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
钹
响铜材质,直径:120㎜±5㎜,二个为一付。响铜材质,乐器为圆形,中间隆起半球形钹碗。每副两片,相击发声。质量判断:钹音丰富洪亮余音绵长轻快。有明显颤音无转音,发金属体鸣乐器音,无固定音高。音响 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能烘托气氛,强烈的气势,钹边平滑。塑料包装无氧化。产品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具有合格检测报告!可提供不同尺寸的小钹。具有单品相关的产品检测报告等资质。
北京鑫三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
木琴
按教育部规定要求达到低音 ,中音 高音,25音 琴键 ,琴架的材质达到规定要求,琴的尺寸及琴片尺寸达到相关规定要求,配齐相关的配件。可提供8、15、25、30、37音小木琴。
北京鑫三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
堂鼓
南京宇迪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眼科
新药
研究开发平台
我国眼科患者群体庞大,但目前眼科药物较局限,且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药物甚少。本项目平台涵盖眼表疾病、眼底病等多项眼科常见病的新药研究开发,技术覆盖从药物筛选、药物研发一直到临床试验的各项环节。本项目为眼科药物治疗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稳定的新药,对于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
2021-04-10
2-HPA
新药
开发
2-HPA是一种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化药注册分类1类新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Alviva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经动物实验证明,对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及脑卒中动物模型均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经体外实验显示,在小脑颗粒细胞和PC12细胞中抑制了毒性刺激引起的细胞凋亡。在药物代谢方面,口服和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吸收并穿过血脑屏障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在毒理方面,初步实验显示该化合物安全无毒。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脓毒症
新药
机制研究
脓毒症是一类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治疗难度大且死亡率高。现有脓毒症的治疗方式有限,单纯抗炎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如何调节脓毒症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我们进行新药研发的着眼点。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创烧伤及休克性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病,在非休克患者中,其死亡率为30%~40%,而在休克患者中其死亡率则高达70%~90%。即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一年就有近25万因脓毒症而死亡的病例。全球脓毒症发病率仍呈上升的趋势,
南京大学
2021-04-14
利用
分子
技术发掘、
创新
番茄种质和新品种选育
番茄是世界主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我国番茄栽培面积1800万亩,国外番茄品种抢占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发掘番茄抗性特异种质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创新番茄优异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亲本和创制新品种,创新番茄制种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培育出可抗衡和替代洋品牌的自有品种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该技术对目标基因的转移,不仅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而且可克服再度利用隐性基因时识别难的问题,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研究成本等,与常规育种相比,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2——3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该技术的关键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简便性。 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番茄抗根结线虫、抗青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等抗病基因和果实耐贮基因特异分子标记,这些实用性强的分子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番茄多抗优质自交系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成了含以色列、美、荷等国家番茄种质遗传基础的优良自交系420余份,为番茄品种选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利用选育出的自交系,聚合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华番2号、华番3号。 项目组在发掘和创制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和新种质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分子育种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番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该技术适用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和番茄制种应用,技术体系和标记也实用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的育种研究应用,该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项目组所研创的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国内蔬菜育种和科研单位广泛成功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所创制的系列番茄新品种、新组合以及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在湖北各市县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新品种的综合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品种。项目组所研制的番茄高效规模化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发布于 2020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后期多样化衍生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与
创新药
物研发中的应用
活性天然产物在合成化学发展、生物医学研究与创新药物发现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三十年中,接近50%的新上市创新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天然产物的衍生化对构效关系研究和药物活性优化至关重要,而直接通过选择性的官能团化对天然产物进行后期衍生改造无疑是最经济高效的方法。此外,对于天然产物的后期衍生化也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构造出化学探针,帮助开展化学生物学研究,揭示新的生物靶点和作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方法学与生物酶催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很多在复杂底物上进行选择性官能团化的方法。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天然产物“后期多样化衍生策略” (late-stage diversification)的发展。基于在天然产物后期多样化衍生方面的出色工作,近期雷晓光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旗舰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背靠背文章,详细阐述了“后期多样化衍生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与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徐
小
力
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高速重载节能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 1. 机电系统测控与信息化,北京学者资助研究项目(科研类); 2. 大型复杂起重装备制动器状态监测系统及软件功能测试,国家863课题任务; 3.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任务; 4. 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及生产单元飞机结构件应用示范基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任务; 5. X射线在线高精度测厚系统软件开发,横向课题。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研究等60余项重要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研发了80余种光机电新产品。机电装备故障预警、测控系统研发与信息平台构建等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服务于国计民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信息产业、仪器仪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国防军工以及遗产保护等经济社会文化多个领域,取得显著经济及重要社会效益。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等共计20余项科技奖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500篇(部),其中国际三大系统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内外知识产权9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徐小力
2021-06-23
余
小
波
余小波,男,1961年出生于湖南安乡,汉族,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教育督导与评价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教育科学》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近年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重点项目一项),主编“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系列丛书八部,独著或主编学术著作十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资料复印》等转载,研究成果获得过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湖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研究成果等奖励多项。
余小波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