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TC IAP15W 8051 MCU学习板
上海皮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STC IAP15W 8051 MCU学习板。
上海皮赛电子有限公司 2021-02-01
释锐-数字化学习:教育资源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系统概述: 教育资源系统为全体教师提供一个教学资源和专题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平台,汇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该系统是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背景和概念解释详见“网络课程系统”概述)和教师研修平台的核心成员系统,课程和主题教研等很多应用系统也都依赖该系统。 系统特色: 所有资源文件都统一进行格式转换或转码处理,确保任何格式的文档都被转换成统一的pdf文件,任何格式的视频都被转码成mp4格式,并且打上客户方水印; 系统支持跟JMS异步消息系统通讯;系统支持QUEUE队列系统,用于转码排队,由JMS消息系统来统一调度; 采用“教育社区”模式,建成一个“上传、转码、审核、上线、预览、购买、评价、应用”为主轴的教育交易市场,优胜劣汰,符合《教育 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的指导方向; 重视一线教师的资源建设参与力度,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鼓励教师“先共享,再自创”,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 严禁重复上传,同一个教育资源除了在资源平台可以调用之外,还能被网络课程、主题教研、评课和作业等其它应用系统引用,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上海释锐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2021-08-23
释锐-数字化学习:网络课程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系统概述: 网络课程系统集成并整合了教育资源系统、网络课程系统、作业系统、在线测验系统、校内聊天系统以及Live直播系统等6个应用系统,提供了一套以课程为中心,集“资源汇集、课程建设、协作互动、基于教学和学习大数据的形成性评价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解决方案,是开展网上自主学习的理想平台。 系统特色: 整体学情分析报告:生成整体数字化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教师开课报告:生成以教师为分析对象的数字化教学报告; 课程分析报告:生成以课程为分析对象的教师视角课程分析报告; 课程学习报告:生成以课程为分析对象的学生视角课程分析报告; 学生学习报告:生成以学生为分析对象的数字化学习报告; 数字化学习工具种类丰富:学习笔记、学习问答、课程群聊、与老师一对一单聊、在线考试、试题层面的一对一互动、Live视频直播教学。
上海释锐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2021-08-23
MQ-LLS-70系列语言学习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MQ-LLS-70系列语言学习系统为多媒体语言教学的高级平台。系统具有强大的语言教学和考试分析功能,还具有先进的多媒体功能,独立的多媒体功放,和标准的通讯接口;四路视音频切换矩阵;考题编辑单元;学生视频分组;教师一机双屏可脱机操作等多种控制功能; 系统最大容量为160座。录音机采用进口全电控防轧带机芯,LCD显示,语句、段落自动重播以及各种书签功能,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各项技术指标参照国家A级标准执行。    本系列根据系统不同配置,共有18种型号可供选择。
浙江大学方圆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2021-08-23
飞达FD-500系列多媒体学习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飞达(FD)系列语言学习系统是真正的现代化的系统,按国际标准模块设计,WINDOWS界面下操作方式,具备完善的视频、音频演播系统,多功能的主控录音机和学生跟读机及高性能的多媒体硬件配置,性能稳定,是进行语言培训号教学的理想工具。   标准考试分析器  具有应答分析功能,可将学生的应答做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并可同时打印出来供分析和找出问题,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节目特性功能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课堂的目的,节目可按要求设置。  全体学生收听一路教材  学生自由选择教材         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插话讲解  教师通过音箱进行授课及播放教材  学生可收听、收看视听同步教材   多媒体特性功能  主录音机播放听力教材  计算机播放光盘教材  计算机播放影碟多媒体教材  录像机播放录像带教材  内装A-V转换器,可同时转换音频和视频  学生可监视显示器画面  播放4套节目源  
北京市金北录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ET-2108 数字先锋语言学习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ET-2108 数字先锋语言学习系统   本公司数字语言学习系统采用先进的DSP处理技术,开放的TCP/IP架构,并结合科学的辅助教学思想,丰富的学习资料,彻底突破了传统语音室只作单纯教学工具,非人性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采用笔记本电脑结构设计,现代时尚、防尘   六寸超大液晶显示屏,背光可调节大屏幕   学生终端带录音卡座   创新的电子白板功能   学生端即写即显,支持键盘输入,轻松实现文本考试   支持8路教材同时广播,各频道节目源学生可随意选 取、切换音频、文本教学资源同步播放,教材编辑操作简便   动态限制学生点播范围,有效控制学生点播权限   5级变速不变调播放,完全响应教学要求   电子词典模糊查询,屏幕点词即时翻译
北京开立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乔益师高校外语专属学习平台
这个项目是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通过高科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4G/5G技术、云技术、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远程监测、播放管理等技术,实现远程管理、播放服务。
武汉市乔益师电子有限公司 2022-07-20
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智慧服务机器人
南京大学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融合AI+5G技术,研发出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融”代替银行大堂经理,实现客户业务办理流程自动化,与中国工商银行合力开展智慧银行建设,在避免人人接触同时实现业务快速办理,提高了服务效率。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代替医院导医人员完成导诊、分诊等工作,有效避免了原有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2020年2月18日,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首先进入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大厅,它不怕病毒,不需穿戴防护服及口罩,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间鼓楼医院的智慧导医,也是医护人员的最佳助手。在鼓楼医院导医台,患者进入病区时,南大电子机器人首先会通过人脸识别对未佩戴口罩人员进行搜索,并向前温馨提示;通过机器人视觉及语音交互,她还可以对病区内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进行识别梳理,主动向前询问及排查筛选,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在判断患者情况后,机器人可通过脸部大屏推送医院科室导视图,以语音加图片的形式引导患者去相关科室就诊,有效进行分流,减少人流聚集;对于医院概况、在班医生、楼层分布及基础设施等问题查询,机器人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帮助患者答疑解难,并精准引导推送;除完成导诊、分诊等日常工作外,机器人更可以对当天就诊情况及患者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统计。除智慧导医场景外,在防控期间,机器人还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隔离区查房、远程会诊,更可以陪患者聊天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场景及功能可进一步延伸。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已迅速参与到科技抗疫的大军中,除驰援医疗行业外,南大电子智慧服务机器人还在政府单位、银行网点、街道社区等窗口单位上岗服务,用智慧力量共筑AI安全防线;同时,南大电子也将更好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用最好的产品及最优的技术支援抗疫,携手各行各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南京大学 2021-04-10
医疗服务机器人
“这台医疗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物资的智能配送,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该项目技术总工、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张良培教授介绍,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针对疫情和医院的复杂环境,依靠多传感器融合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实现场景建模与定位;还能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前往指定的位置,遇到障碍物时,回结合激光、视觉及声呐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动态探测与跟踪,从而自动绕开障碍物。“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进行自主充电。”主要技术负责人罗斌教授介绍,由该团队自主设计的基于WEB的远程部署交互接口可以实现远程快速部署,向机器人下达指令。小珈外形平滑,没有凹槽等容易滋生病毒的设计,外壳材质设计为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即可快速完成消毒。“因为来自珞珈山,所以我们叫它小珈,明天一早小珈就要去危重病房工作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卫平介绍,小珈运送物资的过程无需人员操作,不怕病毒、不知疲倦,极大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对医护人员起到良好的隔离保护作用,减轻了前线工作人员的负担。面对疫情,武汉大学张良培、罗斌、杜博,涂卫平、赵青、张晋东等科技工作者从遥感、室内定位、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和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日夜攻关,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争分夺秒地进行调试,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这台机器人的小伙伴后期还将陆续抵达,为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服务。
武汉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