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徽大学在理论数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数学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钮维生和陈昌昊分别与合作者在偏微分方程均匀化理论、Weyl和度量理论等理论数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连续发表于数学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MathematischeAnnalen。
安徽大学 2022-06-01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是2003年由安徽医科大学创建,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2017年11月遵照教育部26号令要求,由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行的本科高校。学院秉承安徽医科大学90余年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宗旨,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办学、质量兴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医学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学院依托安徽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结合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先后建立了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护理系、药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公共课程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现设有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和实习内容,经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放由教育部注册的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 拼搏铸就辉煌。近年来,学院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学院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近年来,在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中荣获多项奖励,并7次摘得优秀组织奖;在校学生还积极参加医学、数学、体育等各类竞赛活动,并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平均考研录取率达到20%以上,部分专业达到30%以上。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级重大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8项,精品课程1项,教学团队1项,博士基金1项,获得省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学院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引入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优质资源,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为一家集教育、科技、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从事教育30年以来,在举办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治理运营管理团队。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符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安徽医科大学“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办学传统,弘扬“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坚持“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着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021-02-01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钢铁全流程质量管控系统
1)将产品分散在各制造单元不同系统中的质量信息统一集中到一体化质量管控系统中,实现上下游工序全流程质量信息的贯通。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收集、整合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实现信息全流程质量信息共享。(2)在全流程数据采集基础上,通过对全流程过程数据的监控、质量异常管理、过程评级、质量追溯、质量分析、质量预测等,保证全流程生产过程受控,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产品质量一贯制;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和数理分析,获取海量数据中蕴含的知识模型和工艺规律,对产线工艺模型进行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职教强国大势之中,与祖国振兴同向同行七十五载。学校于1950年成立,1999年作为西北地区首家改制升格举办高职教育,2010年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升格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渭城(先进制造职教区)、经开(服务型制造职教区)、高新(产教融合示范区)三个现代化校区,全面开启“一校三区”融合发展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556人,教职工1239人。设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美育部、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6个教学院部。校内建有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和生产性实训基地50个(含217个实训室),校外拥有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100个;拥有渭城校区和经开校区两座图书馆,设有读者座位5000余席,涵盖学校各学科门类、多载体、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236万余册,建设有CNKI中国知网、读秀、电子图书类20余种数据库,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校园网主干40G,出口总带宽20G,建成43个信息系统,搭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统一数据中心三个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办公、教学、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有文体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新型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 学校背靠装备制造行业,聚焦陕西增材制造、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链,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与材料等12个专业大类的67个专业,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工程、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六个本科专业,专业布局与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高度对接。建有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获批国家级专业群2个,省级专业群8个;学校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主持专业类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17项,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25项,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 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0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门、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5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线下)3门;建成国家规划教材60本、省级优秀教材25本,省级规划教材20本。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授98人(二级教授8人、三级教授12人)、副高职称以上4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共1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名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1人;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0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 成果共计39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64项。 (2025年7月更新 来源官网,有删减)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封面研究论文
研究利用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木犀草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金属锰离子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材料(Lu-Mn纳米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在微酸性条件下(肿瘤微环境)可高效地将H2O2转化为具有肿瘤细胞清除能力的·OH,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四川农业大学 2025-02-24
关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半决赛的通知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各市地方赛事已经结束,各市科技局共推荐160家成长组企业、80家初创组企业晋级安徽赛区半决赛,现将安徽赛区半决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2023-08-10
《关于举办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I应用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发布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iCAN大赛 2025-07-17
安徽大学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工作中,基于安徽大学微纳加工平台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系统实验制造中心联合制造出了两款氮化镓功率器件,分别实现了电压驱动/电流驱动的栅极结构,为后续的驱动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器件技术支持;工作中也同时提出了两种结构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模型,为进一步提升氮化镓器件的性能以及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安徽大学 2022-06-13
安徽大学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唐曦教授课题组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胡存刚教授、曹文平教授课题组在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在氮化镓GaNHEMT方向取得突破。
安徽大学 2022-06-01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坐落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历史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地处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蜀山森林公园南麓,是经教育部批准,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于2000年投资创办的安徽新华职业学院,2005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安徽新华学院。2005年12月,安徽新华学院党委正式成立,成为安徽省第一个成立党委的民办高校。2009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成为安徽省首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本科高校。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民办本科高校。2015年,学校成功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根据“需求导向、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遵循“立德、立业、立人”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初步形成了“三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了“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近15000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3%。学校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各类实验室180个。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超过200万册。学校拥有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首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首批“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拥有1个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十多个各类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药学院、商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动漫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科技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公共课等2个教学部。现有46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管为主,经、文、理、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质量工程、科学研究、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83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8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 2010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33项,厅级科研项目84项,承担各类产学研横向课题28项。《安徽新华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学校先后与美的、昂立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药学、动画等专业,产学研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深化;科研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还加入了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行知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多证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新华学子先后在美国惠明顿国际摄影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安徽省动漫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安徽省职业生涯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并有学子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先后6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2008-—2009年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2012年,学校连续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积极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分阶段、多形式、开放型”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012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和“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加拿大奥克拿根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多名毕业生前往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地深造学习。 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先后获评“全国十佳民办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在“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新华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安徽新华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走地方性、应用型之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心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努力建成教育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谱写华彩篇章。
安徽新华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