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磁光克尔效应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磁光效应系统是研究磁性薄膜、磁性微结构以及样品磁化强度和样品各向异性最理想的测量工具。是一种基于磁光效应原理设计的超高灵敏度磁强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时间短等优点。可以产生平滑、稳定的受控磁场,并且磁场平滑过零。可以逐点测量也可以扫描测量,方便易懂的测量软件以及友好的交互界面为测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套磁光效应系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有利工具.磁光克尔系统功能和特点:测量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非接触式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可以测量同一样品厚度不等的楔形磁性薄膜。可以将样品放到真空中原位测量。可以测量同一样品不同部位的磁化情况。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输运性质测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ET9000系列电输运性质测试系统(霍尔效应系统)是集霍尔效应、磁阻、I-V特性等测试于一体的全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全面地考虑了仪表配置、电路接线(包括室温和低温的接线)等用户经常忽略的问题,选取了美国Keithley的电测量仪表,磁场根据用户需要采用电磁铁或无液氦超导磁体, 配备灵巧的测量样品杆,加上全自动化的专用测试软件,能让用户快速方便地进行样品测试,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此外、系统还有多种低温选件,并可以根据用户现有的仪表和对软件的特殊要求进行特殊改造, 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样品进行电输运性质研究的有力工具。   ET9000电输运系统主要特点:  标准系统使用插入式样品夹具,样品安装方便;  基本配置一次最多可以加装四个样品, 并同时可以对两个样品进行测试;  标准系统随机配送一个探针样品卡;  标准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磁场下的霍尔效应、I-V特性的测量;  电阻测量范围宽:0.1mΩ—50GΩ(高阻系统),测量的不确定度为2%;  测试过程和计算过程由软件自动执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软件可以显示测量结果和测量曲线;  系统磁场采用闭环控制,可以提供高稳定性的磁场, 同时解决了磁铁剩磁问题,实现真正的零磁场;  选择变温选件,可以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霍尔效应测量和I-V特性测量。ET9000电输运系统可测试材料:    半导体材料:    Si、Ge、GaAs、GaN、AlGaAs、CdTe、HgCdTe、CdTe、ZnO、SiC、GeSi、InP、MCT等,以及弱磁半导体和稀磁半导体的薄膜及块材;    铁氧体材料;    低阻抗材料:金属、透明氧化物、弱磁性半导体材料、TMR材料等。ET9000电输运系统基本功能:    可以进行霍尔效应、I-V特性(电阻率)及磁电阻(MR)的测量;    可得出参数:霍尔效应——方块电阻、电阻率、霍尔系数、导电类型、霍尔迁移率、载流子浓度;    I-V特性的MR的特性曲线包括:    不同磁场下的I-V特性曲线    不同温度下的I-V特性曲线    不同磁场下的变温I-V特性曲线    不同温度下的变磁场I-V特性曲线    电阻随温度、磁场变化的特性曲线    P-B曲线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教育教学数字星球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为了满足新课标要求、适应地理教学需要,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蓝宝石团队与数百位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共同开发出基于“教育星球系统”的初高中地理新课标同步课程资源和小学科学配套课程资源,保障了教学应用。 应用模式一:移动教学 通过教学星球系统和教学星球展示台的配套使用,将动态、立体的教学内容带进每一间教室,改变了地理教学传统的教与学环境,让课堂教学“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应用模式二: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 基于“教学星球系统”地理专用教室解决方案,以教学星球系统为核心,配合高性能专用电脑、教学星球展示台,辅以平面投影仪及幕布、室内天象演示穹顶、可替换式灯箱教学挂图、地形地貌模型、中控台等信息化设备和教具,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迪进云电控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广州耘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迪进信息发布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广州耘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单路录播软件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SES One非常容易操作的录播软件】 可安装在 Microsoft Windows 7/8/10 一般电脑可用.不需要特别训练即可上手。      
昆山蓝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德威全自动录播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方案背景 国家大力推动的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先进的软硬件环境设施,同时加强了校园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应用管理,形成数字化校园应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随着网络课件资源的丰富,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优质课程的记录,共享,成为提高区域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而目前的现状是视频资源,特别是本地化优质视频资源的匮乏,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因此优质课程录制、精品课程录制、网络视频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系统概述 全自动录播系统利用图像分析跟踪定位、音频智能降噪处理、多场景智能导播切换、智能控制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专业教室的建设中,实现对教室场景的完美再现,一定程度解决了课程录制并积累校本资源的瓶颈问题。 系统录播全过程一键式、智能化、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减轻录播专业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让系统简单易用。 近几年来,德威全自动录播系统已经在全国各大中院校、中小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剑桥中学、师大附中分校、南丰中小学、中阳一中、孙武镇中学、澄西中学等。 实际效果 应用领域 网络课件制作、精品课程建设; 微格教室建设; 网络远程教育、培训; 报告、会议实时直播、录播; 多方教学研讨; 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建设; 教学管理、评估; 网络自主学习管理; 优质动态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系统拓扑图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五个部分构成: 1.图像采集跟踪子系统:捕获老师、学生的视频信号,并实现老师、学生行为的跟踪拍摄 2.音频采集子系统:捕获老师、学生的音频信号 3.录播子系统:对输入的教师、学生以及VGA画面进行采集、切换、编码、播出、存储等。 4.多媒体子系统:为教室教学提供多媒体手段的相关设备,比如多媒体讲台、投影、电子白板、中控、数字展台等。 5.声学灯光工程:拍摄、录影需要良好的灯光照明以及声学环境,此部分为配套的装修工程,包括墙体吸音包裹、天花吸音吊顶、地板防静电防滑处理、门隔音处理、窗户遮光处理等。 系统特点 德威录播系统满足基本的场景采集、自动切换、字幕台标、片头片尾、编码、录制、剪辑以及直播发布之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 支持零操作 系统可随PPT启停而启停 2. 跟踪平滑精准,无垃圾镜头 跟踪画面不卡顿,不丢镜头 3. 设备高度集成,方便安装维护 跟踪摄录一体化,录制/导播功能一体化 4. 控制联动,方便操控 授课电脑、中控均可启动系统,中控、键盘均支持导播切换 5. Flash课件,不挑浏览器 全Flash课件,可兼容所有浏览器,可在平板手机上播
北京德威视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实验室通风系统
实验室通风与舒适性空调系统的通风设计要求不同,主要目的是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人员暴露 在危险空气下的可能。通风主要解决的是工作环境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保护问题。
中矿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1-12-08
实验室供气系统
实验室供气方式可分为分散供气与集中供气 分散供气:是将气瓶或气体发生器分别放在各个仪器分析室,接近仪器用气点,使用方便,节约用气,投资少,但由于气瓶接近实验人员,安全性欠佳,一般要求采用防爆气瓶柜,并带报警功能与排风功能。 集中供气:是将各种实验分析仪器需要使用的各类气体钢瓶,全部放在实验室以外的独立气瓶间内,进行集 中管理。 各类气体从气瓶间以管道输送形式,按照不同实验室仪器的用气要求输送到每个实验室不同的实验室仪器 上。整套系统包括气源集合压力控制部分(汇流排)输气管线部分(EP级不锈钢管)、二次调压分流部分 (功能柱)以及与仪器连接的终端部分(接头、截止阀)。整套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高洁净度、耐 用性和安全可靠性,能满足实验仪器对各类气体不间断连续使用的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验仪器工 作条件对整体或局部气体压力、流量进行全量程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实验条件的要求。 集中供气可实验气源集中管理,远离实验室,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中矿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1-12-08
实验室洁净系统
洁净实验室是一个全密闭的环境,通过空调送、回风系统的初、中、高效过滤器,是室内环境的空气不断地循环过滤,以保证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到一定浓度,洁净实验室需要控制的主要参数有尘埃粒子数、菌落数、换气次数、压差、温度、湿度、光照度、噪音。 常见的洁净实验室有细胞培养室、动物实验室、植物实验室等,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对环境的洁净度、温度、湿度及空调的工作时间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实现节能的目的,对于动物饲养室、培养室不间断工作的房间,需要配备独立的空调机组及备用电源。
中矿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1-12-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560 5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