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格如灵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于北京,分别在南昌、上海、武汉、深圳、重庆、青岛、成都、杭州、西安、广州、东北、福州、南京、长沙等地设立公司及办事处,并在苏州成立研发中心,是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软硬件研发及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教育培训体系提供XR、MR—体化全栈建设解决方案。          公司以“连接未来的教育”为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产品涉及幼儿师范教育、K12教育及中高职本科院校教育,目前已经取得100多项VR软件著作权及20多个行业发明专利,业务已覆盖全球10多个国家。已在全球成功实施落地2000多个项目案例 
北京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23
改性氨基硅油
本项目对氨基硅油直接进行阴离子化改性,产品既保留了部分未改性的氨基硅油,又引入了阴离子亲水基团。经过本产品处理过的织物,既有经过氨基硅油处理后的手感特点,同时又增加了织物的亲水透气性,降低了处理后织物的黄变,同时产品中含有磺酸基和羧基等阴离子,增加了产品在织物上的耐久性,洗涤时不易脱落。该工艺直接对氨基硅油进行阴离子改性,与传统通过硅氧烷单体与功能性单体反应即先制得含有特定基团的硅氧烷低聚物,再经平衡化反应得到产品的方法相比,原料廉价容易得到,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恶臭假单胞菌RXX-01及其在降解土壤邻苯二甲酸酯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恶臭假单胞菌RXX‑01,分类名为Pseudomonas putida,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224。本发明提供的恶臭假单胞菌RXX‑01对土壤DBP和DEHP复合污染具有高效的降解效果,在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药物中间体丁香乙酮与香草乙酮绿色合成技术
丁香乙酮与香草乙酮属高附加值药物中间体,售价高达1千元/公斤以上。目前工业上采用 酰化-转位法生产这二种中间体,存在原料价格昂贵、副产物分离困难、环境污染大等缺点, 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 1. 原料制备方便,自备生产原料,可形成技术的垄断性,并增加产品数目; 2. 使用本课题组开发的高效绿色氧化技术,安全、高产、分离简便,仅有少量中和废水; 3. 氧化技术通用,可以制备同类各种对羟基芳酮、醛,和各种对羟基一二级苄醇化合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三乙氧基硅烷项目
三乙氧基硅烷,英文名Triethoxy Siline 分子式HiS(OC2H5)3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0C)131.5℃,相对密度(20℃)0.875,是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因其具有可水解的Si-OC2H5键,又有活泼的Si-H键。硅氢键能与一系列的烯类单体在铂催化下发生硅氢加成,得到各种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封端固化的醚,以及聚丙烯酸脂密封胶和粘合剂等产品。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很受重视的有机硅中间体。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乙二醛生产技术
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合成药物、造纸、油漆涂料、橡胶工业、农业、建材、轻工、日用化工等方面。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乙二醛可用于织物整理剂,可作为染色印花的防染剂,或用作酸性染色的聚酰胺染料中的平衡剂。 在医药、农业方面,乙二醛可用于生产克霉唑等抗菌素;乙胺丁醇等结核菌抑制剂;咪唑、二甲基五硝基咪唑乙醇等抗原虫病药物;2-羟基吡嗪等磺胺类药物及杀虫剂;氯甘脲等消毒剂。 在合成香料中,乙二醛可用于合成香草醛和尿囊素。 在轻工业中,乙二醛可用于造纸上浆剂的添加剂,能增强纸张湿干强度以及抗张强度。用于生产鞣革剂,能使生皮洁白牢固,拉伸性好和抗收缩,并能杀死毛皮中的微生物。乙二醛用于木材加工用粘合剂。 在石油和冶金工业中,乙二醛可用于合成润滑油,金属防锈剂。 在建材和涂料工业中,乙二醛可用于醇酸树脂、聚脂环氧树脂交联剂、合成压敏胶黏合剂、水泥添加剂等。 乙二醛在国防工业中也有用途,三聚乙二醛硝基衍生物可用作火箭推进剂的组分,聚硝基甘脲衍生物可产导火线,乙二醛二胺酸等用于铀的浓缩。 乙二醛生产工艺主要为乙二醇法,但该法生产的乙二醛中含有甲醛,其用途受到限制,且成本高,利润低(氧化收率约为60%)。本项目开发的乙醛硝酸氧化法工艺,成本低,能耗低是乙二醇法的一半,且产品质量好,不含甲醛和乙二醇,质量达到进口产品标准。 年产5000吨规模,设备投资约13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甲酸钠法保险粉
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粉末,在常温干燥下稳定,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弱碱性水溶液中稳定,在中性,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具有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自燃。该产品由于用途十分广泛,在国内外市场上常年均属于紧俏物资。 由于传统的生产方法中要用到价格昂贵的锌粉而使其产量受到极大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家们开始研究其它的生产工艺来制备保险粉,于是出现了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的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即保险粉)。目前该技术几乎取代了传统的锌粉法。 连二亚硫酸钠作为强还原剂,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作为媒染剂,拨染剂,因能将染色缺陷拨色重染因而俗称保险粉。还广泛用于棉,麻,纸浆中,食品工业中饴糖制造,陶土的漂白;用于制造还原染料,医药,橡胶抗氧剂以及用于金银的回收,铜板印刷和氧化分析等方面。由于用途广,功能特殊,暂无可替代的产品,尤其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国内市场供应处于紧张状态,同时还要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前景一直很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碳酸乙烯酯、丙烯酯生产技术
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溶剂及萃取剂。广泛用于天然气、油田气及合成氨原料中CO2、H2S的脱除。在纺织印染方面,是聚酰胺、聚乙烯腈、双酚树脂等的良好溶剂,在合成纤维工业中可用作泡胀剂来改善纤维的性能,改善织物的手感,改进抗皱性能。在印染方面,可以强化疏水性合成纤维的印染性能,使染色分布均匀,提高日晒褪色性能。在油漆工业上用作脱漆溶剂。在塑料加工中作为增塑剂的溶剂或直接作增塑剂使用。在电容电池工业上用作电解液。在医药方面作为可的松油膏的基础剂成份等。 该技术以绿色化学原理为准则,将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与系统集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利用二氧化碳废气在二氧化碳近临界状态下与环氧乙 (丙) 烷直接合成碳酸乙 (丙) 烯酯的新工艺路线。与原工艺相比,生产每吨产品可以节约冷却水42吨、蒸汽826kg、节约电120Kwh、节约原料环氧丙烷约50kg;同时设备投资减少20%以上。 经年产3000吨、20000、80000吨工业化装置生产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实践证明:该生产技术装置投资少、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工艺先进、技术成熟。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是一条绿色清洁生产工艺路线。 经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技术水平查新与专家组评议,鉴定结论:碳酸丙烯酯清洁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碳酸乙烯酯、丙烯酯生产技术
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溶剂及萃取剂。广泛用于天然气、油田气及合成氨原料中CO 2 、H 2 S的脱除。在纺织印染方面,是聚酰胺、聚乙烯腈、双酚树脂等的良好溶剂,在合成纤维工业中可用作泡胀剂来改善纤维的性能,改善织物的手感,改进抗皱性能。在印染方面,可以强化疏水性合成纤维的印染性能,使染色分布均匀,提高日晒褪色性能。在油漆工业上用作脱漆溶剂。在塑料加工中作为增塑剂的溶剂或直接作增塑剂使用。在电容电池工业上用作电解液。在医药方面作为可的松油膏的基础剂成份等。 该技术将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与系统集成,利用二氧化碳废气在二氧化碳近临界状态下与环氧乙(丙)烷直接合成碳酸乙(丙)烯酯的新工艺路线。与原工艺相比,生产每吨产品可以节约冷却水42吨、蒸汽826kg、节约电120Kwh、节约原料环氧丙烷约50kg;同时设备投资减少20%以上。 经年产3000吨、20000、80000吨工业化装置生产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实践证明:该生产技术装置投资少、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工艺先进、技术成熟。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是一条绿色清洁生产工艺路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二氨基二苯醚
一、项目简介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是1860℃,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其工艺特点是用毒性低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代替毒性大的硝基苯;与目前工艺相比,反应温度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二、市场前景本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耐热性塑料聚酰亚胺树脂、聚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胺—聚亚胺树脂、聚酯—聚亚胺树脂等。亦可作环氧树脂,纤维素树脂的交联剂。与其它交联剂相比具有交联率高,交联结构稳定;加工安全性大,使用方便,加入聚合物后的有效使用期适中,既不过早,也不过迟;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耐油性,耐磨性。随着电气电子设备质量要求的提高,本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