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社区科普馆设计科技馆展品隐身人
序号 名称 1 三维空间成像 2 划船vr 3 航模VR 4 虚拟健身 5 地理互动投影 6 VR火灾体验 7 VR骑行体验 8 3D视频合成演示仪 9 互动投影   1 能吹灭的电灯 2 电磁加速演示器 3 大型辉光球 4 神奇的雷电模拟 5 磁车比赛 6 电磁炮 7 电流危害(温柔电击) 8 健身发电   1 拔河比赛 2 手指推大厦 3 花朵绽放 4 拿得起放得下 5 伯努利吸盘 6 旋珠式科里奥利力演示仪 7 车轮演示进动 8 弹琴花开 9 万有引力   1 跳动的心脏 2 光纤传输 3 管中窥豹 4 偏光迷宫 5 频闪转盘 6 模糊与清晰的瓢虫 7 摸不到的花 8 全息技术演示 9 影子舞 台 10 夜明珠 11 电影的原理 12 向日葵向太阳 13 怒吼的老虎 14 隐身人 15 腾空而起 16 无源之水-3(天上水)   1 脚踏钢琴 2 声驻波(雪浪声波) 3 无皮鼓(大) 4 无弦琴(光琴) 5 百鸟争鸣 6 语无伦次 7 击虫鸟鸣   1 磁悬浮列车 2 双向记忆合金转轮(无动力水车) 3 记忆花开   1 太阳能发电 2 太阳能实验平台 3 健身发电 4 旋转小屋 1 单人地震体验台 2 火山喷发 3 海啸模拟及报警系统   1 手眼协调 2 时间反应测试 3 同心协力 4 扑蝴蝶 5 生命的孕育 6 色盲测试 7 推球比赛 8 身高与体 重 9 食物金字塔 10 烟酒与健康 11 人体舒适度环境检测与分析系统 12 植物发电实验平台 13 心跳试验 14 生命游戏 15 记忆力测试 16 食物相生相克 17 手的热相图 18 养生抢答系统 19 眼疾手快 20 旋转的小人 21 一分钟有多久 22 植物的生长 23 心跳试验   1 热学实验台 2 仿真瓦特蒸汽机 3 课堂型低温型史特林热机 4 课堂型高温型史特林热机   1 聪明的机器狗 2 六足智能爬虫 3 与机器人比腕力 4 穿线机器人 5 可编程人形机器人 6 人手掌模拟模型 7 互动机械手臂 8 足球对抗机器人   1 卫星发射与运行展台 2 嫦娥系列展台 3 火箭系列展台 4 神舟系列展台   1 数学游戏平台 2 电子翻书系统 3 棋盘完全覆盖问题 4 马步问题 5 八皇后问题 6 拼图花开 7 哥尼斯堡七桥 8 圆的十七等分 9 二进制与十进制   1 PM2.5雾霾浓度检测仪 2 水质分析仪 3 水处理演示系统 4 墙体保温 5 生存危机 6 大自然的眼睛 7 地球碳库 8 环保知识互动抢答系统 9 垃圾分类实验仪 10 旧衣物处理 11 抽水储能 12 节能灯PK普通灯 13 都江堰水利工程   1 试试手气 2 穿墙而过 3 抽屉原理 4 蜗牛爬井 5 音乐喷泉 6 视觉暂留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消防科技馆建设方案消防科普馆设计
校园科技馆的展品设置以“始于欢乐、终于智慧”为目标,以科技教育为主,让青少年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科学现象和结构模型之中,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验科学乐趣并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展区设计和展项设置围绕体验、发现、创造等理念进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展开科学探索活动的条件,充分体验科学所带来的乐趣,在玩耍中形成“乐于探索、热爱科学”的品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植下科学的种子。   校园科技馆以“体验科学、感悟科学”为宗旨,融展示和参与、教育与科研为一体,以学科综合的手段和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学生在赏心悦目的体验活动中,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体验科学——通过营造科学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体会科技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而感悟科学,开启智慧。   激发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激发科学兴趣、培育科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环保节能——以人为本,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展示空间。   科技安全——将传统手法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触控系统,严格按照要求标准规范设计灯光照明、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等。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消防知识互动抢答系统 规格:抢答控制台1个1100×600×700;三人组,由计算机、抢答器和抢答软件系统组成。 套 1 2 消防安全电子翻书 规格:900×800×800,展品采用虚拟翻书系统***介绍了火灾,让观众在挥手“翻阅”书籍的同时学习消防安全常识。互动操作增强了展品的趣味性,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套 1 3 模拟灭火 规格:投影仪1套,幕布(100寸)1块,主机系统1套,仿真灭火器1套,软件系统1套,包含五个基本场景: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和办公室。参与者根据屏幕中不同类型的虚拟火灾场景,拿起仿真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游戏,通过大屏幕了解关于火 灾逃生自救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 识及应对灾害的能力。 套 1 4 模拟119火警报警电话 规格:1000×600×800,119模拟报警电话,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使受训练者学会如何拨打119报警电话,从而在一旦经历火灾报警时,能有一个从容稳定的心态,能够准确.清晰地向119接警中心说明火场情况,为消防队出警提供必要的信息。 套 1 5 火警多媒体学习 规格:900×500×800,动画演示,内容包含火警报警演示、火灾逃生互动游戏、防安全常识图解—灭火篇等。 套 1 6 合格的消防员 规格:800×600×1200,消防新兵、汽车火灾灭火、***火警、控制地下火灾、机场危情、挑战高层火险、小巷救火、炼油厂火警。 套 1 7 火灾隐患点查找系统 规格:Φ800×1200,底台:Φ800×700,ABS工程塑料,开模一次成型。由计算机、查找系统软件组成。结合日常生活场景,查找和体验平时我们注意不到或不经意留下的的火灾隐患点。通过识别和查找,能够有效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良好的用电、用火安全习惯。 套 1 8 逃生绳结训练教具 绳结栏杆+5条绳索 套 1 9 火灾逃生通道体验区 规格:体验者进入展区后,由PLC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灯光熄灭,周围墙壁上出现火苗,音响播***的音效,将体验者置入模拟火灾现场,2秒钟后,进入模拟疏散出口上方的安全出口标志灯亮,体验者开始进入模拟火灾烟雾逃生。疏散通道区设有自动发排烟装置,在逃生通道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指示标志,并且设置一扇假电梯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在烟雾区没有按要求弯腰前进,超过规定高度,或者触动电梯按钮,最后有电脑评判逃生成功与否。 套 1 10 火灾逃生互动游戏 规格:900×500×800,动画演示,内容包含火警报警演示、火灾逃生互动游戏、防安全常识图解—灭火篇等。 套 1 11 火警多媒体学习 规格:900×500×800 套 1 内容包含: 1、火灾逃生互动游戏: 1)动画演示火灾逃生正确的方法和路线。 2)通过动画互动操作,测试你选择的逃生方法和路线是否正确. 2、火警报警演示:动画演示火警报警过程. 3、防安全常识图解—灭火篇等。 12 现场急救训练 规格:1800×500×700 套 1 13 楼宇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演示系统 将建筑中所需要用到的消防联动装置,以结构图的形式体现,用于让体验者了解楼宇火灾自动报警于联动系统的工作远离与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按下报警按钮启动报警装置。 套 1 14 安全用电与煤气*** 规格:620×620×1200,安全用电话常识。 套 1 15 紧急逃生应急训练器材 逃生绳(20米)1台 救生锤1个; 应急手电筒1支;485ml水系灭火器1支;灭火毯1×1M 1张;毛巾1条;饮用水1支. 套 2 16 火灾报警器使用方法 规格:烟雾报警、消防火灾烟感报警、插电话线进行电话拨号报警练习。 套 1 17 电气火灾---绝缘性能***坏实验台 规格:900×600×800,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用的电器随之增多,与此同时,电气火灾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其中,由电线和电器短路、超负荷、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火灾位居榜首。 套 1 18 取暖器引发火灾实验台 规格:900×600×800 套 1 19 烟头火灾成因实验台 规格:900×600×800 套 1 20 家庭电器火灾成因试验台 规格:900×600×800 套 1 21 电气过载实验台 规格:900×600×800 套 1 22 过斑马线体验 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红绿灯,利用红外感应技术,让人从斑马线通过的时候,走错斑马线,屏幕出现***场景,让参观者记住如何过斑马线 套 1 23 燃气***实验台 规格:900×600×800 套 1 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规格:900×600×800 套 1 25 厨房安全互动体验 规格:当打开燃气灶,灶台上的锅里就有仿真的火焰并伴有燃烧的音响。参与者要选择灭火的方式。灶台上有:1湿抹布、2水、3锅盖。如果参与者选择湿抹布或锅盖,有语音提示灭火正确并伴有语音解说正确的灭火方式。如果选择了水,语音提示灭火错误并解释错误原因。 套 1 26 消防安全科普知识展板 规格:880mm×580mm×10mm,钢化玻璃。 套 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电视背景墙设计,苏州喷绘,墙体彩绘
产品详细介绍 墙体彩绘的应用 墙体彩绘  室内墙体彩绘: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卧室、儿童房间墙画、餐厅、走廊、阳台、厨房等   商业墙体彩绘:幼儿园、寺庙古建筑、建筑楼体、工地外墙、厂房、通道立柱、天桥、广场主题壁、停车场、体育场   景观墙体彩绘:酒店大堂壁画、大堂天顶、会议厅、办公室、主题餐厅壁画、特色包房壁画、网吧等 服务范围包括: 家庭手绘壁画,彩绘、手绘、,墙体彩绘,幼儿园喷绘,娱乐场手绘,漂亮KTV手绘壁画,户外文化墙宣传画,喷绘、彩喷、喷图手绘壁画 墙体彩绘 喷绘点缀墙面苏州艺空间墙艺   幼儿园喷图   幼儿园喷画  苏州喷图   苏州彩绘   苏州墙绘   苏州幼儿园喷图  苏州墙体彩绘  苏州艺空间墙体彩绘专业供应幼儿园墙体彩绘,围墙墙体喷画,娱乐场所墙体手绘,家庭背景墙手绘壁画,广场寺庙墙体彩绘,户外文化墙宣传画,喷绘、彩喷、喷图等墙艺,彰显不凡气质, 缔造经典空间!有意者请联系武先生 联系电话:15962223129   18862189919  QQ: 279872095网站一:www. szartykj.com 网站二:www. artykj.com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ikongjian8888  邮箱:yikongjian58@163.com   
苏州艺空间壁画设计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业医疗病理科实验室设计
产品详细介绍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是致力于提供现代实验室整体系统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及售后服务的专业性公司。 秉承“专业生产、超前意识、优良品质、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为此奥佩克公司汇聚了一大批具有高级技术的科技人员,配备目前最新的产品开发、生产和检测设备,遵循国际化实验室设备行业标准,以满足现代化、专业化、人性化为原则,在产品中不断融入欧、美等先进国家实验家具设计之风格,并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开发了美观大方、设计科学、功能完善、结实耐用的实验室家具,且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研制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优质产品,获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科学、规范、标准的实验室不但需要功能优越的实验室具,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整体效果。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在长期的项目运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及施工经验,根据不同的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在规划设计与生产安装上,都充分考虑实验室整体的布置、给排水、电路、供气及通风系统的科学与合理性,并与实验室地面、墙体、天花吊顶、隔断及安全应急设施的具体布局结合起来,使实验室在整体上、功能上、安全上都达到科学与完美,做到卓越而又服务周到的交钥匙工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先进、舒适与优质的实验工作环境。 打造行业“钻石”品牌,奥佩克期待与您携手共进!  
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装置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台把电气控制和机械的组装调试结合到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既训练了学生的运动方案设计能力,又培养了亲自动手组装调试的能力;既有机械设计的整机思想,又有控制与机械结合的系统观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旨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不同原动机的性能分析,不同传动装置的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传动方案来实现工作机的往复直线运动。了解各种原动机的性能,参数,应用场合,分析往复直线运动的实现方式,设计出多种传动方案,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后得到较优的方案。 在实验台上对设计好的各种方案进行搭建,从组装过程,运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最终的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的特色在于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对设计的总体过程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22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新兴工业城市平顶山市白龟湖畔,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单位。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原煤炭工业部创建于1956年的平顶山煤矿学校。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办学以来,先后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辐射全国各地,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成为所在行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际技术比武冠军、道德模范等。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逐步形成了“面向社会、面向人人,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办学理念;培养“员工型、学习型、全面发展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高职教育为本,以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四进”、“五个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企业社会认可的创新办学之路和特色育人之路。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858人,其中,专任教师65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155人,双师素质教师301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01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院设机械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源开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工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文化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部,技工学校、安全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信息中心。开设汽车类、建筑类、医学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管理类、煤矿类等51个专业及方向。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54亩,建筑面积41.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48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4亿,图书馆藏书107.04万册。学校建有现代化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等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拥有与专业配套的、具有真实场景或高度仿真的实验实训基地(车间)103个,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电气集团、中兴通讯等大型企业共同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117个。其中,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矿山机电实训中心综合楼、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河南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瓦斯防治实验室、数控加工实训工厂、服装加工实训工厂、煤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均处全国、全行业领先水平。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三五”期间,学院将顺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潮,秉承“两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理念,以 “三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四进”、“五个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为实现“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战略目标夯实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水库路 3 号院 网址:www.pzxy.edu.cn 电话:0375-2066473 传真:0375-2066471 电子信箱: office@pzxy.edu.cn 邮编:467001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58年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院应运而生,开启了筚路蓝缕、筑基建业的奋斗征程。1981年学院更名为陕西第一工业学校。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00年学院荣获陕西国防工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2001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2年、2006年荣获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党员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2005年连续荣获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党委;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授予“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成为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4年被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2016年成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跻身国家优质高职行列;2018 年入列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立项单位。 校园环境与基础设施。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市鄠邑区,东临省会西安,北邻咸阳,西汉高速邻校而过,高铁站直达西安。学院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003亩,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5.3万册、电子图书2.95万G。校园网出口带宽3.4G,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近1000余个多媒体教室、“一卡通”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学院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400m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装有空调的新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与国际交流。学院现有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302人,双师素质教师4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国防教育专家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劳动模范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践行“一带一路”战略。近年来,近200人赴美、德、澳、新等国家研修学习,与德国杜根多夫大学、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及德国BKS机构等建立了长期深度合作关系。学院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与巴基斯坦奈德工程技术大学等6所巴方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办学、师资培养、学生校际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专业与设置与实训条件。学院现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等8大类53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等不同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联合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育资源库备选库项目、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院与戴姆勒奔驰、中兴通讯、三星电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建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55个,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目前,学院教学设备仪器数量6542台(套),总值1.3亿元,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形成了多个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校企合作与育人成效。学院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紧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与省内外百余家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合作,探索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对外合作方面,学院先后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建成工厂化标准的实验室,开设奔驰订单班;与巴斯夫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为陕西首个与该公司合作的高等职业院校;与日本老年服务机构瑞穗会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共同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建成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中心”“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校60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涌现出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简称IVT)是为满足园区开发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内外资企业,在新加坡原总理吴作栋的提议下,于1997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独墅湖新校园于2010年9月正式启用,地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若水路1号。 学院是苏州地区18所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先后五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办学实力位于省域前列。 二十年来,学院通过积极借鉴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形成了以股份制办学体制、深度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视野为特色的办学风格。 学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股份制办学,组建了由政府主管部门、中外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高校组成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单位成员中来自美国、德国、荷兰、芬兰、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企业董事21家,占董事成员的70%,跨国企业董事单位16人,占董事的53%。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组成结构及运作机制,融合了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资源,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对学院优化发展战略起到了建设性作用。董事单位对学院的发展起着参政议政的职能,并参与到学院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选拔、实训室建设、奖教金设置、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环节,此外,还为学院教师提供访问工程师的场所和机会,极大地推进了学院“企业+学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学院坚持亲商理念和共赢原则,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办学过程中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的“亲商理念”,并将其明确为“亲企理念”。学院发展二十年来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院与企业共同成长,探索出了“BOSCH模式——订单培养”、“CHARMILLES模式——使用权共享”、“SAMSUNG模式——企业大学”、“同程模式——教学工厂”、“PHILIPS模式——联合实验室” 、“AMD模式——访问工程师”六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这些合作,学院与11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30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做到了目标一致、标准一致和全程合作,并逐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迄今,学院工科专业毕业生中有约40%的同学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80%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近80%的同学担任企业生产线长、班组长、技术员、新员工培训师等。 学院坚持“三化”实践,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访问工程师”培训、“全员海外项目制”培训、“海外招聘”、 “校企讲师工程师互聘”等计划,造就了一支数量与结构合理的具有“工程化、职业化、国际化”背景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院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56人,引进、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157名,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名,苏州市金鸡湖“双百”人才—苏州市高技能领军人才16人。学院还充分利用自己作为苏州博士联谊会、园区博士联谊会理事长单位的有利条件,聘请了140多位在企业中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归、本土博士担任学院的“一美元教授”,他们既是学生了解前沿技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又是学院教师的“导师”,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 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与作交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彰显学院国际职教理念的时代气息及不断探索创新的勃勃生机。多年来,学院与各国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模式有:合作办学、国际专接本、国际顶岗实习、选派培训、考察团互访及承办国际技能比赛, 学院现有专业(含专业方向)44个,各类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400余人。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共计20个(不重复),占学院专业总数的47.6%;省级品牌专业1个,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占学院专业总数的17.5%。共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3.03%。2011-2015学年,学院共申请受理专利643项,其中发明专利385项、实用新型专利254项,另已有104项发明专利、133项新型实用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轻量化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项目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铝合金压铸、铝/钢复合压铸、伺服电机高效相变热控等方法,实现机械臂、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成套的变革性轻量化技术突破;研发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项目采用制造工艺及控制系统自主开发,高度可控,将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本,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 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相关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多个项目支持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与验证,并已建成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该项目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特征的核心部件及其规模制造技术;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在广东省两项重大战略专项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精密RV减速机、相变热控伺服电机、仿生轻量化机械臂等产品。自主研发减速机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并组装的轻量化机器人整机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工业中含酚废水来源甚广、危害极大。焦化厂、煤气站、化学化工厂、树脂厂、染料厂、制药厂、农药厂、香料厂及其他化工厂都会产生各类含酚废水。处理工业含酚废水,回收其中的酚类,时改善环境、造福人类、创造直接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本项技术从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有机物稀溶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二十余个工业生产的实际废水体系的工艺研究,确定选用混合型络合萃取剂A-B-K和N-B-K,提出了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新工艺及相应配套设备。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分离因数高、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少、酚类可回收复用和溶剂损失小等特点。对于化工类工业含酚废水采用A-B-K络合萃取剂,仅通过单一萃取操作、通过2~3级错流接触,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残液含酚小于0.5ppm)。对于焦化厂含酚废水(中性或弱酸性),采用N-B-K络合萃取剂予以实施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
清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