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能源电动汽车教学科研及综合实践平台(原型车)
该原型车是基于实车底盘和车架开发的;可以在加装相应传感器、执行器、ECU、软件等后实现特定场地下的无人驾驶;以及对各系统单元(ECU)进行实验、测试、分析与改进,开放相关ECU原理图、源代码,可进行二次开发。
成都盘沣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小学科技活动室建设方案科技活动室仪器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可提供科技馆建设整体设计方案,科技创新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学探究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普馆设计方案、数字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用技术实验室整体设计解决方案、机器人实验室设计解决方案、航天航空科普馆设计方案、航天航空科技馆设计方案、地震科普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地震科技馆整体解决方案、安全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安全教育科技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普馆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技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普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技馆解决方案、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农业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社区科普馆设计方案、社区科技馆解决方案、壁挂式科技馆设计方案、科普大篷车设计方案、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室设计方案、生命健康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军事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儿童乐园科普馆设计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 210097 地  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 025-83204284 83302681 83301983 公司传真: 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序号 名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 1 植物分类图(分组实验) 2 植物叶序标本(分组实验) 3 植物叶脉标本(分组实验) 4 植物茎的作用  第二单元 动物 1 生态箱 2 蜗牛解剖模型 3 蚂蚁的家 4 蚯蚓的家 5 软体动物---蜗牛 6 环节动物---蚯蚓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1 天然材料标本 2 人造材料标本 3 造纸操作实验仪(分组实验) 4 材料在水中沈浮实验盒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1 谁流得更快演示模型 2 液体分层模型 3 风力吊车 4 空气大力士 5 压缩空气应用演示仪 6 空气动力实验仪 7 空气占据空间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根的生长 2 光合作用实验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生活史标本 2 生命的诞生 3 胎儿发育过程模型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水珠从哪里来 2 瞬间制冰器 3 水探究实验箱 4 露点数字观察仪 5 水的凝结实验  第四单元 磁铁 1 磁学实验箱 2 背道而驰 3 电磁起重机 4 磁悬浮列车 5 指南龟 6 罗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1 数字气象站 2 风向标组装探究模型(学生分组实验) 3 组合型风力风向仪 4 微电子式风力风速计-液晶显示 5 分析云量的变化 6 云与雾的模拟演示仪 7 人体舒适度环境检测与分析系统 8 水净化 9 水的循环 10 风的形成演示箱 11 晴雨球 12 模拟云和雾的形成 13 模拟雨的形成 14 模拟风的形成  第二单元溶解 1 溶解实验盒 2 水的溶解实验  第三单元声音 1 铝片琴 2 声学探究实验箱(教师用) 3 声学实验包(学生用) 4 声音探测器 5 奇妙的声音传播 6 真空实验 7 土电话 8 有源噪声控制演示系统 9 无弦琴 10 空中的音乐 11 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2 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 呼吸率测量仪 2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3 人体脉搏跳动演示仪 4 肺呼吸运动模型 5 简易肺活量计 6 吸耳球 7 二人共听心跳 8 听诊器 9 大脑信息采集与训练系统 10 人的大脑 11 人体躯干 12 人的眼睛 13 人体骨骼 14 人的耳朵 15 人的肌肉 16 人的手 17 三维心脏工作模型 18 人的胃 19 儿童牙齿模型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电 1 静电花 2 神奇的光电盘 3 静电感应实验仪 4 搭建和检测电路 5 红绿灯控制系统 教师用) 6 电学探究实验箱(学生分组实验)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8 千人震实验器 9 闪电与避雷针原理演示模型 10 静电泡沫球 11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 种子的萌发 2 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3 种子的构造 4 种子的萌发 5 青蛙成长  第三单元 食物 1 食物分类实验仪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岩石与矿物彩色图 2 岩石标本实验盒 3 金属矿物标本 4 岩石的风化实验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器 2 种子的发芽(学生分组实验) 3 蚯蚓的家 4 生物圈 5 生态瓶的制作 6 沙尘暴  第二单元 光 1 戏偶舞台 2 日影观察仪 3 潜望镜组装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4 潜望镜2型(教师用) 5 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6 太阳灶模型(大)(教师用) 7 深浅色物体吸热性能不同的实验 8 光的存储与释放 9 太阳能电池利用探究 10 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器 11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12 光导灯 13 光的反射演示仪1 14 光的反射演示仪2 15 三棱镜 16 平面镜成像原理 17 会行驶的太阳能小车 18 牛顿七色盘 19 万花筒 20 光学实验动手做 21 趣味光学实验包 22 趣味光学探究性陀螺 23 光学魔盒—大钱变小钱(学生分组实验) 24 光学探究实验包 25 幻影音乐 26 动画盘(转盘跑步运动员) 27 变色龙 28 笼中鸟 29 光通讯实验系统 30 辉光球 31 多像镜 32 百页窗模型 33 窥视无穷(时光隧道)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立体地形地貌模型 2 地震模拟演示仪 3 地震报警器 4 火山活动探究包 5 数字地球仪 6 不同土壤渗水性比较实验器 7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模拟模型 8 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模型 9 粘土、沙土和壤土渗水实验 10 水土流失 11 土壤成份 12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 13 模拟火山的形成 14 模拟地震的形成 15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1 小缆车 2 橡皮筋小车 3 空气球驱动小车模型 4 喷气火箭 5 摩擦、摩擦力与运动 6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关系 7 自行车模型 8 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 9 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仪 10 弹性原理实验模型 11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12 运动快慢与力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沉与浮 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测量浮力的大小 2 潜水艇仿真实验系统 3 曹冲称象 4 浮沉子 5 液体分层模型 6 船的展示 7 液体的沉浮 8 改变水浮力的大小  第二单元 热 1 钢条的热胀冷缩演示仪 2 热胀冷缩探究实验仪(学生分组实验) 3 热传导及不同材料导热性比较演示器 4 热气球 5 旋转走马灯 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7 钻木取火模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 太阳钟 2 受水型水钟 3 机械摆钟 4 沙漏记时 5 日晷2型 6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7 双摆 8 时间的痕迹-年轮 9 摆的快慢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傅科摆 2 地球是球体演示仪 3 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器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时节日晷的组装和使用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模拟昼夜的形成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 数字化杠杆 2 工具与机械实验箱 3 起重机工作原理 4 升国旗奏国歌 5 鸭子比汽车跑得快 6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7 小球自动爬梯 8 鱼怎么游 9 自动投球机 10 会飞的鸟 11 自动吹泡泡 12 自动下落的小球 13 鹰蛇斗 14 杠杆省力 15 探究轮轴的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 框架结构套件 2 材料厚度和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测试平台 3 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 4 桥梁的研究 5 悬拉桥(悬索桥) 6 拱桥(拱架桥) 7 墩桥(梁架桥) 8 斜拉桥 9 悬梁桥 10 弓形拱桥 11 房屋的搭建模型 12 拱形结构拼装模型 13 埃菲尔铁塔? 14 鸟巢结构模型 15 世博会中国馆结构模型  第三单元 能量 1 探测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 2 制作电磁铁 3 神奇的小电动机 4 发电机原理 5 电动玩具车 6 强力电磁铁 7 磁学实验盒 8 电和磁实验盒 9 组装电铃 10 声音的能量 11 蒸汽机 12 不同能量的转化实验仪 13 风力舂米机 14 水能的利用 15 水力发电模型 16 新能源小屋 17 零碳箱 18 磁悬转轮 19 海狮戏球 20 能的转化探究实验仪 21 发现电磁铁两极及影响因素 22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 23 探究磁铁的性质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1 狗骨骼标本 2 鱼骨骼标本 3 鸽骨骼标本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小学科学生物实验箱 2 蝴蝶类标本组合 3 昆虫标本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垃圾分类 2 水的净化处理模型  第三单元 宇宙 1 月相变化演示仪 2 三球仪 3 探究月球-月球仪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太阳系宇宙演示仪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活动星座图 9 星空再现 10 星像仪 11 天文望远镜 12 月球探测器 数字化实验仪器系列 1 数据处理器 2 数据采集器 3 温度传感器 4 光强传感器 5 声音传感器 6 电压传感器 7 电流传感器 8 PH传感器 9 湿度温度传感器 10 氧气传感器 11 溶解氧传感器 12 电导率传感器 13 二氧化碳传感器 14 力传感器 15 磁场传感器 16 光电门传感器 17 多用力学轨道(与光电门传感器配套使用) 18 附件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83302681,83301983,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第八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四十周年论坛在重庆举行
11月15日,第八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四十周年论坛在重庆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余先亭、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屈锐、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主持论坛开幕式。
重庆师范大学 2024-11-18
专家报告荟萃㉗ | 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董发勤:践行两山论,探索资源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资源类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理念融入资源类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资源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服务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今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7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发现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欧美科研机构,在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结合MMS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发现了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相关结果10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磁场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一种基本物理过程。该过程中,磁能会爆发式地释放、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日地空间环境中许多爆发式能量释放事件,例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层亚暴等,都是由磁场重联导致的。地球磁尾发生的磁场重联,其触发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卫星很难直接地探测到触发阶段的粒子动力学行为。因此,磁场重联触发机制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理论和数值模拟。 依据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地球磁尾的磁场重联触发有两种可能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强驱动环境中电子动力学触发磁场重联。第二种是离子动力学驱动磁场重联。关于两种机制的争论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研究团队结合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发现地球磁尾位型下的磁场重联触发过程起始于小尺度的电子尺度区域的证据,由该区域内电子动力学行为主导,并导致了进一步的爆发式能量释放过程。这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发现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欧美科研机构,在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结合MMS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发现了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相关结果10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磁场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一种基本物理过程。该过程中,磁能会爆发式地释放、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日地空间环境中许多爆发式能量释放事件,例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层亚暴等,都是由磁场重联导致的。地球磁尾发生的磁场重联,其触发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卫星很难直接地探测到触发阶段的粒子动力学行为。因此,磁场重联触发机制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理论和数值模拟。 依据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地球磁尾的磁场重联触发有两种可能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强驱动环境中电子动力学触发磁场重联。第二种是离子动力学驱动磁场重联。关于两种机制的争论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研究团队结合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发现地球磁尾位型下的磁场重联触发过程起始于小尺度的电子尺度区域的证据,由该区域内电子动力学行为主导,并导致了进一步的爆发式能量释放过程。这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郑州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在受热考古材料释光测年技术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
在规范采样及针对性测试条件下,释光测年技术应用在埋藏陶器、烧土类考古受热材料的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高准确度的优势,并有望确定最后一次考古受热事件(如祭祀、焚烧、烹煮等)的高精度年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通过解析cGMP−BLM-vG4复合物的结构,为鸟嘌呤衍生物类抗癌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和新思路;同时也为基于氧化损伤形成缺口G4天然小分子抗癌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