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社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统领,以品质就业服务为支撑,精准施策,多方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 2021-03-20
人社部: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尽管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就业局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依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努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04-29
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累计18.7万人
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累计18.7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500多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06-07
一种兼顾近场和远场性能的三维摄像声纳系统换能器阵列的稀疏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近场和远场性能的三维摄像声纳系统换能器阵列的稀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三维摄像声纳系统中近场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的类型,确定三维摄像声纳系统的聚焦距离误差参数;利用聚焦距离误差参数确定近场稀疏优化能量函数;采用全局寻优算法,求解使近场稀疏优化能量函数达到最小的稀疏换能器阵列Q1;对Q1中开启的换能器进行二次稀疏优化,求解使远场稀疏优化能量函数达到最小的稀疏换能器阵列Q2;当声纳系统工作在近场状态时,使用Q1进行聚焦波束形成;当声纳系统工作在远场状态时,使用Q2进行远场波束形成。本发明能够在有效降低系统硬件复杂度的同时,保证系统在不同探测距离下都具备稳定的探测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通过增大狄拉克半金属约瑟夫森结的几何尺寸将电子输运维数降到拓扑铰链态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团队与北京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等合作,在狄拉克半金属-超导体异质结量子调控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以《通过增大狄拉克半金属约瑟夫森结的几何尺寸将电子输运维数降到拓扑铰链态》(“Reducing Electronic Transport Dimension to Topological Hinge States by Increasing Geometry Size of Dirac Semimetal Josephson Juncti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研究团队利用体态、表面态和棱态具有不同超导相干长度的性质特点,通过增长沟道长度,逐步实现从体态到表面态、再到棱态的超导电流的传导。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三维手性分子碳纳米环
具有聚集诱导发射(AIE)和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的双发射有机材料在文献中很少报道,通过调控这类有机分子的聚集程度可以实现多色荧光发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合成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并与杨上峰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AIE效应实现了圆偏振发光性质(CPL)的增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华东师范大学黄国翔教授研究团队: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
近日,Materials view China 网站报道了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国翔教授课题组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 的研究成果“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Stable High-Dimensional Weak-Light Soliton Molecules and Their Active Control)。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驱动机器学习重建地球大气氧化历史
大气氧化的过程和机制是宜居星球形成的关键。早期地球大气几乎无氧,经过至少两次主要增氧事件(元古宙早期GOE和元古宙晚期NOE)后,才达到了现今大气O2水平(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2-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出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的机器化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间接带动就业超400万人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累计落地创办企业超过7万个,创造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间接带动就业超过400万人。
新华社 2020-11-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