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新型的光伏一体化轻质建筑外墙
课题组研发的光伏一体化轻质墙体,采用结构化技术,将光伏板与轻质墙体材料连接,设置内保温与隔音层,从而达到极为优秀的保温与隔音效果。同时,轻质墙体内部设置通风层,起到墙内通风排湿的作用,有效降低墙体结露和发霉。同时,该墙体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和经久耐用等诸多有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激光红外复合的地面建筑物识别及导航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建筑物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航拍地面红外图像;(2)在红外图像中进行检测定位确定疑似目标;(3)对准疑似目标进行激光成像;(4)对激光成像进行距离选通以滤除前景和背景干扰;(5)在滤除干扰后的激光成像中提取疑似目标的形状特征,将其作为目标匹配要素与目标形状特征模板进行匹配,从而识别目标。本发明方法将激光成像融入到红外成像目标定位中,既利用红外成像范围大的优点,又利用激光成像的三维距离信息,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利用村落地标群识别定位建筑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村落地标群识别定位建筑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从卫星图片中选取包括目标建筑物和村落群的正视影像图,依据规划好的航路,选取候选村落;(2)生成村落地标群参考图,建立候选村落区域与目标建筑物之间的约束关系;(3)获取一帧实时图,对参考图进行透视变换,建立候选村落的约束关系库;(4)根据步骤(3)得到的约束关系库,在实时图中确定选定村落;(5)推算出目标建筑物在实时图中的位置,初步定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坡剪力墙建筑开发平台,包括顺坡平行设置的嵌入式剪力墙(1),剪力墙(1)下 端置于边坡(4)的稳定岩土体中,剪力墙(1)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剪力墙(1)上端设置有框架梁(2),框 架梁(2)与剪力墙(1)之间为钢筋混凝土连接;框架梁(2)上端设有平台(3),平台(3)与框架梁(2)之间为钢筋 混凝土连接。有益效果在于:1沿坡面走向的截面比直接开挖要小很多,因此开挖面积小,施工对
武汉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研发、制造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研发、制造
山东德丰重工有限公司 2021-08-18
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1) 课题组应用研发的便携式空气甲醛现场检测仪、VOCs快速自动检测仪 等在内的样机及相应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方法开展了典型功能房间的建筑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及现场检测校准技术研究,以及工程现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监测检测关键技术的实验室测试比对研究;结合完成的现场仪器测试实验平台, 进行了成果样机的基础技术参数的测试; (2) 建设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公众平台,平台覆盖全国气候带、经济 带的十个典型城市的测试数据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最新现状 及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公众平台面向普通大众用户,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为以后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的丰富及相应调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3)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环境测试舱开展的建筑材料TVOC实验拟 合,得到TVOC释放衰减曲线,分析了办公建筑室内的TVOC浓度累积情况及预 通风后其浓度的衰减情况,得到不同工况下办公建筑最佳预通风时间,构建了室 内空气质量调控策略,开发软件一套; (4) 针对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需求,研发完成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建设完成了两个市级监测平台的研发建 设一一重庆市公共建筑能源监管平台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出版专著一 部; (5) 集成能源监管平台的内容和特点,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监测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了室内空 气质量与运行能耗综合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平台,研发产品一项,编写应用手册 —套; (6) 基于系统运营和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的研发与建立,开展了关于公共建 筑室内空气质量运行控制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新风预警调控技术、建筑 预通风调控策略、污染物扩散与防控策略、通风与节能舒适相关性调控等,形 成了针对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能耗和满足人体舒适度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 管理策略,申请专利2项,立项编写技术规程一部; (7) 开展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运营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包括单 一典型功能房间的室内多参数和建筑能耗综合监测和控制体系,构建建筑室内 空气质量和建筑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共享系统, 并进行片区示范工程与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总面积达11.05万平方米。.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一种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在过渡金属盐存在下,与人工模板剂物理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先在400~650℃下保温0.5~2h,再升温至700~1200℃煅烧0.5~2h,得到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所述的人工模板剂为三聚氰胺、二氰二胺、尿素或单氰。本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批次差异小,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纳米碳管的内径为50~100nm、长度为微米级,管壁由类石墨烯片层堆积而成,并且具有高的比表面积。
浙江大学 2021-04-11
深海双层管双梯度钻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深海(深水)油气和浅层水合物开发面临易漏产层、疏松表层安全钻进、地层漏失压力低和安全密度窗口窄的难题,突破双梯度钻井关键工艺和装备瓶颈,形成了1套适用水深1000m的双层连续管双梯度钻井系统工程样机,填补了我深水双层管双梯度钻井系统关键方法、关键技术、关键设备上的空白,提升双梯度钻井关键装备的自主配套能力,为后续深水钻井、水合物开发提供足够的配套理论、基础硬件支撑,提升相关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的攻关能力。通过陆地井试验的研究及试验,为未来双梯度系统的海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为双梯度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提供有效的检验手段。研究成果的实施,有望突破国外在深海双梯度钻井领域每口井服务费8000万元人民币的垄断和技术封锁,形成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双梯度钻井技术(ZL202010896553.5,ZL201910038302.0,ZL201911309541.1,ZL 201910949457.X),并可尝试与挪威ReelWell公司进行专利交换,共同推动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技术的实施,降低深水钻井成本,为我国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项目研制的双层管双梯度钻井举升系统具有更简单的井身结构,减少了非生产时间,并降低作业工期和费用。另外,由双层管替代常规隔水管钻井,可降低设备载荷对平台的要求,使老平台应用到更深的水域,降低钻完井费用。预期简化井深结构可节约套管等材料费和日费约2千万/口井,节省由于国外技术垄断造成的服务费约2千万/口井。
西南石油大学 2021-05-10
液晶屏与数码管复合显示电子标签
电子拣选系统是在拣货操作区中的货架上,为每一种货物安装一个电子标签,计算机 系统根据订单数据,发出出货指示并使货架上指定的电子标签亮灯,操作员按照电子标签所 显示的数量及时、准确、轻松地完成以“件”或“箱”为单位的货物拣选作业。可广泛用于 烟草、药品、日用百货、电子原件、汽车零配件等行业的配送中心的拣选作业。电子拣选系 统简化了拣货作业,不需要库位寻找、实现不依赖熟练作业人员、无需思考的零判断作业, 作业差错率可接近为零,作业效率可成倍提高,是先进的拣选方式。 本专利开发一种液晶屏与数码管复合显示电子标签,它是电子拣选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之 一,使用时安装在货架储位上。电子拣选系统工作时,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控制指令,将本电 子标签上面安装的指示灯点亮,液晶屏显示屏显示出该货位物品条码,数码管显示拣选数量, 指引拣货人员快速、正确地完成拣货作业。液晶屏显示屏也可用于显示物品名称、规格型号 等文字信息,方便库管人员盘点库存。当储位的货物改变时,借助仓储管理软件,货位物品 的条码可以轻易的改变。采用这种电子标签基本实现仓储无纸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误操 作。 结合本产品的应用,我们开发了电子拣选控制系统及软件,可以用于各个行业高频度的 零散货物拣选作业的信息化改进。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复杂管类零件充液成形技术及装备
管材充液成形是通过管材内部液体的加压和轴向施加压力的送料使管材变形,将其压入模具型腔而得到所需几何形状制件的一种工艺方法,是为实现减重增强的目标而提出的一种制造空心轻体构件的新工艺。 目前,管件充液成形技术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等工业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异形的空心构件,其产品主要包括:飞机用偏心轴、排气管以及民用厨房卫生用具等。原材料多为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及镍合金等,原则上适用于冷成形的材料均适用于管材充液成形技术。与航空、航天领域和民用领域相比,管材充液成形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目前在轿车上应用零件种类包括:底盘类零件;车体构件;发动机与驱动系统;转向和悬挂系统。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充液成形产品是轿车副车架。对于某车型副车架,零件数量已由6个减少到1个,比冲压件质量减轻30%,生产成本降低20%,模具造价降低6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