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良
徐进良,1966年生于安徽省东至县。1985-1995年间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1995-1997年清华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1997-2002年间在美国从事访问研究。2002年以科学院百人计划身份回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创建微能源实验室,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调入华北电力大学,先后任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及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围绕动力工程多相流,与材料和化学交叉,研究大型动力设备及微纳米技术的多尺度科学。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政府特殊津贴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现任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会副主任,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服务于大型燃煤火力发电节能减排、太阳能热利用、及微能源系统等。主持科技部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大型专利转让及产业化项目等。2010年起创建了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微能源系统、流型调控换热器及低品位能源发电、海水淡化、超高参数二氧化碳发电方面,取得了原创成果。
突破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原理样机,专利向企业转让。973项目成果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2013年以第一完成人“微纳米尺度相界面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研制了大功率电子冷却器,突破了无泵、无风扇、-20℃到50℃宽温区运行的关键技术,流型调控换热器获得美国专利授权,实现了专利转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方面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入选科技部重点成果推荐,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双碳目标的践行者”为题报导了团队在超临界CO2发电的成就,并在科技日报上做了报导,研究成果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精选论文。研究成果指导了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颠覆性技术示范平台建设,为正在努力实现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突出贡献,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国际杂志论文300篇,他引5000次,单篇SCI最高他引300次,H因子40,合作英文专著2部,连续五年能源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2014年国际传热研讨会(北京),微流体系列国际会议(英国)、传热及能源利用国际会议(英国)共同主席4次,做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30余次。
徐进良
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