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直径深孔爆破硬岩弱化技术
针对综掘机施工坚硬岩石区域切割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深孔致裂爆破,增加岩体中的裂隙范围、造成岩体损伤,降低综掘机施工难度,使得切割后的岩石呈块状落下,而不是粉末状。既提高了掘进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又改善了现场施工环境。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玄武岩纤维筋张拉锚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筋张拉锚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锚固装置包括玄武岩纤维筋,玄武岩纤维筋的端部设有加粗部,加粗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规则的玄武岩纤维筋加粗段表面半球状突起,加粗部的外段设有伞形端头,伞形端头向远离玄武岩纤维筋的方向凸出,伞形端头朝向玄武岩纤维筋的方向上是凹陷的;加粗部和伞形端头均位于钢质锚环内,钢质锚环内孔靠近玄武岩纤维筋中部的形状为内锥面,内锥面上有若干规则半球状的钢质锚环内锥面突起,远离玄武岩纤维筋的内孔为圆形,其上设有前端内螺纹,钢质锚环与玄武岩纤维筋的加粗部和伞形端头之间设有灌注后凝固的膨胀环氧树脂砂浆。优点是:该装置可以使用现有的钢筋张拉设备张拉并可靠锚固。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85~500kg,胶凝材料分别含水泥65~75%、粉煤灰15~20%、矿渣粉10~15%;陶粒450~465kg;聚丙烯纤维0.9kg;混凝土配制时速凝剂按胶凝材料重量的3~5%加入;水胶比不大于0.5。本发明喷射混凝土在一定配量比物料协同作用下,具有比普通喷射混凝土低65~70%的导热系数,比相近抗压强度普通喷射混凝土低32~40%的弹性模量。另外,陶粒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纤维后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在增强增韧的同时,有效防止轻骨料上浮,增加陶粒混凝土的粘度,减小混凝土的分层离析,使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陶粒混凝土的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热害隧道施工使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技术
该成果能够大幅提高路面材料的服役能力,尤其在强化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抑止路面疲劳损坏、推迟大中小修,让道路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江苏铺筑的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实体工程,合计道路里程达 160 多公里。《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已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并已公布,《TLB 高强纤维沥青混合料》 获“江苏省公路优秀科技创新产品奖”。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上海岩征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岩征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各大专院校实验、科研、开发、生产等仪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岩征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优势,专注于多通道固定床反应器、高通量催化剂评价装置、实验室反应装置、微型反应釜、实验室高压反应釜、成套连续反应装置等领域,为化工、科研、环保、制药、医疗多个行业客户提供成套设备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岩征仪器是集研发和生产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在上海自有生产工厂,设有销售部、技术部、生产部、售后维护等部门,产品远销国外。 “创新"作为公司研发的核心理念,已经深入到上海岩征人的心灵深处。通过自主创新,上海岩征目前已有多项自主产品,形成了厚重的技术积淀。 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应用服务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海纳百川”的人才理念,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营销、经营管理人才。良好的研发实力、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规范的企业管理是上海岩征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上海岩征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7
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拼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拼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衍生物。本发明的大黄素和5-FU拼合的衍生物,为3-取代的1-(1,6,8-三甲氧基-3-甲基-9,10-蒽醌-2-甲基)-5-氟尿嘧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是以大黄素为原料,经6,8-二甲基化、2位羟甲基化、1位甲基化、再将2位羟甲基氯代,然后与5-FU的N1位连接,最后将得到的拼合物与不同的卤代烷或取代氯苄进行N3-烷基化,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的拼合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拼合物与5-FU及大黄素相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富油微藻的驯化及规模化培养
自养型富油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物产量高的特点,是理想的生物质能源材料。利用藻类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对缓解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有着巨大的潜力。本项目开发的富油舟形藻属硅藻类,是富油潜力藻种之一。对原始藻种驯化和筛选后,在不补充CO2的情况下,以自养方式培养藻细胞,干重可达3.66g/L,生长周期15天,油含量达到40%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完成实验室3L规模的小试阶段,500L规模的中试培养正在进行中,10吨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建设投产,可年产960kg的干藻粉。更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筹备之中。富油小球藻是本实验室开发的第二个品种。以BG11为培养基,在100L光生物反应器中,优化后的藻细胞自养培养,干重可达5.5g/L培养基,总油脂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50%左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已达到500L的中试培养规模,10吨级规模的光生物反应器正在建设投产。以年产10 M gallons生物柴油的投资成本计,约10年即可完全收回投资成本。自养型微藻的无机盐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本项目已成功把沼气发酵和小球藻的培养两个体系进行偶联,即利用沼气发酵的沼液作为小球藻的培养基,同时把沼气中的CO2作为微藻培养的CO2来源。偶联后小球藻的各项指标和无机盐培养相近。这样既解决了微藻培养的培养基成本问题,又提高了沼气的纯度与质量,还减少了沼液的环境污染。已申请专利一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体污染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黄酮缓释抑藻制剂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0‑50%的5,4’‑二羟基黄酮,质量分数为50‑70%的海藻酸钠等包埋剂,包封率为50‑70%。所述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采用5,4’‑二羟基黄酮二甲亚砜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与壳聚糖和无水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混合;然后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沉淀的黄酮缓释抑藻制剂。本发明使用的材料生态安全性好,制得的黄酮缓释抑藻制剂可以显著抑制水华藻类生长活性,特别是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活性,可控制或治理湖泊藻类水华的暴发。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作用时间持久,特别适用于频繁暴发的蓝藻水华预防与治理。
浙江大学 2021-04-13
微藻自养——异养结合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1 成果简介原料油脂费用占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 80%以上,目前原料油脂价格高居不下并不断上涨,制约了生物柴油产业化和商业化。国内外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地沟油等。它们与农业争地,与食品及饲料争原料,单位生物量的产油率低,生产周期长,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化肥和能源。 清华大学发明了微藻异养发酵生产生物柴油的新技术,其技术特征在于:通过对一种特别藻株特殊品系的筛选和代谢途径的改变,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0710 strain 由光合自养转变为化能异养,细胞由绿变黄,生长繁殖更快,油脂含量提高 3~4 倍,达细胞干重的 61%以上。又将工业界成熟的发酵技术应用于高油脂异养微藻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发酵规模和细胞密度,现细胞发酵密度超过了 100 g/L,获取了大量异养干藻粉后提取油脂,经转酯化反应生成了高质量的生物柴油。 该技术的创新点: ( 1)发明了微藻异养发酵生产生物柴油新技术,打通了以糖、淀粉、有机废水、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工业自动化条件下高效生产生物柴油的新途径; ( 2)异养藻细胞发酵产量和油脂含量不断创造新高( 细胞干重 100 g/L,含油量 60%),提高了该技术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性; ( 3)在发酵前引入利用 CO2和光合作用来减少糖或淀粉的消耗,降低成本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该技术获 3 项国家发明专利和 2007 年全国发明大会奖。2 应用说明与有实力的企业界合作,在工业化规模上进一步降低微藻发酵过程的成本,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运作。 主要生产原料为二氧化碳及以下 3 类之一:( 1) 甜高粱、甘蔗等糖质原料;( 2) 木薯、玉米等淀粉质原料;( 3) 含糖有机废水。 生产设备:微藻培养池、光生物反应器、工业发酵设备及厂房为主。 生产消耗:电能、蒸汽等(无污染等环境问题)。 产品应用:微藻生物柴油质量好,应用范围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柴油完全相同。 投资风险:本技术创新性强,没有前人的实践、范例和经验;通过工业化和规模化来实现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目标;高技术、高投入、预期高回报的同时也存在投资风险。3 应用范围中国境内的生物柴油能源市场等。4 效益分析全世界油脂价格和液体燃料价格疯狂上涨,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5 合作方式( 1) 合作研究开发:清华大学方投入前期的专利技术、成果、仪器、实验室和研究人员,政府或企业方投入研发资金(至少若干百万元起步)、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双方共同合作,在工业化规模上进一步降低微藻发酵过程的成本,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运作。双方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 2) 技术转让:清华大学方将前期的专利、技术、成果独家转让给企业方,同时协助企业方完成进一步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运作。企业方首先投入技术转让费用,享有对该技术的垄断权。
清华大学 2021-04-13
改性藻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不但影响到景观娱乐和生态安全,还直接影响到水产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对人们生产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影响。该技术研发了一种改性的絮凝剂对蓝藻具有较好的絮凝和去除效果,并且对于蓝藻水华控制具有显著效果。适用于景观水体、池塘养殖水体、自来水水厂等多种类型的水体。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该项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絮凝剂来有效控制和去除蓝藻水华,絮凝剂成本较低,去除蓝藻水华后可为景观、水产等节约调水产品的开支,累积经济效益达120元/亩。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3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