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和瓦房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教职工近1200人,全日制在校生13600余人。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分布在农业、工程、法律、翻译等4个类别,有46个本科专业。 学校学科体系完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水产一级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四;拥有国家级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大连海洋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质量工程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三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8项,其中一等奖7项。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9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获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3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9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 学校有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农业部刺参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152项,省部级600项。有46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5项。“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分别于2012年、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刺参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3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北方典型河口滩涂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4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沙蚕生物滤池研制及其在海珍品循环养殖中应用”获2015年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生态系统的北方海域全产业链现代海洋牧场生产模式构建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多生物功能群资源恢复的北方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应用与示范”获2017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另外,学校获批4个水产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菲律宾蛤仔“斑马蛤”和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和虾夷扇贝“明月贝”。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9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99人。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水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5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80人,其中百人层次16人、千人层次2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5人,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1人,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9人,省、市优秀专家20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6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3人及领军后备人才7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培育计划2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 学校拥有浓厚的蓝色育人氛围,形成了以“学贯江海、德润方厚”的校训精神和“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大海大精神为核心的蓝色大学文化特色。学校积极倡导”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不断培育“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精心打造文化品牌项目“蓝色讲坛”,拥有“海洋之声合唱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先后与世界13个国家(地区)的72所院校(机构)签订了友好协议,涉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五个大洲,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大力开展国际教育,拥有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3+1”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及多种校际交流项目,并且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确定为“优秀本科生国际项目”实施院校。学校招收培养多种模式和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学生生源涉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建设“蓝色大学”为发展理念,朝着“特色鲜明、国家一流研究应用型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加速迈进!
大连海洋大学 2021-02-01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在6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部分已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骨干,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学校现有沙河口校区、旅顺口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1亿元,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25.03万册,电子图书143.4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2700余种。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7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36人,其中,本科生1480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229人。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示范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专业点3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554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38人,其中教授172人、副教授32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5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83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19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学校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起成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连续挤压产业创新联盟”。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29个。2015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3项、省部级项目56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国家授权专利1003件,其中发明专利220件;发表学术论文2701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411篇;出版学术专著107部。签订横向合同724项,合同额超2.14亿元。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80多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开办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2019年学校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抓牢“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实施的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大战略”,凝聚发展力量,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大连交通大学 2021-02-01
大学网络广播
产品详细介绍一、大学网络广播概述       传统的广播,普遍采用音频或调频方式。音频广播受到电压、功率、阻抗等因素影响,传输距离短,频率低,容易受干扰,系统扩展性差。调频广播在调制解调中引入噪声,设备老化、频点偏移也会导致信号失真。基于音频和调频传输的可控制的智能广播,受传输方式的限制,也只能以分区、分组的方式实现控制。缺乏独立的节目源,导致广播终端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应用需求。网络广播,可以基于现有的LAN/WAN网络来建设,安装时无需单独布线。基于IP网络的节目传送,每个广播点都可以有各自独立的广播节目,且可以对任意广播点或所有广播点进行双向呼叫广播,其网络广播终端可以点播网络音频服务器节目,这种多样化的广播形式为大学建设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求的大学网络广播提供了可行性。       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是以TCP/IP协议为传输基础,利用ADSL、LAN、WAN、INTERNET等网络,音频和控制信号全数字化编码处理,不受传输空间限制,不受传输距离限制,全数字双向网络传输系统。大学网络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局域网完全融合,为共享互联网的资源提供了方便,符合网络化技术及远程访问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利用局域网、广域网扩展的应用,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最具前瞻性、应用性、科学性的新一代广播系统,是建设大学校园广播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校园网完全融合,这还为共享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方便。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能够播放数字课件,并可以数字方式实时转播网上电台。各级教育部门可以按地区集中优秀的教师资源制作电台或课件,然后通过数字网络广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系统,具有统一播放背景音乐、领导网上讲话、自动音乐打铃、远程副控管理、任意点播音频等、分布式采集编辑功能,非常符合网络化技术及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利用校园网资源的应用,为校园广播的建设提供了“先进性、节约性、广域性、分布性、互动性”的新颖思路,是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网络广播设计思想 2.1大学网络广播设计依据       大学网络广播系统设计,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以及行业规范,其主要依据如下:     Ø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GB9003     Ø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 GB2421/22/23.1/23.2     Ø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GB8898-88     Ø 《教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Ø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Ø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86SD566     Ø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     Ø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Ø 《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9001-88     Ø 《传声器测量方法》GB9401-88     Ø 《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GB20181-85     Ø 《收音机相关参数及测量方法》GB4878-85     Ø 《传声器主要性能测量方法》GB9396-88     Ø 《信息设备安全及电气设备安全》GB4943-95     Ø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法》GB7450-87     Ø 《电气设备安全》GB10292-88     Ø 《公共广播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2.2大学网络广播设计原则       大学网络广播方案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成熟稳定、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的原则设计。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等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2.1大学网络广播先进性与适用性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2.2大学网络广播经济性与实用性       北京海特伟业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2.2.3大学网络广播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整的防病毒防黑客策略,确保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中运行安全。     2.2.4大学网络广播成熟性与开放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预留音视频、图文信息传输通道,具有RJ-45网络通讯口,可扩展景区LED安全文字信息、广播图片信息等传输。     2.2.5大学网络广播扩容性与扩展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2.2.6大学网络广播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2.2.7大学网络广播保留足够的扩展容量       该工程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三、大学网络广播选型原则 3.1大学网络广播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      对大学网络广播系统设计时,保证教学、宿舍、楼道以及室外等场地的声学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要求,使各个场地的音响系统设计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 3.2大学网络广播满足功能要求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在大学网络广播系统设备配置中,我们保证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和国内有关规范的要求,实现容易,操作方便。      大学网络广播系统选用的设备均为国外国内知名厂家的先进产品,设备的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3.3大学网络广播设备的可靠性和服务保障:      我们设计大学网络广播系统中主要设备均为著名品牌的产品,HYTEWAY专业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已在国内各地成功应用并获很高的赞誉;同时HYTEWAY专业产品在全国承诺所有用户享有1年的免费保用,并在国内各地建立有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4大学网络广播系统配置的经济性: 我们始终遵循大学网络广播系统选用设备的性能和价格之比达到最佳的原则,保证校园数字网络广播系统配置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四、大学网络广播系统原理     北京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的音频处理方案,传输系统以以太网为基础,配合TCP/IP协议,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实现数据的无损传输,使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失真和噪声等问题得到了完全的解决。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北京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系统传输的距离可以非常灵活地添加网络分控和网络广播终端,具有非常广阔的扩容性。 五、大学网络广播方案设计       北京海特伟业大学网络广播播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接收部分三部分构成。 5.1 大学网络广播播控部分:       由DVD/VCD、卡座、数字调谐器、播音话筒、网络音频服务器组成总部多元播出节目源,播出数字节目通过已有或在建TCP/IP(包含LAN、WAN、INTERNET)网络传输到教室、宿舍、食堂或室外场所等,DVD/VCD、卡座和数字调谐器可由系统定时器设置定时开关播放,网络音频服务器内置自动播放引擎,能够根据预先所设定时播放列表自动定点、定组或统一对教室、宿舍、食堂或室外场所等广播节目。广播室可对任意教室、宿舍、食堂或室外场所等进行寻呼广播。网络音频服务器能够接收任意教室、宿舍、食堂或室外场所等广播点点播,提供存贮音频播放。网络音频服务器可通过定时播放引擎,自动管理任意教室、宿舍、食堂或室外场所等广播设备开关。       校长室、教务处、后勤处、保安室以及其他教学管理机构可通过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或者在使用电脑中安装网络副控软件,实现对大学网络广播的副控管理。       由于大学网络广播系统基于TCP/IP架构,所以音频的采集、播放的管理、远程的呼叫均可实现网络分布实现,不受地域限制。 5.2  大学网络广播传输部分:     广播室、副控以及接收终端之间采用校园LAN、WAN或INTERNET网络连接,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以数字化格式通过TCP/IP协议在网络中双向传输。现大学网络广播系统传输要求为带宽128Kbps,我国校园网络的建设基本达到10M/100M网的要求,完全能够满足大学网络广播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能够确保广播信号可靠稳定,语音信号清晰。 5.3  大学网络广播接收部分: 海特伟业校园数字网络广播接收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网络音箱收听,再者是用网络广播终端接收并把音频信号解调,输送给定阻音箱收听,还可以通过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接收并解调,再送给纯后级功放转成定压广播信号,用吸顶喇叭、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收听。 六、大学网络广播功能特点 6.1大学网络广播功能     大学网络广播主要功能有:个性定时播放、课堂互动点播、网上电台转播、领导网上讲话、语音实时采播、自动音乐打铃、课件资源转换、教室音频扩音。     6.1.1个性定时播放     大学网络广播的每个网络语音终端因具有独立的IP地址,可以单独接收服务器的个性化定时播放节目。定时播放的操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在网上设置,也可以直接通过无线播控手机在课堂上完成。     6.1.2课堂互动点播     大学网络广播的实时点播功能,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实时与服务器通讯,实现互动式教学。无线智能播控手机提供了个性化的中文液晶显示的操作菜单界面,协助教师进行灵活的控制操作。     6.1.3网上电台转播     大学网络广播可以将通过网络收音机软件接收到的Internet网络电台节目转换成HYTEWAY广播数据格式,对网络语音终端实时播放。如美国之音、BBC、CNN及国内其他专门的语言教学电台等。     6.1.4领导网上讲话     大学网络广播能够实现领导网上讲话。领导无需到广播中心,通过与系统服务器连接的任意一台计算机,便可以经计算机的麦克风实现远程讲话。可以对全校讲话,也可以对部分区域讲话。     6.1.5语音实时采播     大学网络广播节目实时采播功能,能够将来自其他音源的节目实时采集压缩存储到服务器,并可按要求同时转播到指定的教室终端。采播源可以是其他商用或自用电台、录音机卡座、CD播放器、MP3播放器、麦克风等。用于听力考试及广播通知等。     6.1.6自动音乐打铃     大学网络广播能够设置个性化的音乐铃音,自动按照编排好的作息时间表播放上下课铃声。作息时间表可以按照春秋季自动调整,并提供晴雨天、节假日特殊配置选项。     6.1.7课件资源转换     大学网络广播功能强大的课件制作软件,能够将学校原有的各种格式的音源节目课件转换成数据文件,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一边听音一边加上智能化菜单标签,便于上课时快速定位以及分段教学。     6.1.8教室音频扩音 大学网络广播的语音终端,提供音频接入功能。在没有广播信号的时候,教学电脑的音频输出可接入语音终端,经扩音播出。教师上课时,可佩戴无线领夹话筒,讲话的声音可接入语音终端扩音播出。语音终端可以根据语音信号的有无,自动切换功放音箱的电源。 6.2大学网络广播特点     6.2.1传输数字化:大学网络广播采用独有的CD质量的数据文件格式,通过TCP/IP协议将播音话筒、卡座、收音头以及音频网络服务器、分控主机音频以数字格式,传输到每个网络广播接收终端,这种全程数字化传输的方式避免了音频信号的衰减与噪音加入,确保了音频的高保真播放。     6.2.2终端个性化:大学网络广播广播基于WAN、LAN或INTERNET大建,每个网络广播终端在所属网络中都可以具有唯一独立的IP地址,能够同时播放不同音乐的播放,最大播放节目数量可达255中,完全满足大学网络广播的需要。     6.2.3前端网络化:大学网络广播将前端音源扩展到整个网络,节目定时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操。网络化的管理,还可以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6.2.4播放自动化:大学网络广播能够实现自动化播放,并为各个节目指定播放时间,服务器将自动进行播放,并且播放内容与对象范围可以任意指定。     6.2.5操作人性化: 大学网络广播为提供了人性化的图形菜单界面、人性化的操作,轻松简便,专一实用,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6.2.6应用智能化: 大学网络广播有很多智能化的设计,可以在广播过程实现录音、变速、列表循环播放等语音功能;还可以实现定时设置,实现广播自动播放;并能够远程编排、维护、管理等。     6.2.7工程简单化:大学网络广播工程简单,对于现在有局域网设每一个IP广播点,只需要增加网络广播适配器安装即可,如果没有搭建网络,数据网络的工程量也相对简单,只需要铺设网线即可,一旦建设,广播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共用,减少多网重复建设。     6.2.8系统零维护:大学网络广播在物理上与网络共用,所以并不在网维护之外增加额外的维护工作。在应用上,系统可设置独立网段与计算机系统分隔,各网络广播适配器嵌入式系统程序固化,不会受到病毒感染。系统整体稳定可靠,基本没有维护工作。 七、大学网络广播主要设备介绍 7.1网络广播软件 网络广播软件功能特点     Ø 数字网络广播系统核心(控制部分软件);     Ø 以TCP/IP为传输协议,适用于所有局域网、广域网络;     Ø 远程监控、远程诊断广播终端;     Ø 内置海量音乐库,适合各种不同用户需求;     Ø 内置音频采集、编集软件,供用户自我制作节目源;     Ø 软件内置消防报警功能,可实现N±4邻区报警;     Ø 软件远程升级;     Ø 音频采集,供用户编辑、录制节目源(采集软件)     Ø 节目编排,顺序播放(编排软件)     Ø 领导讲话优先(分控软件) 7.2网络音箱 网络音箱技术参数:     Ø 频率响应:20-20k     Ø 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15W×2(THD=10%) RMS     Ø 功率放大器信噪比:不小于75dB     Ø 长期最大音频输入电压:≤1.1V     Ø 长期待机功耗:小于0.3W     Ø 音频输入方式:100M Rj45网口     Ø 音频文件传输位率:8Kbps-320Kbps自适应     Ø 电源电压:~220V(±10%)50Hz     Ø 低音单元:防磁,4英寸复合纸盆     Ø 高音单元:防磁,1英寸PV膜球顶     Ø 主副箱体尺寸:140(宽)×260(高)×188(深)mm     Ø 包装尺寸:341(长)×235(宽)×297(高)mm     Ø 颜色:胡桃木色   重量:总重量约6Kg 7.3网络广播终端     网络广播终端功能特点     Ø   安装方式:壁挂     Ø   音箱类型:有源音箱     Ø   应用环境:室内广播点,无交互点播需求     Ø   环境举例:茶水间、休息室、卫生间、过道     网络广播终端技术参数     网络广播终端技网络部分     Ø   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Ø   配置接口:R232串口     Ø   断电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断网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主要协议:TCP、UDP、组播     Ø   网络延时:     Ø   文件播放:小于50ms     Ø   实时讲话:小于150ms     网络广播终端技接口部分     Ø   Rj45网口:一个     Ø   R232配置串口:一个     Ø   220V电源输入接口:一个     Ø   220V电源输出接口:一个     Ø   音频输出接口:1个     网络广播终端音频部分     Ø   采样率:44.1KHz     Ø   谐波失真:小于千分之一     Ø   音频位率:8Kbps-320Kbps自适应     Ø   音频模式:双声道立体声     Ø   音量调节:32级数字音量     Ø   频率响应:20Hz-20KHz     Ø   信噪比:大于90dB     网络广播终端其他部分     Ø   电源输入:~220V(±10%)     Ø   电源输出:~220V(±10%)     Ø   输出功率:50W   待机功耗:小于0.3W 7.4网络广播点播终端     网络广播点播终端功能描述:     Ø 内置功放、交换机模块、点播模块;     Ø 192*64点阵五英寸带背光LCD液晶显示屏;     Ø 中文菜单界面,人机对话;     Ø 支持红外接收,遥控器任意点播节目;     Ø 支持定压广播系统紧急备份接口,自动切换;     Ø 硬件芯片音频解码,音质稳定可靠;     Ø 支持本地话筒、线路音频接入;     Ø 远程优先功能,自动强插;     Ø 音量控制,高低音调节。     网络广播点播终端网络参数:     Ø 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Ø 配置接口:R232串口     Ø 断电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断网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主要协议:TCP、UDP、组播     Ø 网络延时:     Ø 文件播放:小于50ms     Ø 实时讲话:小于150ms     接口数量:     Ø Rj45网口:三个     Ø R232配置串口:一个     Ø 220V电源输入接口:一个     Ø 音频输出接口:一个     Ø 本地音频输入接口:一个     Ø 紧急定压广播备份接口:一个     Ø 网络广播点播终端应用特点:     Ø 安装方式:壁挂     Ø 音箱类型:定阻音箱     Ø 应用环境:室内广播点,有交互点播需求     Ø 环境举例:教室、办公室、工作间     网络广播点播终端能耗参数     Ø 电源输入:~220V(±10%)     Ø 功放额定功率:20W     Ø 待机功耗:小于0.3W 7.5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功能描述     Ø 19英寸标准机架式,2U高度;     Ø 自动控制外接功放设备的电源;     Ø 提供自动/手动强制电源开关按钮;     Ø 三级优先功能,自动强插;     Ø 内置网络交换机模块;     Ø 内置前置功率放大器;     Ø 硬件音频解码;     Ø 音量控制,高低音调节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应用特点     Ø 后级设备:纯后级功放     Ø 应用环境:大型室内广播点或户外广播点,无交互式点播需求     Ø 环境举例:体育馆、活动中心、运动场等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网络参数     Ø 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Ø 配置接口:R232串口     Ø 断电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断网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主要协议:TCP、UDP、组播     Ø 网络延时:       文件播放:小于50ms       实时讲话:小于150ms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接口数量     Ø Rj45网口:三个     Ø R232配置串口:一个     Ø 220V电源输入接口:一个     Ø 音频输出接口:两对     Ø 本地话筒输入接口:三路     Ø 本地线路输入接口:三路     Ø 受控电源输出接口:两路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音频参数     Ø 采样率:44.1KHz     Ø 谐波失真:小于千分之一     Ø 音频位率:8Kbps-320Kbps自适应     Ø 音频模式:双声道立体声     Ø 音量调节:32级数字音量     Ø 频率响应:20Hz-20KHz     Ø 信噪比:大于90dB     Ø 输入灵敏度(线路、网络):-8dB     Ø 话筒输入灵敏度:-39dB     Ø 输出灵敏度:0dB±1dB     网络广播前置放大器能耗参数:     Ø 电源输入:~220V(±10%)     Ø 额定功率:30W     Ø 待机功耗:小于0.3W     Ø 受控电源最大输出功率:1200W 7.6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功能特点:     Ø 19英寸标准机架式,2U高度;     Ø 192*64点阵带背光LCD液晶显示屏;     Ø 中文菜单界面,人机对话;     Ø 支持红外接收,遥控器任意点播节目;     Ø 自动控制外接功放设备的电源;     Ø 提供自动/手动强制电源开关按钮;     Ø 三级优先功能,自动强插;     Ø 内置网络交换机模块;     Ø 内置前置功率放大器;     Ø 硬件音频解码;     Ø 音量控制,高低音调节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技术参数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应用部分     Ø 后级设备:纯后级功放     Ø 应用环境:大型室内广播点或户外广     Ø 播点,有交互式点播需求     Ø 环境举例:体育馆、活动中心、运动场等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网络部分     Ø 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Ø 配置接口:R232串口     Ø 断电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断网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主要协议:TCP、UDP、组播     Ø 网络延时:     Ø 文件播放:小于50ms     Ø 实时讲话:小于150ms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接口部分     Ø RJ45网口:三个     Ø RS232配置串口:一个     Ø 220V电源输入接口:一个     Ø 音频输出接口:两对     Ø 本地话筒输入接口:两路     Ø 本地线路输入接口:一路     Ø 受控电源输出接口:两路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音频部分     Ø 采样率:44.1KHz     Ø 谐波失真:小于千分之一     Ø 音频位率:8Kbps-320Kbps自适应     Ø 音频模式:双声道立体声     Ø 音量调节:32级数字音量     Ø 频率响应:20Hz-20KHz     Ø 信噪比:大于90dB     Ø 输入灵敏度(线路、网络):-8dB     Ø 话筒输入灵敏度:-39dB     Ø 输出灵敏度:0dB±1dB     网络点播前置放大器常规部分     Ø 电源输入:AC220V(±10%)     Ø 额定功率:30W     Ø 待机功耗:小于0.3W     Ø 受控电源最大输出功率:1200W 7.7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   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功能描述     Ø 五英寸LCD液晶显示屏,人性化人机操作界面。     Ø 广播呼叫功能:电脑对单个或多个终端、分区、全区呼叫,终端也可对单个或多个终端、分区、全区呼叫(此功能有权限)。     Ø 可点播服务器音频文件     Ø 双向对讲功能:IP终端与IP终端之间、电脑与IP终端之间双向对讲。     Ø 自带数字键,操作简单快捷。     Ø 一键求助功能,快速与控制中心连接,操作简单、快捷。     Ø 内置点播采集模块,实现实时信号采集功能。     Ø 支持红外遥控接收,操作遥控器可任意点播节目。     Ø 内置高指向拾音麦克风,极强的抗噪音特性。     Ø 内置全频带监听扬声器,声音清晰、洪亮。     Ø 音频辅助输出,外扩功率放大器。     Ø 支持本地话筒、线路输入,音量调节。     Ø 内置三级信号优先功能       A、本地信号优先:本地输入信号优先,且优先级别可预置,网络音乐起到背景音的作用。       B、紧急广播优先:紧急广播优先输入时,广播信号将自动关闭本地输入信号,播放网络紧急广播信号。       C、本地信号强制优先:在紧急广播情况下,可启动本地强制优先功能,实现人工本地紧急广播功能。     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网络参数     Ø 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Ø 配置接口:R232串口     Ø 断电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断网重启恢复时间:小于1秒     Ø 主要协议:TCP、UDP、组播     Ø 网络延时:       文件播放:小于50ms       实时讲话:小于150ms       接口数量: Rj45网口     Ø 220V电源输入接口:一个     Ø 音频输出接口:两对     Ø 本地话筒输入接口:两路     Ø 本地线路输入接口:一路     Ø 音频格式:MP3/MP2     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音频参数     Ø 采样率:44.1KHz     Ø 谐波失真:小于千分之一     Ø 音频位率:8Kbps-320Kbps自适应     Ø 音频模式:双声道立体声     Ø 音量调节:32级数字音量     Ø 频率响应:20Hz-20KHz     Ø 信噪比:大于90dB     Ø 输入灵敏度(线路、网络):-8dB     Ø 话筒输入灵敏度:-39dB     Ø 输出灵敏度:0dB±1dB     网络广播远程分控终端能耗参数:     Ø 电源输入:~220V(±10%)     Ø 额定功率:20W     Ø 待机功耗:小于0.3W 7.8吸顶喇叭     Ø RATES INPUT:3W、6W     Ø LINE VOLTAGE:70/100V     Ø SENSITIVITY(1M,1W):90dB     Ø FREQUENCY RESPONSE:100-13KHz     Ø DIMENSIONS(MM):Φ210X100MM     Ø HOLEFOR MOUNTING:Φ190MM  7.9室外音柱 7.10调音台     调音台具有8通道输入,4MIC,4单声道线路输入,4总线(立体声和分组),低噪声高精度话筒放大器,幻象电源,3波段通道均衡器,2辅助发送和1立体声辅助返回,内置数码效果器。     技术指标:     单声道输入     Ø   麦克风输入:电子式平衡,独立输入配置     Ø   失真度及噪音:在+4dBu,1kHz时,为0.005%     Ø   讯噪比:115dB     Ø   频率响应:10Hz-55kHz,+0/-3dB     Ø   失真度及噪音:在+4dBu,1kHz时,为0.005%    立体声道输入     Ø   线性输入:非平衡式     Ø   频率响应:10Hz-55kHz,+0/-3dB     Ø   失真度及噪音:在+4dBu,1kHz时,为0.005%     阻抗        Ø    麦克风输入:1.4kΩ     Ø    通道插入倒送:2.5kΩ     Ø    所有其他输入:10kΩ或更大     Ø    磁带输出:1KΩ     Ø    所有其他输出:120Ω     Ø    外形尺寸:245(W)*268(D)*24/73(H)mm     Ø    重量:2.4kg(5.29ib)     Ø    电源供应:AC100V-120V,60Hz/AC220V-240V,50Hz     Ø    消耗功率:18W 7.11 TU313数字调谐器     数字调谐器功能特点:     Ø    原装豪华荧光动态显示屏,全功能微电脑操控系统。     Ø    手动/自动/电台频率直接选择等多种调谐选台方式选择,操作方便。     Ø    特有的频道浏览播放功能,六十个电台频率储存,终身记忆,永不丢失。     Ø    二十四小时时钟显示,定时开/关机,四次定闹,超智能管家功能。     Ø    动感的彩色电平频谱显示,十种梦幻频谱显示模式选择。     Ø    悠闲红外线远距离全功能遥控     Ø    彩箱尺寸:475x295x100mm     Ø    净重:1.8kg 八、大学网络广播售后服务     Ø    售后服务原则:及时、快捷、周到     Ø    售后服务人员资格: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经过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培训。设备安装、维修全部由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和实施。     Ø    安装调试:设备运至用户指定地点后,公司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到用户现场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Ø    技术培训:派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用户方进行设备的使用操作及设备日常维护的技术培训工作。     Ø    配件保障:公司内设专门备品配件库,所有备品配件全部由厂方提供。如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故障,本公司可提供备用设备。     Ø    保修时间:所有设备全部提供一年的保修服务,在此期间所有的零配件全部由公司免费提供,保修期满后,公司对设备全部实行终生维修,公司保证零配件及时供应,计费按零配件的成本费收取。     Ø    具体实施:售后工程部建有用户档案,设立专人定期(每三个月一次)电话回访老客户了解设备使用状态并记录在案。设立专用电话随时接听用户报修。每次接到报修后,立即填写维修通知单递交给负责工程师,并准确的向工程师描述设备故障情况,工程师在通知单上签字并负责维修。所有报修电话都将有专业工程人员电话解答或协商派工程师到达现场维修。 九、 大学网络广播厂家简介     北京海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秉承“严谨、高效、创新、完美”的创业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以创新为灵魂、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诚信为宗旨”的经营理念,凭着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市场触觉、强大的科研团队以及真诚的合作态度,在业内赢得良好了的口碑,并由此建立了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网络。 海特伟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生产设备、严谨的管理经验、科学的工作方法,一直秉承“团结创新、拼搏高效”的工作作风,主要经营以下产品:     Ø公共广播行业     数字网络广播、定压公共广播、共缆调频广播、无线调频广播     Ø广播电视行业     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电视节目多路解调、CATV闭路电视设备     Ø安全防范行业     音频视频矩阵、光缆监控传输、共缆监控传输、网络监控传输     海特人相信“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呈现结果”,我们将以“热诚的态度,先进的技术,周全的服务” 为您提供最优厚的服务!我们将持续坚持“海纳百川、卓特非凡、共赢伟业”的企业文化,以“厚德至诚,专精致远”的八字箴言为鞭策,为广大客户呈现更臻科学、更趋成熟、更显完美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海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 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经历了东北银行干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长春银行学校、吉林财贸学院、吉林省财贸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1978年5月恢复吉林财贸学院,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学校曾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国家第一所税务本科大学。 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的净月潭畔,校园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校园建设以“自然、典雅、厚重、博大”为理念,现已完成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以学科立校为基础,着力构建“突出优势、扶持新兴、坚实基础”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了以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有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7个,其中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一级学科2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有工商管理、法律、税务、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会计、审计、金融、公共管理、保险、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3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校品牌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学校是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项目的省属高校;是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示范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经济学院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七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东北三省唯一);亚泰工商管理学院为“中国十佳MBA 商学院”。 学校坚持以人才兴校为重点,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精英荟萃,名师云集,著名学者、专家袁孟超、余性元、王思立、胡继纯、宋冬林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14人,其中专任教师57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入选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 学校坚持以科研强校为突破,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学校现有中宣部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2011计划”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2个,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学校主办的《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两个学术期刊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学校为首批“吉林省2011计划”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立项单位;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科研成果获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百余篇时政报告受到国家及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形成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13000余人。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2%以上,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被誉为“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2013年,学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现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白俄罗斯、瑞典、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开展学者互派、科研合作、国际会议以及学生联合培养等交流活动。1988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9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办学。2010年,学校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共同创办了“香格里拉大学联盟”。2013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学校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 学校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坚守“尚学致用、择善鼎新”的精神,发扬“善治、善教、善思”的校风,立足吉林,面向全国,面向税务系统,砥砺拼搏,探索创新,培育英才,服务社会,努力建设在国际有影响、国内知名、省内地位显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2021-02-01
黑龙江大学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9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000余名,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近23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7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29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100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1人。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5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00余项,其中有1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2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17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近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近3000人,培养外国留学生23000余人。现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办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罗斯政府建立的俄语中心,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黑龙江大学 2021-02-01
专家报告荟萃㊹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副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谷胜利:学科引领高质量发展——郑州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大学贯彻“221战略”,聚焦一流大学建设中心任务,确定2024年为“学科建设年”,通过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学术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8
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西南石油大学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作为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每年约有25000名学生通过基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西南石油大学 2022-08-01
人参二醇皂苷组分的抗精神分裂症医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二醇皂苷组分在制备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中的应用,包括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对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等毒副作用;所述药物为人参二醇皂苷组分单独或与其它药物,与其它活性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的药物。本发明证实人参二醇皂苷组分(Rb)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的认知能力并能对抗多种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神经毒副作用,并改善精神分裂的阴性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可在制备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医药中间体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B)的制备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简称 TMB),外观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合成磺胺类增效剂三甲氧基苄胺嘧啶(TMP)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市场销售量每年数千吨,单价在 15 万元/吨左右。目前 TMB 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条,一是以五倍子酸为原料,经甲基化、酯化、还原等步骤合成;二是以香草醛为原料,经溴代、甲氧基化、甲基化等步骤合成;三是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溴代、甲氧基化、甲基化等步骤合成。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是目前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该方法中也存在致命的不足,如甲氧基化步骤中,以 DMF 作溶剂,甲基化原料为甲醇钠/甲醇溶液,但 DMF 在在碱性中容易分解,产生二甲胺,造成 DMF 回收困难,使用成本过高;甲基化使用剧毒的硫酸二甲酯,对操作人员和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虽然文献中也报道了避免使用 DMF 为溶剂的工艺,但还存在操作复杂、反应体系压力过大等缺陷。甲基化步骤中尚没有合适的硫酸二甲酯替代物。 本项目旨在优化对羟基苯甲醛的工艺,主要改进点是甲氧基化和甲基化方法,甲氧基化以价格便宜且广泛使用的碳酸二甲酯(DMC)作为辅助催化剂,甲醇/甲醇钠为溶剂和甲氧基化原料,避免使用容易分解的 DMF,且反应后产物无需进行酸化;甲基化以价格便宜且毒性小的氯甲烷气体代替剧毒的硫酸二甲酯。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室的小试工艺,通过优化的实验条件,以三步总收率约 70%合成 TMB,正在进行中试放大。 
南开大学 2021-04-13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2-12-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