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检测低浓度乙醛的气敏材料
(专利号:ZL 201410478950.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乙醛气体高灵敏度的新型气敏材料,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SnO2为基料,通过溶剂热反应法(乙醇作溶剂)在SnO2中掺入Sb2O3和石墨烯,其中SnO2与Sb2O3的摩尔比是8‑10之间,掺入石墨烯的量为SnO2和Sb2O3质量之和的0.08‑1.0%。以该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旁热式气敏传感器,在25℃工作温度下,对0.1ppm乙醛的灵敏度(空气中元件电阻与被测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包括与气管套管配合使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中间设置有贯通孔的防痰部和沿着所述防痰部圆周上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由所述贯通孔指向所述固定部的用于安放固定湿化管的管体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对湿化管进行固定,而且可以有效吸收患者痰液咳出的痰液和湿化液,防止其对切口造成感染和污染纱布,降低患者反吸造成污染的概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气管切开的护理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液化天然气渔船专运箱装置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水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渔船海鲜产品的鲜活程度日益受到重视。本专利成果属于液化天然气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渔船专运箱装置,该装置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和尾气余热,针对海鲜自身特点,通过自动调节箱体内部温度、溶氧量、水质等参数,实现海鲜高活率;提高系统COP5.2%,减少冷海水制冷系统工作时长。本成果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和尾气余热,根据海鲜自身特点,通过自动调节箱体内部海水温度、温变速率、溶氧量、水质等参数,实现了海鲜高活率运输储存(活海鲜与死海鲜价格相差5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渔船经济收益;实现了液化天然气冷能和尾气余热的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系统COP(可使系统COP提高5.2%),减少冷海水制冷系统工作时长,节能效果显著,大大降低渔船运营成本;同时,本成果结构简单,性能安全稳定,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气道梗阻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道梗阻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医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患者的多源医疗数据;风险检测评估模块:将预处理后的医疗数据输入至气道梗阻AI评估模型中,基于气道梗阻AI评估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患者的气道梗阻风险评分;预警评估模块:以风险检测评估模块结果输出的风险评分为对象,从预警程度和时效程度进行分析,分析得到预警系数和时效系数,将预警系数与时效系数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预警评估值,本发明通过预警评估模块,以风险检测评估模块结果输出的风险评分从本身的风险程度和时间维度的处理程度来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对当前患者的气道梗阻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复旦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该系统由新风段,气幕段和排风段组成.所述新风段由新风口,PM2.5过滤器,送风机,引射器补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气幕段由变径管,燃气灶,可调角度气幕,热气幕送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排风段由排风罩,单向截止阀,排风机和排风口组成.新风过滤后,一路送至引射器补风支管供燃气灶引射所需;一路送至供夏季和过渡季节炊事用的气幕;另外一路送至热气幕送风支管来调节气幕温度,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气幕射流和烟气通过排风罩排至室外.本系统能起到隔热,降低室内冷负荷,提高炊事舒适度和健康度,防止炊事油烟串入卧式客厅,提高系统燃烧效率等作用,有利于厨房做成敞开式,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燃气或天然气的远红外烘干系统
远红外辐射加热干燥物料系统是基于“匹配吸收” 理论,采用目前最先进远红外无接触、均匀烘干技术,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为原料,通过酶剂化学反应释放红外辐射达到加热物体,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干净。该烘干系统替代传统介质如碳化硅、金属管、电阻带、陶瓷、半导体、搪瓷等发热元件,辐射转换效率由传统的 40-50%提高到 80%以上。烘道、烘箱由密闭、保温型发展到开放型。使用温度可在 30~900℃之间任意可调,管路、电路设计本质安全,可实现完全无人值守自动控制。 该系统适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诸多部门的加热、干燥、固化等生产过程。可用于工业中对于大中小型机器产品表面底、面漆的烘干,在农业方面的各种谷物烘干,生活家具等用品烘干,一般在两分钟内即可烘干均匀。 2、创新要点 使用天然气或煤气做原料,不通过燃烧只通过化学催化产生高辐射热量,具有高效、低廉、快速、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近 10 万元) 一次性投入,终生使用,能耗成本低廉,维护简单。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2008 年无锡新区凯特彼勒有限公司珀金斯发动机烘干线上底漆面漆烘干使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TiC/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及其制备技术
项目的简单概述 本项目根据反应热喷涂的原理,研究开发了反应热喷涂粉末的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TiC/金属系列陶瓷-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该产品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所制备的粉末具有包覆结构,结合强度高,流动性好,可以保证喷涂过程中反应组元充分反应、获得优质的TiC/金属反应热喷涂复合涂层;(2)涂层中TiC颗粒细小(普通火焰喷涂≤300nm;等离子喷涂≤500nm),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3)对喷涂条件要求低,既可用于普通火焰喷涂,也可用于等离子喷涂;(4)生产和应用(喷涂)成本低。 项目的最新进展、所达到的水平 已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产业化。 项目的关键数据,如性能指标等 ①喷涂方式:普通火焰喷涂或等离子喷涂 ②孔隙率:≤3%(普通火焰喷涂) ③涂层表面硬度:HRA≥90(普通火焰喷涂) ④耐磨性能:普通Ni60涂层的12~18倍(普通火焰喷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裂解过程反应与传热过程耦合机理建模和 优化技术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和核心,乙烯生产装置的核心部分是裂解炉,整个乙烯装 置效益与裂解炉的设计和操作有直接的关系,高水平设计和优化操作裂解炉是乙烯生产装置经 济效益提升的前提。本项目以乙烯裂解炉为例,研究了不同辐射模型对裂解炉流动、传质、传 热和反应的影响,建立准确的辐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维燃烧器的燃烧机理,比较不同 燃烧模型对裂解炉运行状况的影响,建立准确的燃烧模型;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裂解 炉炉膛CFD与炉管裂解反应模型耦合模拟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CFD模拟的区域 法数学模型,研究了其在工业裂解炉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业装置的操作运行水平,降低成本和 能耗。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南开大学 2021-02-0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 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 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 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 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 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 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 (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 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 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 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 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 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 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 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 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 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 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 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 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 队”称号。 市场应用前景: 生物航油市场需求巨大,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2020 年中国航空燃油的 30%(约 1200 万吨)要打上“生物质标签”,如果按“50%生 物质航油:50%化石航油”掺混,需要 600 万吨“纯”生物质航油, 总产值达数千亿元。但 2014 年全国生物航油产量不足 100 吨,离规 模化相差甚远。蓖麻航油具备占据 50%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按 5 年生 产蓖麻生物航油 300 万吨计算,仅技术转让和催化剂销售利润就可达 5 亿元以上。同时,使用生物航油可降低 5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可 有效减排治霾,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 拟开展合作方式: 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拟开展合作方式:建设年产万吨级生物航油 及配套催化剂示范生产装置,采用股权合作或实施许可的方式合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