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位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西门两侧,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已获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资质。
中山大学 2022-08-1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已列入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也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设有77个本科专业,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原有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现新增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教育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3项(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动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3人,专任教师134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00人,硕士生导师555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4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15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人员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入选人员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8人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3人次。 办学条件 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025万元,纸质图书266.17万册。建有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工电子、基础物理4个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54个,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在校生规模2.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707人,研究生1167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284项。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蚊所未吻——青蒿驱蚊产品”创业团队在全国2017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江西摘得唯一一个金奖。 科学研究 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厅批准组建的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程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省级科研项目90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1项;获发明专利84项。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历年文章全文转载量名列全国职教类期刊第一、全国教育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刊物之一。 职教基地 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站。截止2018年5月,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93期,培训职教师资11734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芬兰、瑞士、丹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印度、韩国、日本、匈牙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本科学历学位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合作研究等项目。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选派本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大学学习深造。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已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江西省第11所)。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硕士学位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新的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具有招收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的资格。现有来自于俄罗斯、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进修汉语或接受学历教育。学校还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和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交流,洽淡合作项目。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学科突破为主要引领,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实施差异化发展和融合发展战略,力争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再作新贡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02-01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是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学院。2001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开始招生。 2018年3月搬迁至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和平镇濛江大道,新校园占地面积313087.4平方米。学院是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团中央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副会长单位。 现有文学部、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工学部、商学部、艺术部5个专业教学部和马列主义教学部、体育教研室2个公共教学单位,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音乐表演、绘画、舞蹈学等2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9950余人,专兼任教师312人,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05人,正教授24人。同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双师型”教师56人,部分教师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证、记者证、网络工程师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其任职经历和专业技能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院充分利用贵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有模拟银行实验室、金融综合实验室、酒店仿真实验室、ERP实验室、模拟法庭、新闻实验室、ETC收费实训台、物联网综合实验室、智能家居实训台、智能安防实训台等各类实验室及实践实训基地。学院秉承“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院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不辱使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锐意改革创新,坚持和谐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2021-02-01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职业本科院校,现有广州和滨海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607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7万册。现有专任教师103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359人,其中正高级8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603人,“双师型”专任教师414人。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招生层次:本科、专科,现开设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40个。广东省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拥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1个。拥有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基地。拥有印刷技术等省级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8个,香江酒店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建有校外实习就业实训基地6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62间,2020年学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学校坚持“人才、专业、科研、创新”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思路,先后成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研究所、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数码印刷研究所、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近年来,学校获校外课题及项目93项,经费总额1772万元,获专利授权达238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跻身全国500强。教师发表论文1267篇,其中核心期刊183篇、被SCI等四大索引收录120篇;出版著作和教材99部。获市级科学技术奖3项,2017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经过长期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产学研用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以研究促创新、以创新带动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一个平台,孵化一批公司”的育人机制。依托印刷技术专业创办广州广科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4家,孵化出学生创办的公司93个。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16年获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创新创意一等奖”1项,获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2017年获全国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1项,2018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2019年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共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奖项320多项。广科创谷被评定为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A级众创空间。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实践案例入选教育部“2012-2014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十大优秀案例”,并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学校以“快乐体育、时尚体育、交际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俱乐部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模式,设有15个体育俱乐部,改革后,成果丰硕,多个项目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得冠军。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定期开设“名家讲坛”、每年举行技能文化节、读书文化节等活动。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驻广州领事馆合作举办“国际文化系列活动”,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建校至今培养近4万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居全省前列。学校于2010年通过了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1年在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予最具特色民办高职院校称号,2012年-2015连续四年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2019年获得纪念中国民办教育辉煌40周年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时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等先后到学校调研指导,学校办学效果得到社会认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培养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
为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努力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现就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提出如下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5-04-03
《自然·通讯》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团队研制出国际最高功率优值13.2 GW/cm2氧化镓二极管并首次在氧化镓中实现空穴超注入效应
近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团队张进成教授、周弘教授等在超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镓功率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空穴超注入p-NiO/n-Ga2O3半导体异质结二极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8-30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隶属于山东兄弟实业集团,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寿光市渤海工业园,现有员工500人,总资产9.6亿元,占地面积298亩。是一家集环保新型阻燃剂、纳米改性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山东省诚信企业”、“山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山东省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阻燃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承担社会责任,共建和谐世界。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科技创新,现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技术中心已通过山东省无卤阻燃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并长期与相关高校和研究院开展联合研发,具有极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现已成功开发和生产溴系、磷系、氮系以及复合型环保阻燃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多个系列十余个品种的产品,是国内乃至全球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产厂家;磷系、氮系及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也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导产品四溴双酚A年产能已达2万吨,八溴醚1.2万吨,溴化聚苯乙烯8000吨,规模居国内首位。另外八溴双酚S双醚、聚2,6-二溴苯醚以及磷酸盐、低聚磷酸酯多元醇等磷氮系列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业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感恩惜福,反哺社会;责任关爱,实业兴邦。公司将始终秉承“自危自强、专业用心、尊重人性、厚德感恩”的核心价值观,遵从“敬业、创新、持续改善,在核心业务领域做到最好,成为本行业最受尊敬的公司”之远景,履行“责任、关怀,以高科技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践行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安全规范,为员工带来幸福平安;清洁环保,为子孙留下碧水蓝天”和“创百年优秀企业,建兄弟美好家园”的长期战略目标!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隶属于山东卫康生物集团,是一家以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于2013年1月,在临沂国家高新区投资2.7亿元新建了卫康生物科技园,创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壳寡糖生产研发中心。 公司只专注于一款物质—甲壳素,以“工匠精神”专注于海洋糖生物工程与研发,形成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壳寡糖、氨糖等系列主导产品。2014年组织申报的壳寡糖原料,被国家成功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并获得国内首家壳寡糖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共同制定了《生物刺激素 甲壳寡聚糖》、《壳寡糖类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两项团体标准;同时也参与制定了壳聚糖国家标准、壳寡糖行业标准,已成为中国甲壳素产业和糖生物产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人,泰山学者1人且构建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创新平台。目前卫康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壳寡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山东省壳寡糖及其季铵化衍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为卫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为了弥补市场供应不足,卫康集团在日照东港区新建了众生壳寡糖产业园,大大提高了壳寡糖的产能。多年来,卫康承担了一系列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承担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完成3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并进行了产业化实施。其中,壳寡糖制备新技术和生产工艺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制定了壳聚糖国家标准和壳寡糖行业标准,成为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先进单位。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 二十余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呵护生命,保卫健康”的企业宗旨,高举“为人类健康美丽事业而奋斗”的大旗,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大计,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必将开拓产业新方向。 【企业使命】 呵护生命/保卫健康 企业使命是企业的灵魂。卫康人致力中国健康事业,以专注健康服务、呵护人类健康为己任 【企业事业观】 为人类健康美丽事业奋斗一生! 企业事业是企业员工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核心。卫康人以从事人类健康美丽事业为荣,因神的事业而自强不息 【企业愿景】 愿天下人生命因我而不同 企业愿景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卫康人执著健康事业,以自我的不懈努力,为天下人的身体健康、为天下人拥有美好生命而孜孜以求 【企业经营理念】 科技创新、质量立业 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思路和态度。卫康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时刻以创新精神提供更具科技成果的产品,以严苛的质量检查机制为大众提供放心产品 【企业战略】 以创新制造差异、以品牌提升价值、以服务赢得竞争! 企业战略绘就发展蓝图。卫康人以领先的创新力,保持产品更高科技含量的差异化,以质量过硬、口碑相传的品牌影响提升价值,以全方位、负责任的服务态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企业人才观】 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 公司最基本、重要的资本不是金钱或者其他东西,而是员工。卫康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员工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实现。但卫康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德为本,才为用,品德永远是选拔人才的第一要素 【企业管理】 用制度驾驭人性、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品牌成就人生 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是相辅相成的。卫康坚持企业利益与员工共享,以人性化管理制度指导员工成长发展,以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竞争力和凝聚力,让每位员工在卫康拥有自己的成功人生 【企业竞争观】 倡导宏观联合,坚持协作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多赢 竞争是一种速度、气度、风度的较量。竞争能使金子发光,竞争能激发人类巨大的潜能,竞争能唤醒企业无限的活力。卫康有优秀的团队,有宏观联合的气度,有协作竞争的光荣的传承,过去的成功和现有的资源赋予了我们参与竞争的自信 【企业市场观】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 企业是盈利组织,企业需要在市场运营中实现企业的价值。卫康坚持宏观、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营,不囿于一域一时,而以发展的眼光放眼未来 【企业质量观】 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卫康人以质量立世,坚守做产品就是做人的质量观,时刻以人品衡量产品,树立了世界一流的产品质量监控保证体系。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1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基地临沂市高新区,是一家专业服务于以水泥工业为主,以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为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集节能环保工程设计、项目节能改造、工程施工、生产调试、设备维护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为一体。作为一家旨在“推动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从筹建之始就立志以推进水泥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中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为己任,并为此做了不懈努力。 公司与实力雄厚的临沂市博信机械有限公司广泛合作,先后开发了多项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行业。公司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拥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工艺设计经验,具有丰富的挖潜降耗及环保减排等领域的技术改造经验,可对现有各类新老建材生产线进行低投资技术升级改造,亦可应用于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线节能改造,能为企业有效解决各类生产疑难问题。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产品研发人员18名、专家2名,高级工程师6名,高级技师人员30名,经专业培训并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220名。拥有各类主机设备120台(套),其中主要生产设备90台(套),大型、重型、高精度设备20台套。 公司科研人员一直紧跟世界水泥工业发展动向,从行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特别是公司最新研发的“自适应聚振供能立式辊磨机”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临沂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该专利在环保节能技术创新、优化设计、投资效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能广泛适用于矿山、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必将引发业界新一轮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提升改造风暴。曲阜宇新、沂州水泥、鲁中水泥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已先后利用该技术完成了升级改造,项目在水泥粉磨设备节能升级改造中达到了增产(30%以上)降耗(3%)、改造工期短、工程质量好、投资少、高效环保的效果,取得了极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公司还与国内知名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人员针对行业需求,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公司研制开发并储备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型技术、节能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装备技术,促进了水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进步,大大缩小了中国水泥行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推动中国水泥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9-02
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
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铭铸管”)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延续原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简称“济钢铸管”)业务基础上重新成立、重新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 济钢铸管是国内最早按ISO2531国际标准生产离心球墨铸铁管的厂家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济南铁厂,曾生产出山东省第一炉铁、第一根球墨铸铁管,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最近30年来,公司专注于球墨铸铁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生铁国家银牌”、中国“铸管行业第一品牌”、“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山东省优质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2016年,公司在临沂市兰陵县建立新厂,一期项目投资20亿元,2018年全面投产,公司主导产品包括生铁、球墨铸铁管两大类,采用了国际先进、亚洲一流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包含数据实时采集、资产运营在内的七大系统管控,实现生产管理全流程智能管控。 公司炼铁系统可实现年产生铁100万吨;铸管系统可生产DN80~2600毫米 26种规格、多品种的离心球墨铸铁管,公司总资产超过30亿元,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是中国第二大铸管厂、世界第一的单体铸管企业。同时具有铸造管件、铸件等辅助产品。二期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100万吨铸管生产能力,同时具有矿产资源、铸造管件、铸件、胶圈等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 国铭铸管秉持“节能减排,综合利用,低碳清洁,绿色铸管”的环保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废物、垃圾的集中处理、综合利用;尾气脱硫、除尘、降噪等七大环保设施覆盖整个生产线,完全实现超低排放或达标排放;实施绿色环保战略,建设花园式工厂,为经济发展和环保建设做出表率。  
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420 4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