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审批确认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恩施州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定向培养医学生的合作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扎根恩施,立足湖北,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学校秉承“正德至善、为学至精”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设有医学院、大健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音乐与体育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19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涵盖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文学、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致力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学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共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00余家,打造了一批特色化高质量的地方服务项目,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专业建设为龙头,市场需求为导向,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竞赛奖5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95%,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30000余名应用型人才。学校曾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2021-02-01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由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重庆大学参与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独立学院。 学校是教育部“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37所参研高校之一和重庆市首批转型发展联盟6所高校成员之一。2013年以来,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独立学院报考热度排名第一;2015-2018年,连续四年荣膺新华网“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十强,连续多年名列腾讯网“年度品牌实力独立学院”总评榜前十名;连续多年蝉联重庆市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一名,荣膺2019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跻身中国一流独立学院行列。 学校目前有永川和巴南(在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重庆市永川区著名风景区茶山竹海之麓和巴南区高职城,总占地面积1977 亩, 总建筑面积53万余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花繁树茂,环境秀美,荣获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称号,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校建有先进的教育教学和完备的实验实训设施,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可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研究和学习的需要;教学楼所有教室配备了成套多媒体教学设施并可容纳20000 余名学生同时学习;现建成囊括建筑类、电气技术类、数字技术类、机械电子类、经济类、人文艺术类等专业群和专业基础的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120 余个,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依托重庆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由重庆大学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和评估。学校目前下设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8 个二级学院,覆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等6 个学科门类。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 以上,现有在校生2.4万余人。 学校继承并发扬重庆大学多年形成的浓厚文化积淀和良好校风学风,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教育创新,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以“基础实、技能强、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努力探索创新与就业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为学生走向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继续本着“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21-02-01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65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占地1371亩,固定资产10.6亿元,校舍62.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48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4415人,馆藏图书156.3万册。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龙翔马越、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形成“智联六合、信安九州”的办学理念,打造“一链通九州、一芯系万家、一网安天下”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学校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两年获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并获教育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特别是,学校还荣获教育部“2015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和“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学校在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战略区位显要。中央对重庆实施“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发挥好支撑、带动、示范“三个作用”。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着示范作用。学校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重庆高新区和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西部现代物流园,产教融合、科教并进的背景极为深厚,学校战略区位独特显要。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对接重庆市“芯屏器核网”智能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关停并转,重构“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建筑智能化”等突出电子信息和智能化特色的11个专业群,打造专业群“高峰”“高原”“高岗”,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以群建院,建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8个(专业)实体性学院以及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3个(育人)功能性学院。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1部,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7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资源共享)课程9门、国家级实训基地9个。杰出人才辈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引并举”打造高水平团队和领军人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4人、教授119人(二级教授3人),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人、“千人计划”1人,自主培养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技能大师、7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杰出人才74人。建成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第1名)1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2项。育人成效明显。学校凝炼出“十用十不用”等核心育人理念方法,全面推进“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立德树人水平和育人质量。同时,率先提出了“技术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创新实施了“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工匠工坊支持计划”“星光大道奖励计划”,为“重电学子”开出个性化成长清单,着力培育卓越大国工匠。培养了诸如“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杨成兴、长安集团“全国技术能手”田钭、华为HCIE-cloud(云计算领域)重庆市高校在校生认证第一人潘治宇等一大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男子足球队连续十年蝉联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并于2016年问鼎全国总冠军。学校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勇夺2019年国际技巧与舞蹈啦啦操锦标赛银牌。2014年至今,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77项;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研发服务强劲。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部“重电众创e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建成“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科普基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术与服务团队”5个市级研发平台/团队以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建设“硅光子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聚集人才、技术、政策等要素资源,繁育“环重电”双创生态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社科奖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重庆市科研重大/重点项目7项。公开国家专利1186项,其中发明专利209项。第一作者发表SCI一/二区高水平论文11篇。技术服务年经费持续增长,突破3000万元。学校在2018年核心期刊论文高职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5。开放合作广泛。学校围绕相互需求,探索基于产权介入和效益分享的职教集团-专业联盟-产业学院“三位一体”产教融合体系,牵头组建了“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对接专业群建有“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重庆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教育与培训专委会”“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庆职业教育学会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6个校企联盟以及“重电-华为ICT学院”“重电-海尔智能电子学院”“重电-长安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电-新大陆物联网学院”“重电-启明星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重电-新迈尔数字媒体学院”“重电-上海培越航空学院”“重电-百度云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新华三云计算与大数据学院”“重电-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曼恒数字学院”11个产业学院。联合重庆邮电大学合作培养应用本科学生262名,学校是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SGAV项目”示范学校,联合澳大利亚院校合作培养双学历学生519人,面向14个国家招收全日制来华留学生77名,面向巴基斯坦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ICT培训认证,建成“中泰国际学院”“中非(乌干达)ICT学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创新实施“学校+校友+农户”扶贫模式。学校连续四年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授予“优秀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社会声誉斐然。学校招生规模、录取分数、入学报到率位列重庆前茅且逐年递升,是重庆市最受考生欢迎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在第三方机构排名中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综合排名和学科竞赛排名均为重庆首位。在中国高教学会高职高专学科竞赛排名中,2017年列全国第3,2018年全国第10。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的“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中,2017年列全国第7、2019年全国第6。在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中,2019年位居全国第12名,电子信息类院校第1。 (以上信息数据统计截至日期为2019年12月)学院地址:重庆·沙坪坝·重庆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邮 编:401331 传真:(023)65927000 联系电话:(023)65926592 65926593网 址:www.cqcet.edu.cn E-mail:cdzyyb@126.com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2021-02-01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隶属于山东兄弟实业集团,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寿光市渤海工业园,现有员工500人,总资产9.6亿元,占地面积298亩。是一家集环保新型阻燃剂、纳米改性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山东省诚信企业”、“山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山东省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阻燃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承担社会责任,共建和谐世界。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科技创新,现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技术中心已通过山东省无卤阻燃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并长期与相关高校和研究院开展联合研发,具有极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现已成功开发和生产溴系、磷系、氮系以及复合型环保阻燃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多个系列十余个品种的产品,是国内乃至全球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产厂家;磷系、氮系及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也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导产品四溴双酚A年产能已达2万吨,八溴醚1.2万吨,溴化聚苯乙烯8000吨,规模居国内首位。另外八溴双酚S双醚、聚2,6-二溴苯醚以及磷酸盐、低聚磷酸酯多元醇等磷氮系列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业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感恩惜福,反哺社会;责任关爱,实业兴邦。公司将始终秉承“自危自强、专业用心、尊重人性、厚德感恩”的核心价值观,遵从“敬业、创新、持续改善,在核心业务领域做到最好,成为本行业最受尊敬的公司”之远景,履行“责任、关怀,以高科技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践行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安全规范,为员工带来幸福平安;清洁环保,为子孙留下碧水蓝天”和“创百年优秀企业,建兄弟美好家园”的长期战略目标!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隶属于山东卫康生物集团,是一家以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于2013年1月,在临沂国家高新区投资2.7亿元新建了卫康生物科技园,创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壳寡糖生产研发中心。 公司只专注于一款物质—甲壳素,以“工匠精神”专注于海洋糖生物工程与研发,形成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壳寡糖、氨糖等系列主导产品。2014年组织申报的壳寡糖原料,被国家成功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并获得国内首家壳寡糖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共同制定了《生物刺激素 甲壳寡聚糖》、《壳寡糖类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两项团体标准;同时也参与制定了壳聚糖国家标准、壳寡糖行业标准,已成为中国甲壳素产业和糖生物产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人,泰山学者1人且构建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创新平台。目前卫康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壳寡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山东省壳寡糖及其季铵化衍生物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为卫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为了弥补市场供应不足,卫康集团在日照东港区新建了众生壳寡糖产业园,大大提高了壳寡糖的产能。多年来,卫康承担了一系列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承担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创新型企业。完成3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并进行了产业化实施。其中,壳寡糖制备新技术和生产工艺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制定了壳聚糖国家标准和壳寡糖行业标准,成为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先进单位。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 二十余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呵护生命,保卫健康”的企业宗旨,高举“为人类健康美丽事业而奋斗”的大旗,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大计,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必将开拓产业新方向。 【企业使命】 呵护生命/保卫健康 企业使命是企业的灵魂。卫康人致力中国健康事业,以专注健康服务、呵护人类健康为己任 【企业事业观】 为人类健康美丽事业奋斗一生! 企业事业是企业员工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核心。卫康人以从事人类健康美丽事业为荣,因神的事业而自强不息 【企业愿景】 愿天下人生命因我而不同 企业愿景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卫康人执著健康事业,以自我的不懈努力,为天下人的身体健康、为天下人拥有美好生命而孜孜以求 【企业经营理念】 科技创新、质量立业 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思路和态度。卫康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时刻以创新精神提供更具科技成果的产品,以严苛的质量检查机制为大众提供放心产品 【企业战略】 以创新制造差异、以品牌提升价值、以服务赢得竞争! 企业战略绘就发展蓝图。卫康人以领先的创新力,保持产品更高科技含量的差异化,以质量过硬、口碑相传的品牌影响提升价值,以全方位、负责任的服务态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企业人才观】 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 公司最基本、重要的资本不是金钱或者其他东西,而是员工。卫康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员工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实现。但卫康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德为本,才为用,品德永远是选拔人才的第一要素 【企业管理】 用制度驾驭人性、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品牌成就人生 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是相辅相成的。卫康坚持企业利益与员工共享,以人性化管理制度指导员工成长发展,以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竞争力和凝聚力,让每位员工在卫康拥有自己的成功人生 【企业竞争观】 倡导宏观联合,坚持协作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多赢 竞争是一种速度、气度、风度的较量。竞争能使金子发光,竞争能激发人类巨大的潜能,竞争能唤醒企业无限的活力。卫康有优秀的团队,有宏观联合的气度,有协作竞争的光荣的传承,过去的成功和现有的资源赋予了我们参与竞争的自信 【企业市场观】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 企业是盈利组织,企业需要在市场运营中实现企业的价值。卫康坚持宏观、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营,不囿于一域一时,而以发展的眼光放眼未来 【企业质量观】 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卫康人以质量立世,坚守做产品就是做人的质量观,时刻以人品衡量产品,树立了世界一流的产品质量监控保证体系。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1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基地临沂市高新区,是一家专业服务于以水泥工业为主,以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为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集节能环保工程设计、项目节能改造、工程施工、生产调试、设备维护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为一体。作为一家旨在“推动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从筹建之始就立志以推进水泥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中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为己任,并为此做了不懈努力。 公司与实力雄厚的临沂市博信机械有限公司广泛合作,先后开发了多项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行业。公司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拥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工艺设计经验,具有丰富的挖潜降耗及环保减排等领域的技术改造经验,可对现有各类新老建材生产线进行低投资技术升级改造,亦可应用于电力、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线节能改造,能为企业有效解决各类生产疑难问题。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产品研发人员18名、专家2名,高级工程师6名,高级技师人员30名,经专业培训并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220名。拥有各类主机设备120台(套),其中主要生产设备90台(套),大型、重型、高精度设备20台套。 公司科研人员一直紧跟世界水泥工业发展动向,从行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特别是公司最新研发的“自适应聚振供能立式辊磨机”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临沂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该专利在环保节能技术创新、优化设计、投资效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能广泛适用于矿山、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必将引发业界新一轮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提升改造风暴。曲阜宇新、沂州水泥、鲁中水泥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已先后利用该技术完成了升级改造,项目在水泥粉磨设备节能升级改造中达到了增产(30%以上)降耗(3%)、改造工期短、工程质量好、投资少、高效环保的效果,取得了极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公司还与国内知名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人员针对行业需求,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公司研制开发并储备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型技术、节能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装备技术,促进了水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进步,大大缩小了中国水泥行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推动中国水泥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世联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9-02
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
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铭铸管”)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延续原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简称“济钢铸管”)业务基础上重新成立、重新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 济钢铸管是国内最早按ISO2531国际标准生产离心球墨铸铁管的厂家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济南铁厂,曾生产出山东省第一炉铁、第一根球墨铸铁管,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最近30年来,公司专注于球墨铸铁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生铁国家银牌”、中国“铸管行业第一品牌”、“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山东省优质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2016年,公司在临沂市兰陵县建立新厂,一期项目投资20亿元,2018年全面投产,公司主导产品包括生铁、球墨铸铁管两大类,采用了国际先进、亚洲一流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包含数据实时采集、资产运营在内的七大系统管控,实现生产管理全流程智能管控。 公司炼铁系统可实现年产生铁100万吨;铸管系统可生产DN80~2600毫米 26种规格、多品种的离心球墨铸铁管,公司总资产超过30亿元,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是中国第二大铸管厂、世界第一的单体铸管企业。同时具有铸造管件、铸件等辅助产品。二期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100万吨铸管生产能力,同时具有矿产资源、铸造管件、铸件、胶圈等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 国铭铸管秉持“节能减排,综合利用,低碳清洁,绿色铸管”的环保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废物、垃圾的集中处理、综合利用;尾气脱硫、除尘、降噪等七大环保设施覆盖整个生产线,完全实现超低排放或达标排放;实施绿色环保战略,建设花园式工厂,为经济发展和环保建设做出表率。  
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3
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在香港举行
积极支持内地与港澳大学联合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微言教育 2025-08-13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制定如下措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11-28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5-04-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420 4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