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传统固态酿造食醋微生物功能优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系统建立了传统发酵食醋酿造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组分分析技术;创新了食醋酿造微生物功能分析及高效筛选技术;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提升提供了基础。项目创新点 ①集成应用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首次解析镇江香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演变与发酵进程的规律; ②系统建立食醋有机酸及风味物质分析及其与酿醋微生物功能关联分析技术,首次明确了镇江香醋特征有机酸及功能物质川芎嗪的来源; ③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显著缩短了镇江香醋发酵周期,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及综合产能,产品批次稳定性得到提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促进“芜马合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区”建设,充分发挥安徽工程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属地高校便利条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芜湖市人民政府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组建安徽工程大学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共同出资注册了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运行实体。 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位于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是专门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为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现有员工44人,其中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秀人才2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工程师3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机器人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及机器人集成应用;二是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三是教育装备产品研发及销售;四是利用安徽工程大学资源,开展硕士人才、本科人才培养,以及机器人技能培训。 公司以“踏实做事,勇于创新”为核心价值,致力于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努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以及服务于产业的能力。公司现承接了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项安徽工程大学专项基金项目;建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省新型研发机构、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芜湖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获批了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建成了包括机床上下料生产线、筒子纱包装生产线在内的10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完成了包括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0余所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机器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项目。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05-24
技术需求:企业目前受困于目前临沂市周边自动化产业规模小及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机械加工理念难以就近实现,不得不将其外包
企业目前受困于目前临沂市周边自动化产业规模小及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机械加工理念难以就近实现,不得不将其外包
朗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5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为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制定本方案。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4-11-13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2)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本项目属网络化制造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 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获得了 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目主要科技成果如下: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 (2)   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制造业量大面广,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的支柱产业。当前,制造全球化和制造 网络化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本项目成果一方面能为一个区域网络 化制造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 持,另一方面也能为一个企业实施互联网+和云制造,为企业实现与互联网的融 合创新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目成果已在长安、力帆、铁马、贵阳普天等多家大型企业和华陶、华洋 等数十个中小企业以及重庆、泉州市、内江市等多个区域得到成功应用,已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长安汽车公 司、重庆力帆集团等大型企业应用本成果中企业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相关技 术,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显著的应用效益;又如,重庆华洋电器集团、江津增压器厂等大型企业系统地应用了本成果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 化制造平台中有关技术,系统实施和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了显著 的应用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 研究开发及应用
一、成果简介 1、本项目属网络化制造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目主要科技成果如下: (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 在国内
重庆大学 2021-04-14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在石油危机的今天,发展石化石油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具有相近的性能,且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易于生物降解、燃烧污染物排放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等特点,因此生物柴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技术已以废弃物麻风树籽油、黄连木籽油、棉籽油为原料,采用生物催化的方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产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二、市场前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诞生,但其发展前景是广阔和光明的,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达到4.5亿吨每年,而届时中国石油年产量预计只有2亿吨左右,将产生2.5亿吨的缺口。且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由此可见,生物柴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麻风树、黄连木是公认的生物能源树。主要生长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太行山等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潜能高,不占耕地,耕作栽培成本低,可以生长在荒山、荒地等贫瘠的土地上,一方面有利于绿化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其籽油又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我国是产棉大国,但棉籽油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本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三、规模与投资按年产5万吨规模计,总投资约400万元左右。四、生产设备主要设备:反应釜、过滤机、精馏塔五、效益分析产品售价:0.6万元/吨,生产成本:0.5万元/吨,利税:0.1万元/吨六、合作方式面议。项目负责人: 高 静联系电话:  022-60204293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电池制备工艺
如今人们对可携带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本身提供的高能量、大倍率性能外,还需要电池具有可折叠属性。然而基于高温烧结和刷浆成膜的传统工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极片受力变形,活性颗粒脱落,反复受力时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急剧下降。 因此在保证电池本身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前提下,研发具优异力学性能的柔性电池的新工艺已经成为锂电池技术真正引发能源改革的重要环节。 基于直接电沉积的新型电池新工艺技术于2017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报道,并已申请相关专利。
南京大学 2021-04-14
花椒酒制备技术
 我国花椒资源丰富, 其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花椒是食药两用原料,作为药材,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芳香健胃、温
西华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474 4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