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27日,注册地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长白山路888号九鼎峰大厦209-5室,法定代表人为张鑫。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管理及运营;矿权运作与买卖;资产管理,组织企业资产重组、并购(以上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选冶、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及相关产业技术开发;普通货物运输;航空、陆路、国内、国际货运代理及咨询服务;仓储服务(不含冷库、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货物与技术业务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禁止和须经审批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大宗矿产品、矿山机械、建筑材料的销售。国内外项目开发、运营、管理;施工总承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高新科技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经营其他无需行政审批即可经营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 2021-09-10
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三岳集团是由江苏三木集团在山东滨州全资投资的大型企业,坐落在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邻国家重点工程——黄骅港。集团下属十个子公司: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三木化工有限公司、无棣众诚供热中心三岳公司、无棣三木建材有限公司、山东无棣三岳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山东林峰物流有限公司、无棣县鲁北凌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无棣凌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无棣苏昊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无棣三岳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2700余亩。       目前,三岳集团拥有员工1500名,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5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280余人,公司秉持“务实、高效、严谨、创新”的企业精神,部门设置齐全,坚持“以宏大事业感召人,优厚待遇吸引人,优秀文化凝聚人,创造条件成就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员工都以成为一名三岳人而骄傲自豪。      
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 2021-09-10
山东土壤样品研磨机
产品详细介绍ST4-3L系列  土壤样品研磨机是混合、细磨、小样制备、纳米材料分散、新产品研制和小批量生产高新技术材料的必备装置。该产品体积小、功能全、效率高、噪声低。主要用于地质、土壤、环保、第三方检测等部门的土壤分析前处理研磨。工作原理:土壤样品研磨机的必备装置。该产品体积小、功能全、效率高、噪声低。主要用于地质、土壤、环保、第三方检测等部门的土壤分析前处理研磨。土壤样品研磨机是在同一转盘上装有四个研磨罐,当转盘转动时,研磨罐在绕转盘轴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自身轴心自转。罐中磨球在高速运动中相互碰撞,研磨和混合样品。该产品能用干、湿两种方法研磨和混合粒度不同、材料各异的产品,研磨产品最小粒度可至0.1微米(即1.0×10mm-4)。1.土壤样品研磨机 主机1台,研磨罐4只。2. 传动方式:采用最先进的进口(瑞士)传动装置(噪音小),自动精密配合,无需手工调节;且使用寿命可长达10年(如出现传动装置问题,10年内免费更换),真正做到一劳永逸。该产品的核心部件是内嵌的4根圆柱形橡胶条,该橡胶条具有记忆功能,不易变形。臂和座之间最大可以扳转+/-32度,当传动装置松动变长时,臂能自动回弹,使得传动装置始终处在精密配合状态。3.干磨或湿磨均可,一次可研磨两个样品或四个样品,装样量为:研磨罐容积的三分之二。4.提供10种以上不同材质的研磨套件(研磨罐与研磨球)。5.压力可以设置(通过旋钮),数字式定时。6.转速:公 转: 50-400转/分钟 自 转: 100-800转/分钟7.研磨室设计密封防尘,带观察窗。8.最大进料粒度:土壤料≤10mm。9.最小出料粒度:最小可达0.1um(即1.0×10mm-4),粒度可以控制。10.研磨罐材质有:硬质钢、不锈钢、碳化钨、玛瑙、烧结刚玉、氧化锆、硬瓷、尼龙、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碳化硼研磨罐等,与介质接触的材质均不能给介质带来污染。11.最大连续工作时间(满负荷):90小时, 定时总时间为: 9999分钟,交替运行定时时间为:1-999分钟。12.控制方式:按键(LED显示)或触屏,变频无级调速、程控控制,手动、自动定时正反转,定时关机。13.土壤样品研磨机 电机转速:0-1400rpm、功率0.75kw、电压220V、50HZ。14.土壤样品研磨机 型号(每台的总容量):0.2L、0.4L、0.6L、1L、2L、4L、等。土壤样品研磨机(配套研磨罐材质有):玛瑙、不锈钢、不锈钢真空、水晶、陶瓷、氧化锆、聚四氟乙烯、尼龙、聚胺脂、硬质合金等。每四只球磨罐为一套,每套研磨罐配备相应的磨球与垫片。
连云港市春龙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纯净水厂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济南科恩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饮用纯净水制取设备。纯净水制取装置由预处理部分、反渗透主机和纯水消毒储存和灌装等几部分组成。采用单元组合结构,目的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便于运输及现场装调试,具有占地小、安装快、外观漂亮、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设备部分均选用Ocr18Ni9(304)不锈钢制作,管道低压部分采用食品级PVC-U,高压部分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小型设备也选用优质食品级PVC-U),主要部件(膜、泵、仪表等)均由国内外著名专业厂商提供,整机性能达到国外同期水平!       本机主要功能:预处理部分采用便捷式多路阀控制,操作简单,清洗效果好;反渗透主机设有RO膜自动、手动冲洗,纯水箱高水位自动停机,低水位自动开机,多级高压泵缺水保护,失压、欠压、超压、过流、短路、断相、漏电保护。 纯净水设备专用阻垢剂 用于控制膜分离系统中的结垢沉积物,有效控制碳酸钙、硅酸钙和硫酸钙垢,其阻垢效能高且不与残留有机凝聚剂形成不容聚合物,在无离子 交换预处理的反渗透(RO)、纳滤(NF)或超滤(UF)系统中防止结垢,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  
济南科恩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位于泉城济南,其前身为创建于1980年的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学院由山东省教育厅、住建厅共管,住建厅主管,以“培育鲁班传人,建设美丽城市”为己任,集全日制普通高职、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为一体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2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鲜明的办学特色:建校4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城市建设”人才为特色,致力于建筑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底蕴丰厚。 完善的专业设置:学院开设建设管理类、建筑设计类、土建施工类、环保类等四大类35个专业,建有18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院的35个专业中,有12个专业是山东省独有专业,有17个专业的在校生全省第一,学院的在校生数占到全省建筑类专科学生数的1/6。“山东城建”已逐步成为全省建设类高职教育的优质品牌。 优良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11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计1.1亿多元,学习环境幽雅,教学设施一流。学生公寓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山东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 多元的校企合作:学院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校企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建有天元建设集团、中国奥德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港华燃气集团、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国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宏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诚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渤海燃气有限公司、山东秦恒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浩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龙达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班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济南万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济南九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20个企业冠名全程合作的订单班、还设有2个校企合作产业园、7个企业奖学金、160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良性互动,“零距离对接”。 全面的奖助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学院的三优奖学金等;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办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实行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等多项资助措施。 可靠的就业保障:学院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目前,已有近千家企业与学院建立联系,有四百余家建设企业成为学院长期、稳定就业基地。2017年,在新浪“山东教育盛典荣耀”评选中,学院被评为“2017年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2017年度山东最受网民欢迎高职院校”。根据山东省人社厅公布的就业率,我院在全省145所高校中排名第18位。 独具的行业优势: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独具的行业优势,为学院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为城建学子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中央政法委、中组部、司法部等15部委确定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是山东省唯一的一所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先后加挂山东司法行政学院、山东律师学院、山东省委党校省司法厅分校牌子。学院前身为山东省法律学校,始建于1982年,2006年升格为职业学院。实行学历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双轨运行的办学体制。 学院现有济南、章丘两个校区,共占地550亩。济南校区主要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章丘校区主要用于学历教育。学院设法律实务系、警务系、公共安全系、警务实战技能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继续教育部等6个教学系部。现有专职教师160余人,博士硕士占70%,教授、副教授占30%,其中司法部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司法行业专家1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会专家9人。有1人主持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学院还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监狱、戒毒所、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聘请了许多知名行业专家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和技能结构较为合理。 学院建有法律类、警务类、安全技术类3个专业群,共设12个专业,其中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为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专业为“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衔接曲阜师范大学。司法类8个国控专业学院已开设5个。学院面向全国多个省(区)招生,已连续六年第一志愿全部录满,录取分数线、新生报到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余人,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位居前茅。建校至今,共为社会特别是基层政法系统培养输送了25000多名优秀法律人才。 学院建有模拟法庭、模拟调解庭、教育矫治实训室、安全防范监控室、速录室、功力训练场、障碍训练场、警体馆等校内实训场所;在省人民检察院法警总队、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省女子监狱、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等单位设有69个校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4%以上,其中毕业生自考本科通过率和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就业地域覆盖山东、河北、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0余省份。学院从2013年开始承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培训任务,累计培训干警近20000人次,先后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培养输送了1600多名政法干警。 建校30多年来,尤其是升格转型为警察类院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科学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警务化管理育人模式,形成了“法警并举、文武兼备,试点招录、强化基层,教育培训、双轨运行”三大办学特色。学院的建设发展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司法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被教育部批准为高教自学考试“全国示范学习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建校于2005年,为民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简称“山外”,英文名称为“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s Vocational College”。学院的举办者是山东华信工贸有限公司。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为学院名誉院长。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复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自办学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放眼世界,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院 是“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日照市外向型经济研究基地”“日照市外语外宣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山东最具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100余项荣誉。 学院占地68.2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5.0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44.63万元,纸质图书115.44万册;专任教师521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03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05人,“双师型”教师222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建有“日照市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贸易、金融、同声传译、数字媒体等115个实验实训室;有大连商品交易所、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262家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学院现有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45个专业。拥有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3门,参与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项目1项、国家级2项。 在长期的探索与积累中,学院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一是加强了党建与思政工作。我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建院伊始,就成立了院党委,历任党委书记均由日照市委委派,设有专职副书记,健全了各级党组织。党委书记是董事会成员,党委班子多数成员与行政班子交叉任职,参与干部选拔、教师选聘、物资采购等关键事项的决策与监督。建立了党委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实行了党委委员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党员干部联系班级、教工党员联系宿舍三级联系制度,使“凝聚力工程”“阵地工程”“先锋工程”三大工程落到实处,全方位加强了党建工作。学院团委连续三年被评为“日照市红旗团委”。 党建工作全方位加强,促进了思政工作水平的提升。我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经贸文化,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了“一二三四六”育人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搭建社区公寓和社会实践“二个平台”,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三支队伍”,拓宽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渠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安全保卫、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六进公寓”。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效果明显,涌现出了2017年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李伟、连续两次潜入河底救人的“日照好人”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唐志伟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办学以来,学院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形成了“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形成了“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类专业根据职业面向,设置职业方向课程,提高职业能力;非外语类专业根据岗位特点,加大专业外语课程开设力度,强化外语能力。充分发挥双语和“双师型”教师优势,开实、开好双语课和实践教学课,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5%以上。根据麦可思调查,我院毕业生呈现出“就业率高、创业率高、薪资水平高、对母校满意度高”的特点。 三是推行了“精讲多练、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精讲多练、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精讲”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多练”专业技能,坚持学为基础、用为关键,实现“教、学、做”一体。通过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搭建校内企业平台,建设创业平台,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延伸到企业,拓展到创业基地,使学生在“精讲多练”“学用结合”中得到提高。近年来,学生有1100余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103人次,省级特等奖、一等奖170人次。 四是畅通了“三引三送”的国际化办学道路。我院坚持开放办学,畅通了“三引三送”的国际化办学道路,即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教师和优质教材等资源、引进国外留学生,送学生国外留学、送学生国外就业、送教师境外进修。截至2018年底,累计引进高层次外教180余人次、“海归”人员60余人,引进国外留学生300余名;累计输送800余名学生国外深造,300余名学生国外就业,近200名教师境外培训;与美国帕克大学、俄罗斯卡卢加国立大学等77所境外高校结为姊妹学校,与韩国仁德大学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AU+亚洲大学联盟”,有力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高。 五是践行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我院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一是广泛开展应用研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日照外向型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等机构。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2017年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建产业培训基地(该所在全国设立的唯一一所),截至目前到我院接受免费培训的金融类企业达100余家;依托电商物流专业群及“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为企业免费培训500余人次;依托外语各专业,先后为日照五征集团、日照港集团等企业免费开展外语培训600余人次,为日照市、陕西大荔县免费培训英语教师600余人次,为日照市委市政府、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和中澳经贸论坛等提供翻译服务百余次。 当前,山东省和日照市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大重大工程”,推动省市高质量发展。我院将以全新的理念,牢牢抓住新时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探索走出一条职业本科学校高质量的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坚持“国际化”,办好新时代本科职业学校,为国家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资产总额38088.3亿元,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公司连续13年获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为公司唯一直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公司发展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的公司企业大学。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天下泉城济南,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学校如同翱翔苍穹的苍鹰,雄踞在这座城市的最高端——兴隆山脚下。 自1958年建校以来,公司是电力行业的龙头和主导企业,学校始终坚持“根植行业、深融企业、服务发展、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校训,按照“师资雄厚,装备一流,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在辉煌的60年办学历程中,探索开创了一条“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和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的创新发展之路。数十万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电力行业的各个岗位,成为光明的使者;无数有志青年在这里放飞人生梦想,为我国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公司、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1860亩,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0.29亿元,图书80.6万册。学校荣膺“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等称号,连续9年蝉联“中国企业教育先进百强”。并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优秀校园文明单位”、“全国一流电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资源整合构筑“行企校”一体化办学新格局 学校诞生、发展、成长的历程,是公司坚持“科教兴企”战略、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生动体现。 学校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6月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几经迁校易名。1997年7月,学校与山东电力职工大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校整合重组,搬迁至济南现址,实现了山东电力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1999年4月,学校与原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合并重组,确立了校院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办学体制,实现了山东电力科技与教育资源的整合。2008年12月,公司以学校为依托,组建成立了国网技术学院;2009年11月,学校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承担起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10年11月,公司在学校挂牌成立公司团校; 2012年-2017年,学校先后设立成都、长春、西安、苏州、郑州等五家区域分院,及山西、湖北、天津、江西、丰满等五家合作基地,实现了公司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以国际先进企业大学为发展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发展方向,历经多次战略整合,学校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团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整体运作”,成功搭建了“行业-企业-学校”一体化的办学平台与体制,实现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三驾马车”并驱,打造成为了国家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起了电力行业大职业教育格局。 作为公司发展链、人力链、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作为公司重点建设的企业大学,学校与电网行业、各网省电力企业建立“共同体”,实施“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电力公司、直属产业公司等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标准、生产性实训基地,共组专兼结合的“双栖型”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端技术技能培训,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教学系部与专业培训部、教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生学员管理组织体系的一体化,师资统筹培养、使用,设施统筹建设、使用。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基地、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基地、企业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公司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公司网络大学运管中心和电网实用新技术推广、新技能示范中心;成为东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具有强电专业的大学师资培训基地、大学生分段联合培养基地,以及面向公司的“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服务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好。2009-2017年,培养学生15000人、培训技术技能人才20万人、技能鉴定11万余人,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支撑了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一流的专业与装备支撑特色办学 一流的企业大学,要有一流的专业与装备。 学校按照“对接产业、结构合理、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电力生产全过程,围绕学历教育与培训、技术服务并举,优化建设了热能与发电、输配电线路、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电力营销、信息通讯等紧密对接电力能源产业的六大专业群。 依托电力行业企业,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基于现场工作过程,开发了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符合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按照“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现场一致、适度超前”的原则,2009-2017年,投资9亿余元,建成覆盖电力发、输、变、配、供、用、调控、信通、建设等全生产流程,与中国特高压、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及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实训基地279个、工位8340个,包括全国首座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特高压变电站运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智能配网运检、智能微网控制、火电机组仿真等国际一流实训基地。建有全球能源互联网展示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有公司网络大学及其运管中心,公司系统60多家单位全面上线运行,为公司员工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灵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建有主干万兆、桌面百兆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工程数据库一级中心,是山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先进单位。 专兼结合的“双栖型”师资队伍平添办学活力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了“德育辅导者、实操带领者、业务传授者、现场工作者”四者合一的“双栖”型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33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3.8%,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5.1%,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占47.3% 。每年从各电力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专业领军人才等至少320人次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以1228人为骨干的兼职教师库。专兼结合师资互动,师资共培互用,既能开展学历教育也能做技术技能培训,既能在学校或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成教研科研,指导学生、员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又能对接企业技术、胜任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形成了“周期制”挂职锻炼、“洄游式”挂教授课机制。 “行、企、校”共同体,建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原则,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联动、教学改革与生产真实应用联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联动。 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学员为主体,以做为主,“做、教、学”一体,在“真环境”中做“真任务(项目)”,按照“真工艺”“实练实做”,让学生学员主动动起“手、嘴、脑”,做出“真产品”,直接获取现场工作经验,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公司新入职员工从2009年起,围绕“思想信念染红、行为特征端正、技术技能练熟”这一核心,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2015年起,根据需求,学校每年为新疆、蒙东电力公司“定向”培养110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助力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共同制定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过程共管,质量共控,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了企校双方在招工即招生和招生即招工培养制度上的一体化、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育人机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培养责任双主体、培养计划双方案、培养施教双导师,培养地点双场所、培养效果双认证等“五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企校双方共同培养和共同评价的一体化。 高技能高素养人才深受市场青睐 建立了“双主体、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四真一实”行动式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学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举文化抓育人,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社团建设和专业技能活动的开展。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变电运行、电能计量等技能大赛与技术比武,增强学生技能。2009-2017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竞赛获奖84项,其中省级一等奖及以上33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公司新入职员工,工程实践素质高,独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在现场一线具有“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保持了95%以上的高就业率,主要分布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大唐电力公司、华能电力公司、山东钢铁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等大中型行业企业。 实施科研促教强校战略,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 2009-2017年,以国际一流的现场型、虚拟仿真型、科研型、技术服务型、体验型实训基地为基础,学校培养省部级专家人才27人;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个、公司标准5个、规范104个;获得授权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承担公司科研项目和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账经费7613万元,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形成了“行企校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 大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监督、新技术推广和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 当前,公司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学校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坚定不移地深化“行企校”一体化办学道路,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济南惠鲁商业学校。经过8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建设“创业型高水平商科院校”为目标愿景,秉承 “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经营、创新、开放、共生”的发展理念,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优秀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2018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称号。学校是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基地,以第一名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依托鲁商集团,建有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拥有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中心、北方现代物流研究院、济南市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机构。 学校占地2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10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20万余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学校下设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与艺术学院、智能制造与服务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设有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冰轮工程学院、华为ICT学院等企业冠名学院,开设会计、市场营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制冷与空调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旅游管理等51个专业。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等建设,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主持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9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山东省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8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10个、教学名师9名、优秀教师3名,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名、山东省十佳辅导员4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齐鲁最美教师1名;2016年“互联网+水产品无水保活物流集成技术”项目在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学校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最佳带动就业奖”,学校在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两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赛事中屡获大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金牌累计数位列前茅。 学校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多学期、职场化、协同式”、“双业融通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校企合作范围,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1+1+N”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海尔集团、联想集团、阿里巴巴、华住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美国Cisco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学校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全国物流管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华职教社山东分社副主任单位、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单位。山东省商会、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山东省商业会计学会、山东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山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挂靠学校。学校办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山东商业会计》等刊物。 学校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设立海外办学机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教科研培训中心,学校与泰国暹罗大学共建的中泰国际旅游学院于2018年8月在泰国揭牌。学校与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开展教师互访研修活动,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院校联合开办了会计、国际商务等合作办学项目,互派留学生。 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开启第三次创业、创建“特高校”,实现第三次新跨越。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创新强校模式,累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设单位,原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的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是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学院占地面积1037亩,现有奎文和滨海两个校区,在校生12000余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了现代化的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实训生产线,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达8000多台套,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15个,建设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实现了学院教学、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产业设专业,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的虚拟现实、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与软件、智能制造四大优势专业群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商管、现代乘务等专业群。2020年招生专业达到33个。3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专本贯通培养,打造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是山东省虚拟现实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虚拟现实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学院现设电子与通信系、软件与大数据系、数字媒体系、智能制造系、经济与管理系、现代服务系等六系和士官学院1个二级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部两个教学部。学院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24人,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8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0多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60%以上。学院深度契合军民结合战略,发挥专业建设和师资优势,主动服务于部队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是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确定的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学院实施“靶向”培养工作体系,多措并举夯实铸魂、精技、严纪、严体四项工程基础,打造军旅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定向士官特色教育管理新路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强军人才。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X”双证书制度,着力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先后与华为、联想、中兴、歌尔声学、潍柴动力、福田雷沃、惠科、师创、中创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联合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8%以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