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节能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南开大学清洁生产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进行各类审核60余项,包括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电镀、冶金、食品饮料、建材、服务等多个行业,审核企业除了天津本地企业之外,还包括河北、山东、上海、重庆、内蒙、吉林等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其中化工类审核14项,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类审核11项,电力审核11项。同时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研发,着重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在进行清洁
南开大学 2021-04-14
清洁能源实验箱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姿态传感器分别获取人体手臂的各个姿态信息,并输入至控制器,人体手臂发力通过摇杆作用于六维力传感器上,六维力传感器输入相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获取到的姿态参数以及力觉参数,通过建立的意图识别模型解算,并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做出相应动作,对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控制,以实现微弱主动力下的辅助主动训练。
东南大学 2021-04-11
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助力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高效高质量制造
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中国航天完成了又一次壮美腾飞!
清华大学 2023-05-12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课题组《Matter》:4D打印仿生触觉应变自主软体机器人
软体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非结构化环境,实现与人类更安全地交互。目前,软机器人主要采用手工装配工艺制造。制造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生产困难,限制了材料选择范围,并且难以获得复杂的驱动性能,更不用提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或智能性了。
天津大学 2021-09-28
一种多足机器人平衡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足机器人平衡控制方法,用于多足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地形条件下运动时的平衡控制,控制流程简洁明确。本发明是检测到机器人失稳后,快速计算出调整腿末端下一个运动周期的落点位置,执行控制策略后,将使得机器人由失稳状态迅速转换为静态稳定状态。足端落点位置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和足端落点位置均由解析式给出,计算效率较高,适合于在线实时计算和实时控制。整套控制方法利用机器人各关节角度信息、机身位姿信息和足端脚力信息对机器人各腿的运动进行位置控制,该控制方法适应于多足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平衡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制定本政策措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03-11
徐小力
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高速重载节能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 1. 机电系统测控与信息化,北京学者资助研究项目(科研类); 2. 大型复杂起重装备制动器状态监测系统及软件功能测试,国家863课题任务; 3.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任务; 4. 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及生产单元飞机结构件应用示范基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任务; 5. X射线在线高精度测厚系统软件开发,横向课题。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研究等60余项重要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研发了80余种光机电新产品。机电装备故障预警、测控系统研发与信息平台构建等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服务于国计民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信息产业、仪器仪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国防军工以及遗产保护等经济社会文化多个领域,取得显著经济及重要社会效益。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等共计20余项科技奖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500篇(部),其中国际三大系统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内外知识产权9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徐小力 2021-06-23
余小波
余小波,男,1961年出生于湖南安乡,汉族,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教育督导与评价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教育科学》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近年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重点项目一项),主编“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系列丛书八部,独著或主编学术著作十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资料复印》等转载,研究成果获得过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湖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研究成果等奖励多项。
余小波 2021-12-31
慕小倩
一、基本信息 慕小倩,女,1964年2月生,陕西吴堡县人,教授。1985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迄今。现兼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植物馆馆长。 二、研究方向 植物保护与资源利用;杂草科学。 三、开设课程 先后承担 “植物学”、“杂草学”、 “植物显微技术”、“生物学综合大实习”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慕小倩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9 70 71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