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徐安军
研究领域:冶金工程,冶金流程工程学,炼钢,连铸,节能 人物经历: 1981.9~1985.7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7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获硕士学位; 1988.8~1993.8在武汉科技大学工作; 1993.9~1998.12,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1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自1998年起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委员及秘书长、《炼钢》杂志编委。 主要论文: [1] Xu An-jun, Zhang Mao-lin,ZhangHui-ning, Li An-dong. Simulation of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for KR Desulphurization. Journal of Iron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18(S2):98-106 [2] Xu An-jun, Yang Qi-xing, Gustafsson, Borje, Wang Feng, Li Jian-li, Bjorkman Bo. Recycling of EAF Dust by Smelting in the Electric Arc Furnac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EAF Operation and Dust Generation. Journal of Iron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0,17(S2): 132-141 [3] 徐安军, 芦永明, 单多, 田乃媛, 贺东风. 专用炉模式下加热炉群混装一体化生产,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2,35(9): 1091-1096 主要成果: 1、唐钢建筑用长材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 2、2009SRBJ7427,钢铁制造流程一体化动态调度软件,2009-12-17 3、2009SRBJ7424,钢铁制造流程精准设计及虚拟仿真平台软件,2009-12-17 主要项目: 1、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新一代钢厂精准设计技术和流程动态优化研究 2、 97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钢铁生产过程高效节能基础研究 3、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钢铁生产流程工序匹配与系统节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面向工序装置尺度的钢铁制造流程一体化智能调度建模与仿真
徐安军 2021-06-23
冷向军
冷向军,男,1972年1月出生,四川眉山人,汉族,2000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委员,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学报》、《饲料工业》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包括经济水产动物,观赏水产动物等)、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与水产品安全等。已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专利4项,参编教材、专著5部,参与制订水产行业国家标准1项。
冷向军 2021-06-23
葛志军
葛志军,硕士,中共党员,毕业于宁夏大学农村发展专业 擅长:贫困研究、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 工作简历: 1997 年—2002 年:宁夏农学院食品系,助教,辅导员;  2003 年—2007 年:宁夏大学农学院,讲师,学办主任; 2007 年—2015 年:宁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  2016 年—至今: 宁夏大学农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主要业绩: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 3 项,主持完成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软 课题)1 项,完成横向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获得奖励: 2018 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 创业导师;  2018 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018 年,宁夏大学创业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2015 年,宁夏大学教学质量奖。
葛志军 2021-06-23
李军伟
长期致力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以各种单片机和DSP为基础,以嵌入式系统为平台,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新型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能源管理及控制系统、车载总线(CAN总线)系统的动态仿真、优化设计、代码自动生成、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李军伟 2021-12-31
杨思军
杨思军,副研究员,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具有律师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专利代理人资格。长期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工作,在2003-2005 年主管专利工作期间,制定了南京大学的基本知识产保护政策体系,并首次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参与南京大学在江苏省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22 个,草拟和完成了所有的平台共建协议,以及平台章程、管理办法等管理性文件。 参与组建创业公司 10 多家,其中南京欣网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为学校实现收益超过 1亿元,现持有市值 8 亿元。 募集南京大学技术创新基金 2500 万元,孵化重大关键项目 36项、预研项目 24 项。推动与中石化、金川公司、格林保尔、宇达化工等十多家企业共建研究中心。 2020 年,作为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南京大学连续获得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等称号,是首批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专业特长和研究范围: 技术转移及相关政策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创业服务及政策咨询 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 技术合同管理及相关法律
杨思军 2023-03-07
蒋军成
蒋军成,男,1967年9月生,江苏淮安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应急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化工过程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安全、化工过程安全、新能源安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担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教育部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担任《化工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学刊编委和专业领域多个国际会议大会主席。
蒋军成 2023-02-22
赵天永
赵天永,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硕博连读并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曾在美国U.C.Berkeley和University of Kentucky从事博士后研究并随后任职Scientist I、Scientist II。目前承担本科生《分子生物学》英文教学工作以及博士生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课程。
赵天永 2021-12-31
孟永彪
姓         名:孟永彪 职称/职务: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化工装备自动化与网络集成技术 出生年月:1967.11 联系方式: 邮  箱:meyoba@163.com 办公室:5#楼329
孟永彪 2021-12-31
赵永瑞
赵永瑞,1961年9月16日出生,山东省莱芜人,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7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1997年6月获中国矿业大学有机化工(过程装备)硕士学位。历任系主任、院长等行政职务,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高等学校机械工程教学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教学委员会仪器仪表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全国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煤炭分析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赵永瑞 2021-12-31
刘永启
刘永启,男,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
刘永启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