球变暖控制在1.5 ºC内则将大大减少干旱发生地区的范围。此项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的研究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学和东英吉利大学(UEA)共同完成。干旱化通过比较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来衡量地表的干湿程度。研究小组综合评估了27个全球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以确定世界范围内干旱化程度将大大改变的区域。预测结果建立在将全球温度升高范围控制在工业化前1.5 ºC和2 ºC水平的基础上。干旱化程度的改变则通过对比其当前的年际变化得到。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虚拟化环境下 USB 设备的访问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化环境下的 USB 设备访问控制方法,该 方法可以将客户端中插入的 USB 设备映射到虚拟机中,并且能对映射 到虚拟机中的 USB 设备进行读写访问控制。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首先,配置客户端和虚拟机的网络,使得客户端和虚拟机之间可以相 互 PING 通;其次,在客户端和虚拟机中分别安装 USB 映射程序,确 保 USB 设备能够从客户端映射到虚拟机中;再次,在虚拟机所在的服 务器中将 USB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肉类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揭示了冷却肉品质形成和变化规律,确定了品质控制关键点。 国际上首次发现低压电刺激加速宰后能量代谢酶的去磷酸化;明确了微摩尔钙激活酶和细胞凋亡酶与肌肉嫩化的关系;明确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是稳定冷却肉色泽的关键因子;明确了屠宰加工与冷却肉贮藏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和变化规律;结合食用品质分析和危害控制关键点分析,确定了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点,形成了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理论基础。  研发出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工艺和技术,有效解决了异质肉发生率高、冷却干耗大、货架期短等重大技术难题。发明了高效间歇式雾化喷淋冷却工艺技术,使胴体冷却干耗从常规的2.5%下降到0.9%;研发了乳酸喷淋减菌工艺,结合多栅栏减菌技术,使胴体表面初始总菌数从1×105cfu/cm2以上降低到1×104cfu/cm2以下;研发了热缩真空包装方法、高氧气调包装方法、冷链不间断技术,使冷却猪肉和牛肉货架期分别延长至24天和45天;通过异质肉综合控制技术,使PSE肉发生率由20%下降到10%以下。通过宰后低压电刺激使牛肉嫩度显著提高,研发出我国第一个肉品质量分级技术。 揭示了中式传统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研发出“低温腌制-中温风干高温成熟”关键技术。研发出基于内源酶活力调控的“低温腌制-中温风干-高温成熟”现代工艺技术,使产品盐分含量降低50%,生产周期缩短50%,优级产品率由75%提高到97%以上,解决了传统腌 腊肉制品生产周期长、脂肪氧化严重、产品盐分过高和风味品质难以控制等技术瓶颈。     阐明了西式低温肉制品凝胶形成新机制,研发出“高效乳化、注射-嫩化滚揉一体化腌制”凝胶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出可促进盐溶性蛋白溶出、保水性和质构增强的“高效乳化、注射-嫩化-滚揉一体化腌制”凝胶控制技术,并开发了高效复配腌制剂,使乳化肠、蒸煮火腿等低温肉制品的蒸煮损失由13%降低至8%,质构得到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西式低温肉制品质地差、出水出油严重等技术难题。 研创了可替代进口的肉品加工关键装备,构建了肉制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1.首创了用于我国冷却肉加工的高效雾化喷淋装置,实现了雾化喷淋的气雾喷淋压力、流量、喷淋角等参数的智能化控制。2.研制出托腹三点式电击晕机、冷凝式蒸汽烫毛隧道机和隧道式连续猪胴体打毛机等关键屠宰装备,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研制出连续式盒装气调保鲜包装机、时间温度指示卡和冷链不间断装置,有效控制了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货架期;研发出牛肉品质智能分级仪,填补了国内空白。4.创制了火腿自动撒盐-辊揉腌制和智能化风干发酵成熟装备,使腌制用盐量降低30%,实现了传统火腿生产工艺的现代化。5.研发了双系统绞肉机、双桨式 搅拌机、高速斩拌机、雾化盐水注射机、全自动真空滚揉机和熏蒸煮多功能一体化装备,有效实施肉品风味和凝胶品质控制技术,解决了我国肉品加工装备 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6.构建了以腐败菌控制为核心的肉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使低温肉制品在0-4℃的货架期从30天延长至 60 天,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 相关技术2013年及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一种频率可调的太赫兹波超材料调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可调的太赫兹波超材料调制器,包括周 期排列的单元器件,每一个单元器件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功能材 料层以及位于功能材料层上的金属谐振单元;当功能材料层从绝缘相 变成金属相,功能材料层的电导率呈指数倍增加使得金属谐振单元的 中间开口电容的面积增加,金属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随着电容的增大 而变小实现了对单元器件的频率调谐。本发明采用在太赫兹波段低传 输损耗衬底上制作周期排列的金属开口谐振单元、利用金属绝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风光互补型离网逆变器
成果简介本逆变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组件接收到的太阳辐照能量和风机接收到的风能储存到蓄电池中, 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逆变成标准的正弦交流电供用户使用, 具体分为单相和三相两种逆变器。 逆变器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以及完善的保护功能。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样机基本完善, 初步具备了相关的功能, 后续需要一定的资金购买设备以便推出产品。技术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可知, 新能源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立体军用伪装网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对立体军用伪装网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研发过程中,以立体军用伪装网的功能化、产业化为研究方向,对立体军用伪装网的织造方法,用于织造的原材料、编织性能以及伪装涂料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具有红外、光学伪装以及防雷达侦查的立体军用伪装网的生产。 关键技术 (1)立体军用伪装网通过对织造原材料的特殊处理,使用了针织的方法,减小了针织成形的难度,使得对于立体军用伪装网达到了能够快速生产成效。 (2)通过对织物组织结构的选择,调节基布和丛林状伪装丝之间的分布均匀状态以及尺寸的长短,实现立体军用伪装网的功能完整性和便于携带的轻便性。 (3)通过对伪装涂料的研究,开发出具有红外、光学伪装以及防雷达侦查的立体军用伪装网。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专利 1 项,学术论文 1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本项目研发的立体军用伪装网具有良好的远红外、光学伪装以及防雷达侦查的功能,且相较于标准伪装网减轻了 50%的重量,能够达到现代伪装网对于多方位、多频谱、多功能、轻量化的伪装要求。 (2)本项目研发的立体军用伪装网的目标 RSC(雷达散射截面)平均衰减可以达到 10dB 以上,具有良好的防雷达侦查效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天立泰教育测评网
一.学业智能评价 利用不同考试的数据常模,动态追踪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发展变化,并进行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二.学情智能诊断 通过构建学情诊断服务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的问题。 三.学科分析报告 结合学科双向细目表,对学科成绩、学科小题、知识点和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区域整体教学情况进行把脉,结合分析开展有针对性地教研。 四.学业诊断报告 分析学生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系统自动生成学业诊断报告,有助于学生做到针对性学习,家长或老师针对性辅导。 五.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科双向细目表以及错题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所缺失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补偿——推送微课及试题,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辅导。 六.课堂“教与学”可诊断 结合考试成绩的相关分析和检验,诊断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 七.“一键导出”学科组合报告 系统可“一键导出”学科组合报告,报告分为完整的学科组合报告和学科分析报告,可节省大量撰写和编辑报告的时间。
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64032石棉网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414 4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