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张正光
张正光,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1996 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获植物保护学士学位,1999 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2002 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2005-2006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健康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7一2004.12讲师,2005.1-2008.12 副教授,2005.1至今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骨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 1 项。获第十二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长期从事植物保护专业工作,致力于稻瘟病成灾机制与控制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转基因重大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
张正光 2023-03-07
张健
张健,男,博士,教授,2014年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Schulich工学院,获设计工程(Design Engineering)博士学位,目前受聘汕头大学工学院创新设计学科方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理事会理事,广东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产品博弈与设计演化理论;销售大数据分析与需求信息挖掘;开放式创新设计;可适应分析与设计;不确定性分析与设计;设计技术应用(高端装备、电动汽车、消费产品等)。
张健 2023-03-10
张奇
张奇 2022-12-07
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试验性能研究
一、 项目简介为了推动建筑材料的科技进步,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水平,扭转我国建筑用钢落后的局面,推广和使用HRB500级钢筋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通过对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试验,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数据,为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成熟。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该项目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9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项目成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修订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了建筑领域高强钢筋的应用。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资金需求约100万元,场地规模300平米,8-10名专业技术人员。六、 效益分析 HRB500级钢筋与目前主要使用的HRB335和HRB400级钢筋相比,在造价增加9.4%和3.8%的情况下可节约用钢量40%和16.7%。同时在建设阶段可以节约资源的消耗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七、 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李艳艳,13920177904,nicole_820@163.com九、高清成果图片2-3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预制装配式束柱钢结构建筑体系
预制装配式束柱钢结构建筑体系是针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提出的一种工业化建筑 体系。该体系以 2 根柱组成单片束柱,代替传统的单根结构柱。使组合后框架梁可以在 平面两个方向的一定范围内错位搭接,即可满足住宅建筑平面灵活分割的需要,又满足 结构构件的规整布置,从而给建筑和结构设计都带来较大的灵活性。此外,该体系在建 筑方面应用模数化的设计思想,优选模数,采用模数网格定位、以及模数协调的原则, 使该体系可以向工业化生产方向发展。 柱采用焊接或轧制 H 型钢、矩形钢管,单片束柱由两根钢柱和其中的钢梁在工厂焊 接为一个束柱构件。在符合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部分束柱单元可内嵌支撑或屈曲约 束组合钢板剪力墙,做成有抗侧刚度的构件,提供整个体系需要的抗侧刚度。 作为一种预制装配式的新型建筑体系,现场的构件节点连接均为螺栓连接,可以大 大大加快施工速度,并且现场安装质量易于保证。
同济大学 2021-04-13
村镇建筑新型抗震节能结构体系与成套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振弦式应变温度测量仪
Ø  成果简介:8个振弦式传感器的应变及温度测量通道,同步采集,每通道测量时间<0.7s。测量频率精度0.1Hz,温度精度0.1℃,标准可插拔3.50 mm接线端子,并提供标准的RS485接口和CAN接口可实现本地及远程测量。仪器采用微功耗设计,供电电源6-12VDC,功耗<1W。Ø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Ø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技术Ø  应用范围:用于水电站、公路、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张养军
众享石天万丰(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参加过多个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和创业指导工作。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张建良
研究领域:高炉炼铁、烧结原料、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高炉专家系统、高炉长寿 人物经历: 北京科技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1989年留校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2001.01-2002.12任北京科技大学炼铁研究所所长;2003.01-2005.05任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系主任; 2005.06至今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秘书长。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2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3-2007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2005年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07、2008、200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奖励; 2009年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励。 主要成就: 先后指导毕业博士生14人,硕士生47人,共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检索,获得13项国家发明专利; 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完成人有2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成果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奖,3项成果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从教二十年余来,所带领的钢铁冶金过程合理化研究梯队形成研究领域包括高炉过程仿真及优化、富氧喷煤、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炼铁新技术、氧气高炉和复合铁合金开发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性团队。
张建良 2021-06-23
张秀娟
张秀娟,女,1978年12月生,山东烟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2009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加入苏州大学,现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 长期从事半导体有机微纳单晶材料的光电器件研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与新型纳米器件:有机半导体微纳单晶材料的生长、可控组装,及其在场效应晶体管器件(FET),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等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开发,并探索其规模集成的方法与应用。(2)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发光器件:有机/无机杂化量子点的研制及其在新型发光显示器件(LED)中的应用。
张秀娟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