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食品功效组分提取与功能食品创制
针对果蔬、谷物等食品与海产品中植物化学素(天然食用色素、黄酮等)提取效率低、稳定性差、分离纯化难、制备量少等共性技术难题,综合运用高压低温提取、多维色谱分离技术系统开展以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黄酮等为代表的植物化学素的高效提取与精准制备研究,实现了低温条件下食品中植物化学素全组分连续化提取,解决了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植物化学素失稳失活等技术问题,达到低温条件下植物化学素提取保留完整性达90%以上的高效连续提取效果,获得的天然食用色素与黄酮单体纯度达95%以上。目前该技术国际领先。项目完成人进一步与国内植物化学素龙头企业合作,联合研发了国内唯一的集成高压差低温提取、分离、浓缩一体化的成套装备—高效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分离浓缩技术(HHLSE)及成套装备,革命性地将天然植物提取生产方式由批次式变为连续式,实现了对物料成分低温状态下的原生态保留,填补了天然动植物全过程低温提取技术及设备的空白。项目完成人团队在植物化学素分离纯化及其调控糖脂代谢、缓解氧化应激、保护肝脏损伤等领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件,2项PCT专利申请中。目前项目完成人研究团队在涉及植物化学素分离纯化领域到活性应用已经形成了国内外全覆盖专利群,通过全球专利布局,有效保护了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浙江大学 2021-05-10
一种食品流变特性检测系统软件开发方法
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申报相关研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喹乙醇在食品动物的代谢残留规律与食品安全管控技术研究
该项目针对现行国家认定的喹乙醇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首次制出标准品,研究制订了畜禽和水产动物可食性组织及产品中残留检测方法标准2种,在国内外首次研制出基于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试纸条3种。这些方法标准及产品已纳入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放射性示踪和液质联用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喹乙醇在大鼠、猪、鸡和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发现了9种新代谢产物,重新确定了喹乙醇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为脱二氧喹乙醇,残留靶组织为肾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合成了6种新的喹乙醇主要残留物和残留标示物标准品,建立了喹乙醇及其主要残留物的化学定量分析技术,研制成功了新残留标示物的单克隆抗体,组装了ELISA检测试剂盒。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残留标示物与靶组织的确定奠定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理论基础,标准品合成与检测技术的建立解决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技术难题。该项目对解决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技术需求:用于miRNA检测的技术
一般miRNA长度为22个碱基,当其中一半的序列(即11个碱基)与其对应的核酸探针杂交时, miRNA与探针之间只能产生比较弱的结合,若当中出现错配和部分互补的情况,目标miRNA与探针之间的结合作用减弱,需要一种技术反复冲洗去除核酸探针与目标miRNA之间出现错配和部分互补的结合,提高检测体系的特异性。
南昌瑞奥聚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1-10-29
基于膜分离技术的食品发酵工业 废水综合利用技术
基于膜分离技术的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是通过将食品加工废水或食品原料 生产过程废水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将废水中有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利用,而将水进行净化使其达 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并彻底解决上述工业中的环境保护成本问题,并通 过有用成分的回用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主要针对强酸、强碱、高蛋白、功能糖类等有高COD和BOD并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食品加 工废水的处理。如大豆蛋白加工废水、甲壳素加工废水、味精生产废水、淀粉糖离交废水,等 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水性链条润滑剂技术
项目研究背景及内容: 水性链条润滑剂是专用于啤酒和饮料生产的链 条式输送线的润滑剂, 而国内能适应啤酒和饮料生产线的水性链条润滑剂 绝大多数局限于皂基(脂肪酸系列)润滑剂,而皂基润滑剂又具有如下的 缺点:水溶性差,易水解,耐水能力差,极易引起输送管道和喷嘴堵塞; 洗净力差,无杀菌能力;润滑浓度大,单耗高,适应性差,不耐低温,易 粘稠。因此无法满足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喷淋式链条润滑剂系统的要求, 国外技术生产的链条润滑剂
南昌大学 2021-04-14
显色剂微胶囊制备技术
无碳复写纸主要由水杨酸锌显色剂涂料和无色染料微胶囊组成。目前采用双层涂布工艺,在上页纸背面涂微胶囊,下页纸正面涂显色剂,多联复写时需多次涂布。因此对纸张要求高,且抗压耐磨性差。将水杨酸锌显色剂乳化分散,以蜜胺树脂为壁材,制备显色剂微胶囊,控制粒径是无色染料微胶囊的2~5倍。显色剂经微胶囊化后成水溶性,对纸张、无色染料微胶囊涂料的相容性好,有利于一步法涂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纸张污染。由于设计显色剂微胶囊的粒径大,当涂布层受到意外压力时,显色剂微胶囊先破裂,起缓冲作用,有助于防止压敏纸蓝点的出现。此外,显色剂被包覆在微胶囊内,可提高抗氧化性和耐黄变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食品中微生物风险分析及监控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目前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风险。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快速、准确、廉价的检测病原微生物,但传统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只能做到靶向检测和事后检 测,即在例行检查中只检测种类有限的常规病原微生物,而不在常规检测范围内的病原微生物在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后才进行检测,这种靶向性和后验性导致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遗漏和滞后。另 外,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次实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共振技术在食品加工与保藏中的应用
项目研究背景: 通过项目的研究将医学上常用的成像序列做了优化, 使之能够用于食品科学的研究,并进行了 NMR 辅助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制 造,完成了相关软件的编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 NMR 状态图概念,在研 究中发现 NMR 状态图对食品储藏过程中的化学反映的影响及最佳储存温 度有指导意义。 技术原理: T2 Mapping 图的技术。 这部分工作是 NMR/MRI 技术在食 品科学研究应用的
南昌大学 2021-04-14
水产食品增值加工过程品质调控关键技术
针对不同国内外需求,依托 7 个纵向课题资助和产学研横向联合研发,开发 了两大类 20 多个高品质水产加工创新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水产食品加工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劣快、不稳定等难题。申报了 15 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 3 项已授权;申报和授权了 1 项新型实用专利;申报和授权了16 项外观设计专利;在国内外相关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47 篇,其中 SCI 收录 9 篇;出版了 2 本相关专著;4 个子课题通过了同行专家鉴定或验收。 创新要点 水产品干燥前预处理技术;水产品微波真空干燥技术;水产品微波冷冻干燥新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868 8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