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实时数据采集协同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数据采集协同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上位机、数字IO板和电源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设计初期引入数学模型,能够实现对复杂控制算法的精确描述,从而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可直接从模型生成硬件平台可执行代码,避免了传统手工编码的繁琐过程,使得开发人员无需深入掌握硬件编程技术即可完成系统的建模、调试与优化,大幅减少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并简化了系统集成过程,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响应能力;同时,系统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并进行高效决策,为复杂控制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属于多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特征建模理论,建立针对位置跟踪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特征模型,该模型比常规动力学模型阶次更低且参数更少;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特征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投影到参数范围集合;设计一种多幂次二阶滑模面,以加快跟踪误差在不同误差带内的收敛速度;设计多电机驱动系统新型离散滑模跟踪控制方法,实现高精度跟踪控制,同时减小滑模抖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可远程控制的光网联合供电多路直流电源
目前光伏发电还存在输出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影响等缺点。在实际应用当中,通常需要增加储能装置来保证电路光伏发电系统输出 的稳定性,这样必然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同时储能装置可能会引入一 些重金属元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传统的直流电源通常 是由电网供能,并且很少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大大的限制了用户的使用范围。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多路直流电源的设计方法:采用光伏发电 和电网联合供电策略,来减少电能的消耗;采用无线控制技术,来实 现对电源的远程控制,为在有毒、封闭等特殊环境中应用电源提供了 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结合激光测距仪的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可输 出三路电压的小功率直流电源,其中高压支路可在输入为 5 V 到 30 V 时,输出 70 V 到 203 V 连续可调的直流高压,其驱动能力可满足一 般的雪崩二极管工作需要。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其输出端纹波电压较小,可以满足一般的应用需求。
南开大学 2021-04-13
10K低温恒温器闭循环低温控制系统
​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2-28
新工科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台YXMBD-XEM500
实验平台能满足高等院校“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电机控制(直流电机调速、交流电机调速及变频调速)”等课程实验教学。 系统特点: 更精细的模块化单元封装 采用更为美观、集成度高的封装形式; 模块化更合理,数字化更突出。 更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 具备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双重保护,可靠性高,软件保护可大大减少器件的损坏,可避免出现经常换器件的麻烦。 更细致的实验指导教程 创新的交互式实验课程软件,提供进行实验所需的各种支持。它不仅提供实验过程指导,还提供相关理论知识讲解介绍,记录测量结果,并可导出各类数据; 理论仿真验证与实际元件实验验证相结合; 在Matlab中设计的控制算法自动生成代码,自动加载到实时目标机中运行,避免了繁琐的编程和Debug工作; 使用门槛低,会Matlab仿真即可完成实验测试工作,所有测试工作只需一人即可完成。 更灵活,更开放 硬件模块化设计,多种实验拓扑模块可选,同时,可根据需求定制各种不同的功率硬件,拓扑结构、功率级别、传感器的数量位置等均可以变化; 软件模块化设计,编程和监控全部采用基于模型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提供各类验证过的算法模型,可直接组合调用,大大缩短上手时间。 更可信,更可靠 采用高可靠性的功率模块和经过完善测试的接口模块,故障率低; 具备数字仿真和物理电路双重验证,设计更灵活,实验数据更具说服力。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一种具有皮升级精度的自动化微液滴阵列筛选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领域为高通量筛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皮升级精度的自动化微液滴阵列筛选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液体驱动系统和毛细管中充满低热膨胀系数的液体作为载流,并完全排空毛细管内的气泡,然后将毛细管取样端浸入与水相样品不互溶的油相中抽取一段油相至毛细管中,用于隔离水相样品和载流,再将毛细管取样端浸入样品/试剂储存管中抽取一定体积的水相样品溶液进入毛细管,最后将毛细管取样端移入微孔阵列芯片的微孔上方的油相中,将毛细管中的样品溶液推出至微孔中形成样品的液滴。本发明液体的定量量取和液滴生成具有皮升级的体积精度,有效降低了高通量筛选中的样品/试剂消耗,节省了实验成本。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微滴预混和转印的气敏膜的并行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敏膜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 滴预混和转印的气敏膜的并行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该气敏膜并行合 成装置包括限位载物台、控制模块、三维滑台、微滴预混模块和微滴 转印模块,微滴预混模块采用阵列蠕动泵和阵列微滴针头相结合来实 现气敏原材料预混,微滴转印模块采用气密自动微量进样器、图像定 位摄像头和预制定位膜的基片共同协调实现转印过程中的定量微滴和 气敏膜的精准定位定形。本发明还公开了气敏膜的制备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的解决方案
成果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和部分企业复工在即的形势下,对停留时间长、室内人员密度大、感染风险高的住宅、办公楼和医院三类建筑使用中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该成果基于三种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室内人员活动特征、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的管理优化措施等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并以期能够对后续同类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分别从三种建筑提出相应设计建议。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住宅建筑厨房排烟道应严格排查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楼宇中存在隔离肺炎患者时应远离天台;空调系统分体式可正常使用,有隔离肺炎患者要防止冷凝水滴入他户;电梯高危,减少碰触,无人时确保开门通风;楼梯间不触摸扶手,每层开窗通风换气。2、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合理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及其使用策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其使用策略;多联机及分体式空调与其使用策略;办公建筑的应急管理措施建议;办公人员的自我防护建议。3、医院建筑医院手术室;传染病专用门诊科室;专用隔离区域;普通科室及其他区域等基于新型肺炎疫情对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新建医院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议,既有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疫情期间运行建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面积传播扩散,面对疫情防控的种种挑战,容纳着各类人员的建筑无疑是这场防疫战役中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对集体安全、生存能力与健康提供支持的能力。未来的建筑设计将在建筑换气、排气、防臭、防霉、热舒适、洁污分离、干湿分离、抗菌灭菌等问题作出细微设计和健康性优化,未来建筑必将以人类健康为核心走向健康建筑。
东南大学 2021-04-11
超低氧压控制和测定氧化动力学的固体电化学装置
本项目是一种首创的基于固体电化学原理的氧泵。该氧泵具有两大功能:一、测定金属氧化动力学;二、可以在1~10-25 atm范围获得任意的氧分压。测定金属氧化动力学时,氧泵通过将金属氧化过程消耗的氧量经过电化学过程转化为电荷量来获取氧化动力学曲线。由ZrO2固体电解质管、隔断阀和石英管构成一个封闭体系,在ZrO2固体电解质管内外壁上沉积或涂覆铂电极构成电化学氧泵,将氧化样品与固体电解质电化学氧泵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实现氧化温度和氧压可调,将氧泵电流积分与氧化时间做图可获得氧化动力学曲线,可用于金属及合金氧化动力学测定,包括产生挥发性氧化物的体系的动力学测定,以及其它吸收氧过程的动力学测定。本发明方法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试数据精度高,运行费用低,控制和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本仪器可以替代电子热天平,为高新科技产品。 氧泵还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在1~10-25 atm范围获得任意的氧分压,可广泛用于科研和生产。 国际首创,成果列入1998年4月美国出版的“High-temperature Research in Progress:1997”,采用本技术的研究结果多次在 Oxidation of Metals 上发表。获得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号:98101027.X 氧泵还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在1~10-25 atm范围获得任意的氧分压。 本发明的氧泵操作简便,控制和测试数据精度高,运行费用低,控制和数据处理计算机化,为高新科技产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特定的技术与产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可钻性在线辨识的月面钻进控制方法研究
钻取采样作为一种获取深层月壤的有效方式被应用于地外天体采样任务.不同于地面钻探,无人月面钻取采样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例如遥操作信号延迟,探测器传感资源有限,缺乏采样点地质信息以及月壤力学特性复杂等.为保证采样任务高效可靠地执行,采样装置需充分利用有限的探测器硬件资源,依据钻进工况实时调整钻进工艺参数,对未知的钻进环境具有适应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可钻性在线辨识的月面钻进控制方法.利用可钻性指标综合评价当前对象的钻进难易程度,采用模式识别方法辨识钻进对象的可钻性等级并实时匹配最优的钻进工艺参数,从而实现钻进过程的智能控制.为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模拟月壤月岩交替布置的钻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钻进负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1 182 183
  • ...
  • 211 2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