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植物染料工业化生产及其环保染色关键技术
农村经济作物种植和配套加工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莲蓬壳、板栗壳、板蓝根茎叶、栀子果等,此类废弃物特别之处在于蕴含着色彩丰富的天然植物色素和易转化为多孔性生物炭的生物质材料。传统的堆置焚烧低值处理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当前,染料工业与印染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如何实现废弃资源高值化利用和有害物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和无废社会的战略需求,也是我国相关领域一直面临的关键难题。 天然植物染料技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依靠农业推动工业,完成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循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陈群书记、纪俊玲教授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提取植物色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相继承担了国家、江苏省、常州市等近10个纵横向项目,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积累及创新成果。 本项目针对农村经济作物废弃物高值化瓶颈问题,提出了“因物而为”高效资源化利用新思路,针对农村经济作物及废弃物发明了长间隔臂大孔强碱性树脂吸附剂,开发了低温超声高效分离-移动床吸附纯化技术,首次得到性能稳定的商品化植物染料粉体;提出植物染料微结构调控新方法,开发了全品类植物染料染色的生态纺织品,发明了提取残渣高效定向热解专用装备,开发了生物炭功能元素高值化利用新技术,实现了残渣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成功研发并拥有从农村经济作物废弃物提取植物染料、制备生物炭缓释肥及其应用的成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现了植物染料、植物染纺织品、生物炭缓释肥等系列高值化绿色产品的稳定生产,成功实施了农村经济作物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技术。 本项目开发的天然植物染料已获得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工业与消费产品检验ITS检测认证;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公信力的SGS报告中,获得I类纺织品认证;天然植物染料在收获→原材料→加工→最终产品过程中,所有投入物在毒性和生物降解能力方面满足GOTS国际纺织品有机绿色认证。本项目共获授权发明专利30件,牵头起草中国首个纺织用植物染料标准—团订标准T/CTES 1007-2018《纺织用植物染料 靛蓝》(已公布),技术成果在全国15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处理量超过25万吨,开发植物染料20种。相关技术获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纺织之光”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常州大学 2021-05-10
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
该项目提出了连续扩缩变截面流道、跨尺度结构等复杂表面的紧凑传热结构,揭示其热力特性与强化传热机理,解决了传统传热节能装备传热效率低的重大技术难题。 相关技术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30余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椰浆发酵椰果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传统椰浆椰果生产多采用经验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存在菌种活性不易控制、易受气候影响等问题。项目采用传统椰浆椰果生产菌种,系统研究了椰浆椰果发酵使用原料、菌种、发酵环境以及发酵条件对椰浆椰果生长的影响,解决了椰浆椰果工业化规模化上产过程中的原料、菌种、发酵环境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椰浆野果的工业化、常年化生产,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的技术水平: 项目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国家椰浆的相关理化、微生物指标,研究了不同椰浆对椰果发酵生产的影响:通过醋酸控制杂菌生长,实现了椰浆无需热力杀菌:菌种经过驯化选育后通过环境控制及发酵调控技术,实现了远离椰子产地的椰果工业化生产,在国内首次解决了椰浆椰果不能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通过对椰浆和环境原始菌数控制,采用菌种逐级扩培的工艺,降低接种量,缩短发酵时间,并建立了工业化生产菌种长活力的判定方法。在农业部《椰纤果》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椰果企业标准及椰浆原料标准;优化了 工业化生产椰浆椰果的工艺;设计建成了现代化、十万级的净化车间,实现通风和温度的实时控制。最终椰果产品得率≥58%,收率≥28kg 椰果/kg 椰浆,95%以上处于厚度 10~13mm,白度 35%~40%,硬度 4~7N 优级品德范围。本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推广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Levan 果聚糖的生物制备工业化生产技术
Levan 果聚糖是一种由果聚糖蔗糖酶(levansucrase,EC2.4.1.10)催化转移果糖残基到蔗糖的碳链上,通过促进碳链延伸而形成的 β-(2→6)果聚糖。Levan果聚糖与菊粉(菊糖)结构上的区别在于菊糖是以 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Levan 果聚糖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熔点为 225 °C,玻璃熔点为 141 °C。它能溶解于水或水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因聚合度不同而不同,聚合度越低,溶解度越大。Levan 果聚糖除了具有天然多糖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本身的一些特性,这使它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在食品方面,它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聚糖生产的原材料以及乳化剂和成膜剂等。在医药方面,levan 果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控、抗感染等作用,还可以作为血浆的替代品。除此以外,由于它具有与透明质酸一样的保湿效果以及对人体角化细胞和纤维原细胞相似的增殖作用,可以作为化妆品添加剂使用。因此,levan果聚糖的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由于 levan 果聚糖在植物中含量很低,天然提取及分离成本很高,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而酶法合成较为简单,是目前大量合成 levan 果聚糖唯一有效的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集装式膜生物反应器成套技术装备
本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一套适合于处理城市污水及回用(从城市污水到杂用 水、景观用水、绿化、洗车等直到实验室分析配制标准溶液的纯水)的集装式膜生物反 应器成套技术装备。同时本装置还适用于在本装置的一个阶段内实现受污染水源地的饮 用水的供应的系列产品。 技术创新点: 1)针对不同城市污水水质可以选择不同的膜材质。 2)针对不同废水规模可以加工大型或中型的集装式膜生物反应器。 3)不同处理程度的集装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适用于同种废水而不同用户需求的回 用水质。 4)开发的自控技术,可以达到无人监管、在线检测的水平,使人工费降低及自动 控制达到较高的水平。 应用领域: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流内循环式PS高级氧化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反应器,其内设两个位置上下交错 且同心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上端开口,内筒的下端与反应器罐体底连接;外筒上端与反应器罐体顶连接,外筒的下端开口;反应器罐体底部设有无动力自吸回流系 统和伞状锥形布水器;一条由反应器罐体顶部伸向底部的催化剂加药管,其下端对应连通伞状锥形布药器,伞状锥形布药器位于反应器布水混合区域之内;还包括圆 环形布水挡板,进水混合装置,二次加药装置等.本反应器结构高径比小,反应空间利用充分,容积负荷率高,动力消耗小,无动力回流系统使未反应完的污染物和 药剂重复处理,提高了药剂利用率,降低了药剂消耗和能量消耗,降低成本。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法合成4'-氯-2-氨基联苯的绿色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4'‑氯‑2‑氨基联苯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法合成4'‑氯‑2‑氨基联苯的绿色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连续化生产方法,将反应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十秒至几分钟,生产周期短,反应过程更加稳定,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反应收率;经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得到的4'‑氯‑2‑氨基联苯的纯度达到了93%‑95%,产率达到了80%‑85%。本发明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可加强传质、传热性能,保持反应温度恒定,避免飞温现象,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同时提高了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微通道反应器内强的传质效果,使得液‑固非均相反应液得到充分地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采用核壳微胶囊生物反应器实现细胞高通量分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核壳微胶囊生物反应器实现细胞细胞高通量分选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皮升注射技术对封装有细胞的单分散性颗粒进行高通量包埋,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微胶囊生物反应器,通过荧光分选技术对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胞进行高通量分析和筛选。该微胶囊生物反应器的核相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为细胞提供生长和增殖空间,壳相为具有稳定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增强微球稳定性,避免细胞的逃逸,可以实现细胞的长时间稳定培养,提高被测物浓度,同时允许荧光信号的传递和检测,实现对细胞的高效分析与筛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浓度甲基氯化镁格式试剂的工业化生产
甲基氯化镁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行业的甲基化格式试剂,国外大公司一般采用氯甲烷气体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同金属镁作用来合成,市售浓度为4摩尔/升。因为其合成工艺难度大,国内企业尚无该产品生产,普遍采用甲基溴化镁,即采用溴甲烷代替氯甲烷,但是由于生产工艺不过关,目前产品存在着甲基溴化镁浓度低,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实验室历经300多次实验,现已拥有了只有国外发达国家大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氯甲烷气体可以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同金属镁平稳的反应,生成的格式试剂浓度高于市售产品,生产工艺经过逐级放大,目前可以在1000升的反应釜中稳定批量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带水合反应器的复合吸收剂循环捕捉CO2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水合反应器的复合吸收剂循环捕捉CO2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煅烧?还原反应器(1)、冷凝器(2)、水合反应器(3)、空气反应器(4)、碳酸化反应器(5)、换热器(6)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管道;该循环捕捉CO2的方法为:钙铜基复合吸收剂中的Ca(OH)2和CaO与进入碳酸化反应器的烟气反应,捕捉CO2;固体产物在煅烧?还原反应器中与通入其中的CH4反应,产生高浓度CO2;部分反应后的固体进入水合反应器改善孔隙结构,增强反应活性;活化后的复合吸收剂进入空气反应器完成铜基载氧体的再生。本发明使用钙循环耦合化学链工艺实现了低能耗捕捉烟气中的CO2,同时借助水合反应抑制吸收剂碳酸化性能衰退。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492 4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