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
CZTS薄膜太阳电池:虽然CIGS 是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由于In和Ga元素是稀有金属,在面向大规模生产时受到元素稀缺的制约。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将无机材料电子迁移率高、机械性能良好、稳定性高和有机材料光吸收率较高、易加工的优点加以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光伏电池的整体性能,是未来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常州大学 2021-04-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该工作打破了基于有机小分子为空穴界面层的倒置型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记录,为发展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新思路和材料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伏太阳能板表面增透膜
增透膜(Anti-reflective coating),又称减反射膜、抗反射膜,涂 敷于材料表面以减少反射。作为光学涂层,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器件中。在太阳 能光伏玻璃表面涂敷增透膜,可以消除或减少反射,进一步提高光利用率,从而 以较低的成本提高发电量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太阳能板的光透过率。设计了一种 TiO2/SiO2/GQDs 双层增透膜结构。此 SiO2-TiO2/TiO2-GQDs 结构的双层薄膜厚度为 120 nm 时,太阳能板上的光透过率由未涂敷的 85%增加至 95%。接触角实验和室 外耐沾污实验测试表明,复合膜层接触角为 10°,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耐环境 性能。此外,户外实验表明,涂覆该薄膜的太阳能电板发电效率提高 6%。由此说 明双层增透膜可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能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可高效利用太 阳能。  相关技术指标:(1)透光率从 85-86%提高到 95%以上;(2)青浦区外青松公路的新能源电站,将增透膜工艺投入实际太阳能板发电项 目中试验区每日发电量提高 1-4%。  技术创新点:(1)自清洁性、增透性提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2)涂覆液可稳定存储,不发生团聚现象;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8
SGC系列太阳电池测试系统
本项目是太阳电池单体和组件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可以替代进口;该成果创造性地利用光反馈和自动控制技术研制出了恒定光强脉冲氙灯,该氙灯可以发出数毫秒恒定光强的光脉冲(持续时间0.5毫秒到10毫秒可调),且发光强度可大范围调节(调节率1比5),平均功耗极低(1~5W)。基于该氙灯研制的太阳电池测试系统单次闪光就可完成一次完整的测量。与基于频闪脉冲氙灯的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产品详细介绍技术参数:一、杀虫灯1、频振诱控技术;2、撞击面积:≥0.15㎡;3. 诱集光源:频振灯管(波长320~680nm),单灯管。4、防尘防水等级等于或大于IP66以上;5、使用寿命>50000(小时),工作温度-30℃~50℃;6、电网采用耐弧镀膜材料,网线直径0.6mm,电击高压触虫网瞬间高压2000v—3000v不锈钢网丝。触杀虫横网螺旋绕制,防治因虫体残余电网短路,网间距可根据不同靶标害虫进行选择(一般≤10mm);7、绝缘柱:瞬间耐高温1000摄氏度,耐腐蚀、耐高压性能,雨天高压电网连续拉弧30min,绝缘柱无炭化现象;二、控制器1、具备定时、光控相结合的功能24V/12V自动识别系统,自耗电<10毫安(空载),消除频闪现象;2、光源功率采用限流降功率控制,具有防反接、防反充、防过充、防过放、防短路、防雷击、及温度补差保护功能,防尘防水等级等于或大于IP66以上;3、12V/24V自动识别10A控制器,光控+时控+分时段控制;三、太阳能电池组件  1、40W太阳能电池组件;2、绝缘性能≥100Ω;3、抗风能力60m/s;四、太阳能专用蓄电池1、12V 24AH太阳能专用蓄电池,   2、总容量≥24AH。3、工作温度-30℃~55℃,五、灯杆  1、高度≥2.8米2、杆体穿线孔直径不超过5cm,法兰与灯杆连接处有加强筋,六、整体1、温度范围-40℃~55℃         2、控制面积:50~60亩3、灯管启辉时间:≤5s
上海点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图案化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及其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的组合太阳能电池及其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组合太阳能电池由多个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串联而成,包括第一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第二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第 N 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N≥3;所述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依次包括阴极层、光活性层以及阳极层,所述阳极层的厚度为 5nm~500nm,所述阳极层由层数为 1 层~100 层的 PEDOT:PSS 薄膜组成;在所述第一彩色太阳能电池模块至第 N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采动裂隙场变化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 1998 年开始对我国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 EI 收录 12 篇, ISTP 收录 5 篇),获专利 5 项。研究成果已在山西省天池煤矿等多个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煤与瓦斯共采技术验证,有效指导了煤矿现场的瓦斯抽采工作,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的相对动刚度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相对动刚度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多轴加工系统的工作范围建立其刀尖点可达姿态的工作空间,并将该工作空间离散化,即对每个轴的行程,均用一系列离散点表示;(2)对于任一离散点,建立其对应的多轴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3)计算该离散点对应的相对动刚度矩阵 KD。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获取方法在加工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机床本身结构、刀具和工件的动刚度特性及其相互耦合关系,能够准确表征多轴加工系统在工作空间中的相对动刚度分布规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关键动素的肢残者作业能力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动素的肢残者作业能力评价方法, 包括:(1)构建作业实体、作业本体和作业空间三个作业要素类,对作 业系统进行全面描述;(2)相应生成能够完成任务的动素序列;(3)为组 成该动素序列的各个动素分别赋予三级评价指标;(4)识别出关键动素, 并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点;(5)结合关键动素来进行运动仿真,测量得出 肢残者执行该关键动素时的生物力学参数量;(6)将正常人的生物力学 参数作为作业要求,与肢残者的生物力学参数测量结果比较。通过本 发明,能够在后续仿真及计算处理过程中避免海量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具有眼动追踪功能的波导式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
集成成像三维显示领域中,传统的集成成像系统是利用微透镜阵列来记录和再现物空间三维信息的一种真三维显示系统,可实现单目立体成像显示,但其存在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等缺点,难以实现一体化的单目立体三维显示;并且现有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不能同时实现高透过率、大系统光瞳的视透型三维显示。更进一步的,目前的三维显示系统功能单一,缺乏人性化设计,无法实时显示人眼动态。 本项目发明了一种性能优化的有眼动追踪功能的波导式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通过引入衍射光学元件克服技术背景中所述的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等缺点,实现一体化的单目立体三维显示;同时引入波导这一光学元件,实现离轴、高透过率、大系统光瞳的视透型单目立体三维显示。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系统引入红外眼动追踪技术,检测使用者的眼睛动作,再设置相应动作反馈系统,便可以相应实现随着人眼动作切换不同三维显示信息的功能。 本项目的应用,将使得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的整机结构更加轻便、紧凑,且更加符合人眼的观看需求,使得这一技术向着一体化、市场化逐步迈进,有望在未来的三维显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1-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352 3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