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精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1.温飘、分辨率、稳定性等指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2.温度自补偿技术、信号源漂移自矫正技术、噪声抑制技术等是主要创新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6
高效苯系物检测传感器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污染极大地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迫切需要高效、低成本苯系物气体传感器。然而,苯系物由于化学键较强而导致传统的半导体气敏材料难以对其高效检测。本成果利用“催化-气敏”串联策略,通过设计CeO2/ZnO双层结构,实现半导体气敏材料对苯系物高效检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车载氮氧化物传感器
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健康、电子电气、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新型建材8大领域,简要介绍成果的功效、应用领域、创新点、先进性和项目团队人员情况等内容(300字左右)。    本成果是面向汽车尾气净化系统中应用的车载NOx传感器。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原因,各国制定的NOx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开发新型车载NOx
吉林大学 2021-04-14
声矢量传感器与声学相机
声矢量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探测声波矢量特性的高精度、集成化器件,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等优势。南京光声超构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大学、中科院声学所等国内一流声学团队,历经数年的合作研究,自主研制出基于质点振速原理的声学矢量传感器,掌握了MEMS器件制备、信号采集与分析等一整套核心技术,其探测指向性、信噪比等关键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这类产品的研制成功将有望填补国内的市场空白,解决智能制造、国防军事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和迫切需求。
南京大学 2021-04-14
免电源的室内无线传感器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自供电式压力传感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作为信息监测的窗口,压力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压力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人体活动状态和电池内部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以及潮汐洋流的经过、水位的涨落等,从而对危险情况作出判断。根据传感机理压力传感器可分为摩擦电型、压电型、电容型及压阻型四大类,其中电容型和压阻型传感器的探测范围限制于低压探测,严重制约其在高压范围中的应用,且需外接电源不适用于长期监测。摩擦电型和压电型传感器具有自供电功能,但这两类传感器不适用于静压探测。并且,目前以上四类传感器均不能直接应用于电解液环境中,器件封装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受限是目前的痛点难题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无线传感器网安全通信系统
Ø 无线传感器网作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任务型网络,要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融合、处理等工作。如果直接部署,而不采取有效地安全通信措施,攻击者可以获取传感器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篡改;可以通过DoS攻击瘫痪整个网络;也可以在俘获一个节点之后,冒充原节点,阻塞真实信息、传输虚假信息,这都严重的威胁着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的安全性与采集数据的真实客观性。本项目在传感器节点上实现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算法、密钥协商协议、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并通过同态加密技术实现无线传感器的安全数据融合。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光学式电流和电压传感器
在电力系统中,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间的联络元件,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供电,以监测控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随着现代电力技术向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起保护作用和监控作用的电流传感器提出了向小型化、自动化、高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要求。传统上使用的充油式磁感应电流互感器,由于设备充油,并用铜导线做传输介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气体传感器自动测试系统
该系统为气体传感器或气体报警器提供大浓度范围、浓度连续可调、气流稳定的混合气体,并实时监测和记录气体传感器的响应信号,分析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由质量流量计( MFC )、多路标准气通道、加湿罐、气室、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主控计算机组成;通过调节标准气体的流量比例实现多种标准气的动态组合,实时控制气室中的气体组分、浓度以及湿度;能够实时记录和观察气室中气体传感器 / 报警器的输出信号曲线;配备了测试分析软件自动计算检测误差、重复性、分辨率、响应与恢复时间等主要气敏指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谐振MEMS微惯性传感器
针对我国在军事、工业等领域对高性能、小尺寸、高可靠性MEMS微惯性传感器日益迫切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自2001年起就开展基于MEMS技术的微惯性传感器的研究,已成功研制十余款传感器样机,在研的半球谐振微陀螺、圆盘多环微陀螺等预期体积小于1cm3,成本低于50美元,功耗低于100mW,有望达到惯性级,在微小卫星、微航天器等场合极具应用潜力。与传统的微陀螺相比,该陀螺无运动部件,抗冲击性更好;同时该陀螺可以采用角速度检测和角速度积分检测两种工作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其应用场合与范围,特别适合在高G环境下进行空间位置测量、导航与姿态控制等。此外,其在消费电子市场以及汽车市场也拥有这巨大的应用空间,如手机、游戏机等手持电子设备的姿态控制系统,照相机、摄像机的稳定电子平台,汽车的防翻车预警系统等。。相关研究内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曾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多次,授权发明专利几十余项,微陀螺方面的专利国内第一,国际第二,发表SCI/EI等论文几十篇。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326 3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