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固废解聚再生技术
项目团队针对各种有机固废的处理与循环利用,原创性成功开发了气体热载体有机固废解聚再生技术。该技术以有机物自产气为热载体提供热源,实现了全密闭循环工艺,能够绿色高效地解聚工业有机废弃物(废旧轮胎、废塑料、废旧皮革、油泥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农业秸秆、稻壳、薪柴等)和生活有机垃圾等,使其解聚为木醋液、粗油、炭制品和土壤调理剂、清洁燃气等产品。该技术有如下优势:⑴ 全资源化。有机废弃物全部转化,资源化利用;⑵ 密闭循环。全系统采用全密闭循环工艺,安全环保;⑶ 清洁环保。高温绝氧热解处理有机物,无二噁英、重金属粉尘;⑷ 热效率高。气体热载体直接接触加热,热解聚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⑸ 自热循环。有机物自产的清洁燃气可作为系统热源,自热循环,运行成本低。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该技术为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团队于2002年在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采用自主专利的气化多联产装置将农林生物质在不需要外加能源,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添加剂、催化剂的条件下同时生产气、固、液三相产物并分别进行高值化利用。产出的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生物质提取液,在工业、农业和民用设置方面均有广泛用途。 创新提出了林农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的理念,攻克了其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炭等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单一、废水废渣污染(世界性难题)等问题,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1项。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差示扫描量热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测量参比端与样品端的热流差与温度参数关系的热分析仪器,主要应用于测量物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各种特征参数:玻璃化转变温度Tg、氧化诱导期OIT、熔融温度、结晶温度、比热容及热焓等。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06
温差发电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风力发电
40mm×40mm×120mm,风扇转动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火焰发电
330mm×230mm×220mm,加热金属丝可发电,用电流表指示产生电流的大小。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烛火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235mm,装有一只50UA的电流表用来检测电流的产生,型号44C2,电表支架115*85*140mm,酒精灯直径100mm,高度120mm,容量250ml,发电部分有两根金属丝组成,支架尺寸50*50*165mm,金属丝连接一只陶瓷接线端,探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金属加热可以产生电流。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温差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330mm,底座上部装有白色水杯托架以防水杯倾倒,尺寸300*130*50mm,左边放热水,右边放冷水,托架采用亚克力粘合制成,托架右边装有一只直流电压表,型号85C1型,量程1V,连接使用4mm香蕉插件,可以直观看到电压情况,两只圆柱形水杯直径为75mm,高度80mm,模具一体成型。热传导金属为铝制表面拉丝处理,厚度4mm,两片传导金属紧紧扣着一只制冷片,上面一个装小电机直径25mm,风叶直径65mm,探究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为什么可以发电。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190mm,上面装有两只手形状的触摸电极,尺寸170*130*4mm,一只50uA的电流表,观察发电量大小,探究为什么人体可以发电。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云上高博会热搜榜(8.18-8.24)TOP10企业、高校榜单来啦​
期待更多地高校和企业入驻平台!
云上高博会 2025-08-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