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烟气高压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烟气高压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获得烟气高压脱硫、脱硝一体化关键技术, 最优条件下脱硫脱硝效率分别可达到 100%和 93%。自主研发了可以同时测量 5 种溶液成分 CO2、HCO3-、HSO3-、SO2 和 SO32- 的 滴定装置(Self-build Auto Titrator),解决了1溶液测量中难以获得溶液中 溶解 CO2 和 SO2;2滴定方法难以区分 HCO3-和 SO32-的关键测量问题。该溶液 分析装置可用于脱硫塔中 SO2、CO2 相关反应机制的研究,也可用于 Callide 电 厂脱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烟气脱硫吸收剂的性能测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超净排放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焦化脱硫废液提取硫氰酸盐
成果简介目前国内许多焦化厂采用 HPF 脱硫脱氰工艺,每天必须外排一部分脱硫废液并补充水分以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 全国三百多家焦化厂每天需要排出脱硫废液1 万多吨。 脱硫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氰酸铵、 硫代硫酸铵和硫酸铵等, 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这是环保工作所必需的。 由于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铵难降解, 目前焦化厂对此均无较好的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 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铵含量较高, 是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 从外排脱硫废液中回收硫氰酸铵, 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 是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从焦化脱硫废液提取硫氰酸铵
(专利号:ZL 201210410448.1) 简介:本发明为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提取硫氰酸铵的方法,其特征为:将焦化脱硫废液蒸干水分获得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和硫酸铵的混盐堆放3个月后,每吨混盐加入0.10-0.15立方米饱和硫酸铵溶液,加热升温到70-80℃,搅拌15-30分钟,保持温度在70-80℃条件下过滤,滤液冷却到室温后继续放置3-5小时,过滤,滤料为86-94w%的硫氰酸铵晶体。每立方米滤液再加入混盐0.8-1.2吨,加热升温到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热管式湿法脱硫烟气“消白”技术
热管是人们所知的最有效的高效传热元件之一,它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传递热量,可将大量热量通过其很小的截面积远距离地输送而无需外加动力。由于是相变传热,因此热管内热阻很小,热管的高导热能力与银、铜、铝等金属相比,单位重量的热管可多传递几个数量级的热量,所以能以较小的温差获得较大的传热率,且结构简单。经过几十年研究,热管技术已从最初的满足空间需要,到现在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冶金、石油、化工及电子等各个领域。 目前,在我国工业锅炉、电站锅炉以及冶金行业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烟气的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因其脱硫率高、煤质适用面宽、成本低廉应用最为广泛,也最成熟。但是经脱硫塔喷淋脱硫、除雾脱水后的烟气具有温度低(约为48~50℃)、腐蚀性强、含水量大的特点。直接通过烟囱排放,容易造成出口烟道及烟囱的腐蚀,且烟气排放羽升高度低,产生白色“烟羽”现象。采用耐腐蚀的搪瓷热管GGH技术利用空预器出口原烟气热量加热脱硫处理后的净烟气,使烟气温度得以提高,减轻了尾部烟道及烟囱的腐蚀,提高了烟气的羽升高度,消除了“烟羽”现象。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便携式可控制氢技术
便携式燃料电池在单兵电源、应急电源、无人微型飞行器机载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重要的应用领域都要求燃料电池系统配备简易、高效的制(储)氢装置。本项目以自行研制的高效、长寿命的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为核心,实现硼氢化钠溶液的可控制氢。装置核心为一微型固定床反应器,硼氢化钠溶液被微型泵可控地注入反应器,瞬间分解产氢,转化率接近100%。产生的氢气经过微型碱雾分离装置除碱后直接进入燃料电池电堆。制氢装置平时只需要携带固体硼氢化钠粉末,使用时加入普通自来水(或清洁的河水、溪水等)即可。固体硼氢化钠的重量储氢量超过10%,在不计水重量的情况下可超过20%,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燃料电池高效供氢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利用氢化物水解的高效燃料电池供氢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安全性好、使用便捷等优势,非常适用于kW级及以下的中小功率燃料电池的供氢,在户外电源、无人机、小型潜艇、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北京大学 2021-04-19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氢作为二次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2019年我国首次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目前氢气主要有两个来源:化石能源重整和水电解。其中,化石能源重整制氢是最主要的来源,占比约97%,成本低廉但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电解水制氢立足于未来碳减排,被各界寄予厚望,但电力成本居高不下,且目前其实际碳排放(约36千克)甚至高于煤制氢(约20千克)的碳排放。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低成本、低排放制氢是未来发展主要目标。 本项目通过半导体多级纳米结构的有序组装,不仅减少光电极对太阳光的反射、拓宽了光电极对太阳光谱的吸收范围;同时通过对材料结构及成分的调控实现对半导体能带的有效裁减,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及表面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进一步通过表面修饰显著提升光电极的工作寿命。本项目通过精确调控、系统优化与多功能协效,目前已经实现了无外加偏压下完全通过太阳能高效分解水制氢,其中太阳能光转化氢效率高达10%。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四氢糠醇生产技术
本技术以糠醇、氢气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采用釜式液相加氢合成四氢糠醇,通过先进的连续精馏分离精制技术,最终产品四氢糠醇无色透明,纯度≥99.5%,金属含量≤20PPb,超过电子级标准。 对于年产3000吨四氢糠醇生产线,设备投资约600万元。主要设备包括:氢气压缩机、氢化反应釜、配料釜、贮罐、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