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陆用惯性导航系统自动标定、运动对准及自主定位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式车辆惯导系统的自动标定、运动对准即自主定位方法,即如何在不借助参考路标点和其他外部传感器如GPS的条件下,实现实际路况下的惯导系统与车体间安装关系和里程计标度因数的自动标定,以及车辆行驶中的惯导系统运动对准与自主定位,抑制环境因素对里程计辅助效果的影响,提升陆用车辆导航系统的自主性、快速性、可维护性、环境适应性和精度指标。 惯性/里程计组合导航系统通常采用两种组合方式:航迹推算方式和反馈组合方式。航迹推算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次优组合,它以惯性导航系统提供姿态基准,以里程计提供行程增量并在参考坐标系中投影累加得到当前位置;反馈组合方式则将里程计输出作为惯导系统的独立外部观测,反馈校正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以及部分惯性器件误差,同时利用惯导系统的短期稳定性修正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下表给出了两种组合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反馈组合方式具有航迹推算方式所不具有的很多潜在优势,如在信息空间配准的前提下,反馈组合方式能够抑制环境因素对惯性器件精度和里程计精度的影响,如不依赖外部路标点实现惯性器件误差和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的自我修正,并缓解车轮的短时打滑问题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多轴运动控制编程开发实训系统 (Motion+CNC+Robotics+HMI)
基于标准工控机及CODESYS编程平台的运动控制开发实训系统,配置了1台工业级平板电脑(工业PC显控一体机)、1个CODESYS RTE全功能的软件授权许可、3套EtherCAT总线型伺服驱动器及同步伺服电机和EtherCAT总线型的16入16出远程I/O模块。 此实训系统展示了CODESYS实现多轴运动控制的技术优势以及对外部I/O(本地和远程)的良好扩展功能。 多轴运动控制Demo完全支持工程师们使用CODESYS软件三种不同的运动控制编程模式:基于主从轴跟随模式的电子凸轮、基于三轴龙门结构的CNC联动插补、Delta机械手跟随圆盘和传送带运动的实时快速抓取功能,以及可以通过外部按钮信号完成运动的启停和复位操作。
欧德神思(CODESYS)软件集团 2022-05-26
一种基于柔顺机构的 3 维微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主要技术要点(创新点) : 采用空间 3-UPU 柔顺并联机构作为结构类型,与传统微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相比,具有高精度、高强度、无累积误差等优点; 3 个支链相互垂直放置,并且每 1 条支链能感受某一方向的力,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支链的悬臂梁的应变,具有 3 维解耦力传感特点; 采用 3-UPU 柔顺并联结构具有高固有频率,具有频宽范围大的特点; 采用 2 对对称的悬臂梁的应变形成全桥式电路作为输出,具有温度不敏感的特点。项目背景:随着精密工程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及微/纳米技术等的研究,微传感器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微力传感器,在各种微操作过程中执行对微接触力的检测,实现力-位移或力-视觉等混合控制,对提高微操作系统的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成果来源于胡俊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柔顺机构的智能微操作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系统V1.0
该软件以航天器机构为对象,集成了研究所在高可靠性、长寿命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软件包含了FMECA/FTA/FRACAS分析、可靠度校验、机械/机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拓扑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等功能模块。 本课题研制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复杂技术装备可靠性设计自动化平台—“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集成了本课题中针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防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装备的全寿命周期可靠性为目标。该平台包括了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其中,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包括FMECA/FTA/FRACAS、机械强度/机构可靠性仿真、拓扑优化可靠性仿真和时间域混合仿真四大模块;可靠性设计部分则包括可靠性定性设计和可靠性定量设计两大模块。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在装备全寿命周期下多种可靠性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与多学科优化设计部分进行各自信息的交互和共享。软件平台可以协同三维建模工具(如ProE,Solidworks等),有限元分析工具(如MSC,ANSYS等)和动力学分析工具(如MSC,ADAMS)进行复杂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可利用平台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块,或结合iSIGHT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实现复杂装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系统V1.0
该软件以航天器机构为对象,集成了研究所在高可靠性、长寿命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软件包含了FMECA/FTA/FRACAS分析、可靠度校验、机械/机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拓扑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等功能模块。本课题研制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复杂技术装备可靠性设计自动化平台—“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集成了本课题中针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防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装备的全寿命周期可靠性为目标。该平台包括了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其中,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包括FMECA/FTA/FRACAS、机械强度/机构可靠性仿真、拓扑优化可靠性仿真和时间域混合仿真四大模块;可靠性设计部分则包括可靠性定性设计和可靠性定量设计两大模块。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在装备全寿命周期下多种可靠性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与多学科优化设计部分进行各自信息的交互和共享。软件平台可以协同三维建模工具(如ProE,Solidworks等),有限元分析工具(如MSC,ANSYS等)和动力学分析工具(如MSC,ADAMS)进行复杂装备的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关于开展2023年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评价认定工作的通知
为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依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的指导意见》(皖发〔2023〕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2〕14号)等精神,现就开展2023年度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评价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创新基地建设处 2023-08-11
关于印发《山东省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我省贯彻意见,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2-09-23
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系统V1.0
成果简介: 该软件以航天器机构为对象,集成了研究所在高可靠性、长寿命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软件包含了FMECA/FTA/FRACAS分析、可靠度校验、机械/机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拓扑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等功能模块。 本课题研制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复杂技术装备可靠性设计自动化平台—“高可靠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可靠性软件”,集成了本课题中针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防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装备的全寿命周期可靠性为目标。该平台包括了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其中,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包括FMECA/FTA/FRACAS、机械强度/机构可靠性仿真、拓扑优化可靠性仿真和时间域混合仿真四大模块;可靠性设计部分则包括可靠性定性设计和可靠性定量设计两大模块。可靠性仿真分析部分和可靠性优化设计部分在装备全寿命周期下多种可靠性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与多学科优化设计部分进行各自信息的交互和共享。软件平台可以协同三维建模工具(如ProE,Solidworks等),有限元分析工具(如MSC,ANSYS等)和动力学分析工具(如MSC,ADAMS)进行复杂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可利用平台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和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块,或结合iSIGHT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实现复杂装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一种四自由度可调的工业摄像机装夹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自由度可调的工业摄像机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摄像机安装在方形的框架上,镜头穿过框架中间圆孔;框架可绕左、右两侧通过轴承与 U 形座相连接的支撑轴转动;在框架下方两侧的支撑座和 U 形座侧板之间安装有两根拉伸弹簧;在固定于 U 形座一边侧板下部的直角支撑上装有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上端顶在固定在框架一侧的拨块上;拨块通过锁紧螺栓与导轨片上端相连接,直角支撑通过导向螺栓和导向槽与导轨片下端连接;U 形座与底板之间设有二组螺栓,一组用于紧固连接 U 形座与底板,另一组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压电主动隔振机构及其降低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主动隔振机构,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弹 簧波纹管、中间质量块、第一柔性铰链、压电执行器、第二力传感器、 第二柔性铰链和控制器,第二力传感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平台,其 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弹簧波纹管、中间质量块、第二 柔性铰链、压电执行器、第一力传感器、第一柔性铰链;第一力传感 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基础平台和负载平台的振动信号, 并分别将检测的振动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控制压电执行器 施加作用力在负载平台上,从而对负载平台进行补偿。本发明采用双 级串联式悬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