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型钻床
随着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在微型器件上加工微型孔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的实现手段,一是利用常规大中型钻床用传统机加工方式加工微小孔;二是采用激光钻孔。在常规钻床上加工,由于MEMS器件尺寸往往很小,加工时要设计特别的夹具;而且大中型设备在运行时,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不好控制,比如要保持恒温、恒湿、无低频振动等,导致加工成本高、加工周期长。激光钻孔对被加工材料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的金属材料由于熔点低,用激光穿透时容易形成“喇叭口”导致加工失败。所有这些使得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微型党课
共产党员电视栏目中的微型党课版块,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开展法律法规和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
惠州市天纵达领导能力研究院 2021-02-02
低温热能驱动吸附制冷技术
能驱动吸附制冷技术是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辐射热作为驱动热源,通过固体吸附剂对吸附质(制冷剂)的周期性吸附、解吸过程实现制冷循环。吸附制冷技术是以吸附器(发生器)代替常规压缩制冷过程中的压缩机,几乎不消耗高品位电能,相对于压缩制冷而言,可以省电能70%以上。不使用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制冷剂(氟里昂等氯氟烃类物质CFCs),臭氧层破坏指数(ODP)和温室效应指数(GWP)均为0。吸附制冷技术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吸附制冷系统无运动部件,抗震、抗颠簸,可应用汽车空调、渔船制冷和宇航制冷等特殊场合。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低温热能驱动吸附制冷技术
与传统压缩式制冷技术不同,吸附式制冷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工业废热和地热等低品位热为驱动热源,采用环保制冷剂(如水、乙醇等),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吸附制冷系统无运动部件,抗震、抗颠簸,可应用汽车空调、渔船制冷和宇航制冷等特殊场合。本研究室对吸附制冷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研究工作,在核心技术-吸附制冷工质对(相当于压缩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开发了水、乙醇和氨为工质的多孔材料-氯化钙复合吸附剂、SAPO系及MOFs吸附剂,并获得国家基金三项;首次设计和构建了“直接”再生方式实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低温余热发电总成设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地热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高效性、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各 个国家的重视。中国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地热流体温度普遍处于 150℃以 下。尝试利用这部分中低温地热能用于发电,既有助于解决发电紧张的问题,又 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天津地区拥有 10 个地热田,覆盖面积达 到 8700 平方公里,地热资源的应用,给天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套装置产生中低温发电的效率约为 6%。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可以进行总成设计,以及蒸发器、冷凝器、循环工质(工质配比)等。具有 不同的设计理念,通过设置系统参数、增加部件等方式,提高发电效率。 采用一种与 Kalina 循环耦合的中低温地热能发电装置。Kalina 地热发电循环 是在 ORC 基础上将“纯”循环介质变成氨水混合物,从而实现变温蒸发,混合物 的沸点与热源温度能够较好地匹配,减少熵的增加。在装置结构上:由高温回热 器、发生器、分离器、汽轮机低温回热器以及冷凝器依次串接、第一节流阀并联 接于高、低温回热器之间,构成 Kalina 地热发电系统;由第二冷凝器、溶剂泵、 蒸发器、节流阀以及吸收器依次串接构成吸收增温系统;通过节流阀接于分离器、 吸收器于高温回热器,使吸收增温系统与吸收式地热发电系统组合成为本发明。 本装置可产生 100℃左右的吸收温度,同时将地热废水的排放温度降至 60℃左右, 达到用低品位的地热能提高机组发电效率的目的。工质种类及状态参数也均与 Kalina 系统相吻合。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获 2003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带有吸收增温系统的中低温地热发电机组(CN201010261139)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约为 4.4×1027kJ,蕴含发电能力可达 6740MW。我国 2/3 的面积年日照时间在 2300 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 3340-8400MJ, 蕴含发电能力约 1400 万亿 kwh/a。地热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 地热井发电投资费用为 10000 元/千瓦。 应用领域:地热水、地表水的余热发电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支持 19、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用能效率低下,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 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美国的 28.6%。我国工业用能中近 60-65%的能源转化 为余热资源,其中温度低于 350℃以下的低温余热约占余热总量的 60%,提高用 能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对这部分余热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本项技术 是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推动膨胀动力机的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系统,适用于冶 金、建材、化工等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 统,推广到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系统的创新点在于将低沸点有机工质用于热力循环中的热交换过程,有效 实现低温余热换热;还在于利用膨胀动力机将有机工质产生的高压蒸汽转化为发 电机驱动力,从而实现低温余热资源发电,膨胀动力机还可以拖动风机,水泵等 设备。本系统突破了现有低温循环发电系统对于余热温度的最低要求,可用温度 最低降至 80℃(低于 80℃系统经济性会降低),实现了低温余热资源的最大化 利用。本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工质泵、有机工质余热锅炉、膨胀动力 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在核心设备的选用方面,膨胀动力机可选择螺杆膨胀机、涡 轮机等设备。其中,螺杆膨胀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寿命长、安全可靠、易于 维修,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不暖机、不盘车、不发生喘振、对介质品质要求不高、 可无人值守全自动工作的特点,尤其适宜结合低沸点有机工质应用于低于 350 ℃ 的低温、低压余热回收利用;而采用涡轮机占地小,效率高,造价低,特别适用 于余热量较大的场合,常被国外同类系统所选用。低温有机工质可选择 R123、 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工作介质,对于不同类型、 不同温度的热源应当选取不同的工质,并且工质的优选也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 率。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目前余热利用技术受到各方面重视,我国余热资源多,用户需求量大,应用 前景广阔。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与低温余热换热,通过产生 高压蒸汽推动螺杆膨胀机、汽轮机或其他膨胀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大量废 弃的余热转变为电力,节约了企业的电能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收到可观经 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应用领域: 本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具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应用于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余热回收与高温热泵
宽温区高效冷热联供耦合集成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宽广温区范围内(-50~160℃)冷热量的优化输配,更可以通过利用制冷系统本身的冷凝热全热、各种余热废热回收提升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该系统高度集成低温制冷系统、高温制热系统(高温热泵)、谷电水蓄热系统、微压蒸汽发生系统及水蒸气增压系统于一体,实现了制冷系统冷凝热或其他余热利用与制热系统供热量的耦合和匹配,实现了系统废热零排放。本项目技术已经成功完成开发并实现转化,所开发的宽温区高效冷热联供耦合集成系统模块化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冷库、乳制品及啤酒等食品生产行业、畜禽屠宰行业、物料烘干及集中供暖行业及化工行业中,同时满足行业对冷、热量需求和水、汽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微型成像雷达
微型成像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成像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及大面积观测的特点,已成为军用和民用遥感领域的重要对地观测技术,在对地侦察、地形测绘、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遥感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型成像雷达采用超小体积、超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特别适合装载于无人机、直升机、导弹、车辆等低空探测平台,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侦察、测绘等各种任务。 ? 技术特点:项目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波段:X 分辨率:0.5-5m 作用距离:0.5-3km 平台飞行高度:100-500m 测绘带宽度:0.2-1km 体积:250mm × 200mm × 100mm 重量:不大于5kg 功耗:5W 价格:20万元/台(不包括通信链和无人机平台) ? 应用领域: 抗震救灾对地观测 民用地形测绘 森林火灾监测 海洋溢油探测 公安反恐监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微型成像雷达
微型成像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成像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及大面积观测的特点,已成为军用和民用遥感领域的重要对地观测技术,在对地侦察、地形测绘、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遥感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型成像雷达采用超小体积、超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特别适合装载于无人机、直升机、导弹、车辆等低空探测平台,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侦察、测绘等各种任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微型逆变器(并网)
成果简介微逆变器是传统逆变器的微型版, 将太阳能光伏面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可现场使用或供并网发电的交流电。 微逆变器尤其适合用于小的光伏系统中, 如1KW 或以下。 传统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时, 太阳能面板采用串联, 一个低性能的面板将会影响到其他面板的输出。 如果部分面板被树或建筑物遮挡住, 整个系统的 MPPT 就会被降低, 从而导致系统电力输出降低。 而微逆变器是在每个面板上进行 MPPT, 它能够确保一些低性能的面板将不会拉底其他面板的输出。 微型逆变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微型车床
名称:微型车床  1、床身最大回转直径:180mm 2、最大工件长度:200mm 3、主轴转速高速挡:0-2500转/分 4、低速挡:0-1100转/分 5、电压:AC 220V  6、电极功率:150W 备注:以上是微型车床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微型车床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微型车床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