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自动根茎类蔬菜上料对半切机器
所有的净菜加工厂商仍采用人工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加工,可谓是费时费力,为生产经营者带去了较大的人工成本开销,并且手工对半切也存在效率不高,规格尺寸不均等诸多问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高炜凯 机器人产业学院 2020.10/2024.6 20484116 杭海斌 机器人产业学院 2020.10/2024.6 20481112 杜陈琳 机器人产业学院 2020.10/2024.6 20446102 裴育 机器人产业学院 2020.10/2024.6 2049632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陈炳伟 机器人产业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智能制造 闫东旭 机器人产业学院/电气自动化 讲师 离散元法、机械优化设计 四、项目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步向方便快捷、营养化的方向发展,在蔬菜的加工方面出现了净菜半成品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发展食品工业的基础便是食品机械,不断地研制各种类型的食品机械才可能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的需求。 现如今,用于蔬菜清洁、削皮和切片等功能的机器已经屡见不鲜,几乎各类规模的净菜加工厂都在使用此类机械来完成对菜品的加工,但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仍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需求,即所有需要切片的根茎类蔬菜在使用机器切片之前都需要将其对半切开,而这一环节至今尚未被食品机械生产厂商所洞察并重视,市面上尚无能够满足这一环节要求的机械,所有的净菜加工厂商仍采用人工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加工,可谓是费时费力,为生产经营者带去了较大的人工成本开销,并且手工对半切也存在效率不高,规格尺寸不均等诸多问题。
常州大学 2023-03-13
技术需求:流水线式的机器较为复杂
公司现在都是由人工进行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的操作,每人可以操作两台或三台机床,公司自2019年起就着力考察能够合作的企业或学校,致力打造由机器人替代人的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的操作,但多方寻找,还未有能够针对我公司的高端装备产品的机器人,我公司的产品,品种多,需要较频繁的更换要加工的工件,所以较其他企业的流水线式的机器较为复杂。
山东易斯特工程工具有限公司 2021-08-30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建模应用实践
本书共11章,第1章阐明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概况,三维建模技术方法;第2~6章分别介绍了海清寺的阿育王塔,万年宝鼎,关圣帝君像,浮雕长廊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第7~9章分别介绍了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的欣园亭,化工工程学院实验楼,测绘工程学院集中办公区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第10~11章分别介绍了石灰岩矿与地质灾害体的三维建模与应用技术方法.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支架上固定有桥梁模型,支架上端和桥梁模型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支座,且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支座上固定有直线模组;桥梁模型沿车辆模型运动方向设置有桥面开槽,桥面开槽内安装有弹性橡皮;测力支架通过桥面开槽,其一端固定于直线模组上的滑台,另一端固定位于桥面的测力天平,测力天平连接车辆模型;直线模组的传动连接轴连接到伺服电机,驱动滑台移动,实现车辆模型的移动。本发明减小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制造安装误差,提高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三维重建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2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经历多天合作,实现了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CT影像中,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的数字三维重建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提供数字模型和量化分析依据,对奋战一线的医疗人员和后勤的科研团队提供理论指导。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三维颅颌面部数字成像及诊断分析系统
三维颅颌面部成像仪及诊断分析系统,解决传统口腔临床面临的基于二维图像颅面测量丢失深度信息的问题。 系统基于立体视觉原理,开发高效、准确(精度<=0.1毫米)的三维面部成像仪,获取真实的面部软组织立体表面数据,结合高精度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锥体束计算机断层)图像,融合包含颅颌面部和口腔等软硬组织模型,重建出真实感三维颅颌面部数字模型。 同时,系统完成基于三维成像设备的临床三维颅颌面部测量诊断分析系统,提高颅颌面畸形、性别分析、颅面生长等临床诊断水平。 本研究结果为正畸科、正颌外科临床定量化手术设计、术后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为正畸和正颌外科教学培训、多学科会诊及远程会诊提供新的工具,并为进一步的口腔虚拟手术及整形美容业的手术计划研究提供测量和规划工具。 三维颅颌面部成像仪及诊断分析系统,是牙颌数字化诊疗修复的基础系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总数超过 12 万,其中民营超过 4 万家。按照以上数字计算,我国口腔医疗数字化仅三维颅颌面部成像仪及诊断分析系统或同类产品就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若以目前市场产品价格估计,市场需求至少在 2000 亿以上。三维颅颌面部成像仪及诊断分析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是推动口腔正畸修复的重要保障,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依然没有国产的能够投入临床的成熟产品,所以该系统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三维颅颌面部数字成像及诊断分析系统
三维颅颌面部成像仪及诊断分析系统,解决传统口腔临床面临的基于二维图像颅面测量丢失深度信息的问题。 系统基于立体视觉原理,开发高效、准确(精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丁酸氯维地平脂微球注射液及其制备
将等张剂溶于注射用水中,用  NaOH  调节  pH  至  6.0  ~  8.0 得水相 ;将注射用油和稳定剂,于  40-90 ℃下预热 ;加入丁酸氯维地平,摇匀混合 ;加入乳化剂,采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得油相 ;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采用高速分散机剪切,高速剪切机剪切得到稳定的初乳 ;初乳进行高压均质即得丁酸氯维地平脂微球注射液
辽宁大学 2021-04-11
里级三维轨道角动量的纠缠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暨南大学李朝晖教授,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等合作,首次实现公里级三维轨道角动量的纠缠分发。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Optica上。量子纠缠作为量子通讯、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过程的重要资源,其长距离分发对于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及量子物理基本问题的检验至关重要。高维系统拥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强的抗窃听能力以及更有效的量子计算能力。光子的轨道角动量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高维系统,在维度扩展性方面极具优势。然而轨道角动量纠缠易受大气湍流或光纤中模式串扰及模式色散的影响,在此之前仅能传输几米的距离,并且局限于二维纠缠的分发。针对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分发中面临的问题,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研究组合作,自主研发了适用于光子空分复用的少模光纤,设计了轨道角动量模式色散预补偿装置,首次在1公里光纤中实现了三维轨道角动量纠缠光子对的分发。分发后的量子态通过广义贝尔不等式(CGLMP不等式)的验证,得到3个标准偏差的不等式违背,验证了量子态的高维非局域性。针对在光纤中的模式色散退相干特性,研究组还提出了进一步扩展其维度和传输距离的实现方案。该工作为未来利用空间模式复用技术实现长距离的高维量子信息任务提供了可能性。论文链接: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ptica/abstract.cfm?uri=optica-7-3-232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4/c15884a414606/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裸眼光场三维显示的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通过改进现有裸眼三维显示各方面指标,全方位提升了三维显示技术应用于产业化能立。可应用于展览展示、文化娱乐、军事电子沙盘。 "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4 105 106
  • ...
  • 156 1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