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细化稀土镁合金中富稀土相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制备及铸造成形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 细化稀土镁合金中富稀土相的方法。稀土镁合金中的“稀土”是指镁 合金中含有以下稀土元素中的一种、二种或多种:RE(RE 为 Ce 及 La 混合稀土,其中 Ce 的质量百分比为 50%~70%,余量为 La)0.5%~ 4%;Y-0.5~2%;Nd2~3%;Gd-1~5%,等。将高于液相线温度 0~ 40℃的镁合金液浇入到预热至预设温度的盛浆容器内,降下变幅杆至 金属液面以下 1~25mm,同时启动超声振动。超声振动时间为 1~ 8min,振动结束后,金属熔体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下 5~50℃。 振动后的金属熔体成形得到的镁合金零件,晶粒尺寸和富稀土相尺寸 要比未超声振动的组织细化很多,本发明可用于稀土镁合金的制浆工 艺、后续流变铸造以及稀土镁合金零件的成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核壳结构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氧化物基底表面生长出自组装单分子层。随后在生长有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基底表面通过原子层沉积生长一种金属核心,接着在金属核心上通过原子层沉积选择性地生长另一种包覆核心的金属壳层。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原子层沉积的生长循环次数控制核心尺寸与壳层厚度,以及核与壳的合金成分比例。按照本发明使用的基底改性方法实现核壳结构合金颗粒的制备,由于采用了原子层沉积的工艺,因此对于生长的核壳结构合金颗粒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可控性。并且基于基底改性的方法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核壳结构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 括: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氧化物基底表面生长出自组装单分子层。 随后在生长有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基底表面通过原子层沉积生长一种金 属核心,接着在金属核心上通过原子层沉积选择性地生长另一种包覆 核心的金属壳层。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原子层沉积的生长循环次数控 制核心尺寸与壳层厚度,以及核与壳的合金成分比例。按照本发明使 用的基底改性方法实现核壳结构合金颗粒的制备,由于采用了原子层 沉积的工艺,因此对于生长的核壳结构合金颗粒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可 控性。并且基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含Mg铝合金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32592.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含Mg铝合金的新方法,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纳米晶第二相前驱体的制备、球磨混合制备含Mg的铝合金粉末、低温热压烧结铝合金制品以及烧结铝合金制品的脱模四个步骤。该方法有效避免了含Mg的铝合金常规制备过程中Mg烧损及设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具有烧结温度低和可一次近成形制备复杂零件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含Mg的铝合金中第二相颗粒细小、弥散增强效应佳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抗菌/促成骨医用钛合金植入器械的应用研究
临床骨修复涉及骨固定器械及骨填充材料。就骨固定器械而言,如何赋予 其表/界面介导组织自修复性能及抑制细菌感染,提高其长期使用寿命,是亟需 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本成果利用酸蚀钛材,制备表面微米结构,进而利用溶 胶-凝胶法在其表面构建了含锌的纳米结构,获得了兼具抗菌/抑制破骨细胞生 理功能及促进骨快速愈合的性能。利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加载硒,并以壳聚 糖封盖,实现兼具抗骨瘤及抗菌的效果,同时维持钛基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利用钛基材原位生成的TiO纳米管阵列加载天蚕肽,并以壳聚糖/天蚕肽偶联透 明质酸LBL多层结构封盖,实现由钛基材潜在细菌分泌透明质酸酶触发的自响应 短期及长效抑菌作用,为研发抗菌钛基植入体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植入体术后细菌感染是导致植入失败的重要原因和临床应用面临的重要挑 战。据估计,全球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年发病率超过5%。感染导致的植入 失败,将给病患带来二次创伤、严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死亡。因此, 研发兼具促成骨和抗菌钛合金植入体(人工关节、接骨板、种植牙等),具有重 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我国高端医用钛合金人工关节等植入体严重依赖进 口(>70%),国内三甲医院几乎全依赖国外进口产品(>95%)。 我国人口老龄化、交通事故和运动创伤等导致骨损伤剧增,骨创伤患者年 达300万人次,以平均每人次骨修复材料及器械消费5万计,该领域市场份额/ 需求约1500亿/年。进而,以骨修复植入体感染的年发病率5%计,我国促成骨/ 抗菌植入体的市场需求约75亿/年。 本成果研发的抗菌表面改性技术,能够方便、迅速、高效地在材料表面 构建抗菌功能界面,保护人们健康。相关抗菌技术也可拓展至骨科以外的植入 医疗器械(比如心血管、心脏起搏器等),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传统医疗器械产 品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二维材料硒化铟的非晶化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维材料硒化铟的非晶化方法。本申请的非晶化方法包括:S1:提供设置有纳米层状硒化铟样品的电学芯片;S2:对电学芯片施加脉冲电压,使硒化铟发生非晶化。本申请通过施加脉冲电压来诱导非晶化,具有快速、精确、节能等优势,适用于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器件的制造。
兰州大学 2021-01-12
北创微信图书馆 微信小程序
产品详细介绍 北创微信图书馆 查询、借阅、丰富的互动功能 多元化的查询功能 可根据关键字、时间段来查询图书、期刊的馆藏信息,一键登录查询读者的个人借阅图书情况、图书馆公告信息。 一键绑定 输入读者账号和密码,可与微信号一键绑定读者证,生成独有二维码。 丰富的互动功能 1.读者可畅所欲言 2.读者可按自身喜好给图书评分 3.拥有图书推荐功能
南昌北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论坛观点聚焦 | 平行论坛: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5月23-25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高水平大学书记校长、顶尖专家学者、创新型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同开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促进最活跃、最前沿思想的“交流碰撞”,实现“同题共答”、经验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6-06
球形微丸造粒机
医药工业的片剂将更新换代为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制剂。为了能够包衣,需要开发以工业方法制备的大小均一、圆球度好的球形芯丸。化工行业的催化剂、分子筛等产品也都需要制备成球形颗粒。球形颗粒的表面积最大,其充填密度最高。颗粒产品取代粉体产品,将改善后续操作中粉体流动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利用率。在所有的造粒方法中,球形颗粒的质量最好,球形颗粒的商品外观质量也最好。由华东理工大学发明的球形微丸造粒机创造性地应用了五种科学原理:塑性造粒原理、最小势能原理、三维随机原理、多种力相互作用原理和流化床与机械法相结合的原理,采用该设备制造的产品成品率高,以医药辅料微晶纤维素作为原料造粒为例,成品率可达90%以上,球粒大小均匀,不需筛选。同时球形造粒能够十分快速地进行,效率高,一批料只需?分钟。设备操作简单,无易损件,设备使用寿命长。该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9239875.4。2003年3月获“第十二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一等奖,2002年10月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2003年3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可控微球制剂
项目简介本课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作为载药材料,发明一种载药缓释系统,充分发挥海藻酸钠自膨胀、缓慢降解特性,维持局部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在血管栓塞治疗中,与传统的栓塞剂碘油相比,维持药效时间更长,栓塞确切有效。海藻酸钠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安全、无毒、降解周期可控、无长期异物刺激以及介入部位疼痛轻微或无疼痛感等特点。该产品的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使颗粒之间相斥,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凝聚、不堵管,在体内膨胀并嵌顿在使用部位,定位性更好。为今后研究开发生物“多功能微球”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以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为主要材料包裹临床一线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柔比星或柔红霉素,通过不同的装载药物的方法的对比,寻找出了最佳方法和条件,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柔红霉素-海藻酸钠微球。粒径和降解时间可控可调,药物/载体比高于50%,包封率最高达到 99.5%。项目团队 齐宪荣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技术创新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齐宪荣教授担任国家“外专千人”和“高端人才”计划评审专家,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北京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等评审专家。 齐宪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靶向递送系统、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齐宪荣教授获 2001 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应用范围 本研究以海藻酸钠微球为平台,可通过介入治疗学方法,治疗肝癌、肾癌等实体肿瘤,也可用于植入给药或肿瘤瘤周注射等治疗恶性肿瘤。项目阶段 临床前研究。知识产权已经获得相关专利授权。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