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刚石微纳米粉体机械法制备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解决作为世界上已知的最硬材料——金刚石的超细粉碎问题,即超硬粉体 机械法制备超细粉碎技术,一般很难突破现有的微米级水平。成果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创 建高振动强度振动磨系统,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绕非线性振动与高振强所带起的诸多问 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采用非线性振动系统,实施亚近共振方法,辅以变频技术,解决 超硬粉体不细化、易团聚等问题,已进入亚微米或纳米级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在样机研制和金刚石微粉的振动试验中,掌握 K 值在上述区间范围变化时粉碎粒度向 纳米级细化的条件,使目前国内采用振动磨粉碎方法对金刚石粉体进行粉碎徘徊在 μm级 水平上的现状得以突破。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创建高振强系统,对于大多数振动机械,通常振动强度 K 取 4~6,K ≥8 时称为高振 动强度系统,简称高振强系统。为达到粉体超细化的目的,本样机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 绕高振强所引起的诸多问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解决超硬粉体细化时的团聚等问题, 体现了成果的创新性。 技术指标 选择高振动强度振动磨超细粉碎方法,研究高振动强度对超硬粉体粉碎细化的影响,应 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主振系统采用非线性变节距弹簧,使其刚度为变量,且随动载荷 即振动强度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系统变频调速与近共振的工作需求,要求不仅应达到节 能高效之特点,同时能使得系统工作稳定;采用环形橡胶弹簧作为减振系统的减振弹簧, 弹性模量小,可获得大的弹性变形,以实现理想的非线性特性,使系统具有高内阻,可对突 加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及隔振效果。 最小振动强度 k ≥8;最大振动强度 k≤18。 市场前景 金刚石的社会价格为 1-10μm 的,0.4-0.8 元/克拉;0.1-0.2μm 的,10-20 元/克拉, 约为微米级价格的 25 倍。我国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达 10 亿克拉,若其中 10%制成亚微或 纳米粉,即 1 亿克拉,则每年经济效益为(15-0.6)×1 亿≈14 亿元,同时产生利税 4 亿元。 国内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约达 10 亿克拉,但所需人造金刚石亚微或纳米粉多依赖进 口,成果的进一步中试与推广,将给国内同行企业产生一个非常可观的经济增长点。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推动我国人造金刚石超硬超细粉体新材料制备及技术升级将产9 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人造金刚石亚微米或纳米粉 体更有着是人造金刚石微粉几倍乃至数十、百倍的功效,人们对其制备研究与应用前景不可 限量。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铁炭微电解处理双甘膦废水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 双甘膦是农药草甘膦的中间体,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光谱、安全的除草剂, 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是目前除草剂产量最大的品种。双甘膦产生的废水不仅量 大且污染负荷高,很难处理。根据本项目利用铁炭微电解方法处理双甘膦生产产生废水, 不仅成本低、以废治废,已开发成套处理装备,处理效果显著,相类似的化工废水处理 可采取类似工艺和装备。 产品性能、指标 采用铁炭微电解为主要工艺处理双甘膦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天然高Vc超微柿叶茶粉的制作技术
柿叶中富含维生素C(Vc)、多酚、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预防贫血、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我国柿资源丰富,主要食用果实,柿叶一部分加工成柿叶茶代用茶。 该成果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柿叶Vc含量的累积和化学变化特性,采用新的制作方法,制作一种高Vc超微柿叶茶粉,使其达到富含维生素C、汤色黄绿、滋味醇和,口感较好的品质要求。该成果制作的超微柿叶茶粉外形为粉状,富含Vc,Vc含量可以达到30-40 mg/g,不仅可以单独冲泡饮用,而且还能作为面包、蛋糕等食品添加辅料,提高食品中Vc含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柿叶是柿树( ( Diospyros kaki L.f.) 的叶子,柿树在我国广泛栽培,云南、广西、湖北、江苏、浙江、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分布。全国柿树分布面积近100万公顷。按亩生产1kg超微粉500元计,亩增收500元,100万公顷可增收增收70亿元,不包括添加柿超微粉产品带来的附加值。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万方数据基础教育微信移动端
万方数据基础教育产品已经实现了少儿数字资源产品在PC端、触摸屏端(触摸屏一体机端、平板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多屏适配,可以与多款硬件相结合。 我们的微信移动端包含的产品主要有:科普视界、少儿数字图书馆、学前教育知识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新工艺
伊马替尼是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于2001年5月获得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的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又于2002年2月被批 准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具有起效迅速、转移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专利化合物 专利近年到期,国内多家企业仿制上市。 尼洛替尼是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第二代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对既往 治疗(包括伊马替尼治疗)耐药与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 人患者,治疗范围更广,疗效更佳,目前国内多个企业酝酿尼洛替尼的仿制工作。 达沙替尼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2006年2月在美国首次上市。是首个批准上市的口服 多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对既往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成人各阶段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也 可用于治疗对其他疗法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年患者。目前 国内多个企业进行达沙替尼的仿制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自乳化药物前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自乳化药物前体,其是由药物分子与亲水基团共价结合而成的;其中,所述的药物分子为喜树碱分子或喜树碱衍生物分子,该前体的携药量可高达50%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自乳化药物前体的应用,其在水中能形成纳米尺寸胶束或者囊泡,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负载其它抗癌药物如CPT衍生物、紫杉醇、姜黄素、甲氨蝶呤、伊立替康、丹酚酸、苦参碱、阿霉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携带多种药物的纳米药物,实现了药物的协同治疗。
浙江大学 2021-04-11
药物中间体“1H-八氢吲哚-2-羧酸”制备工艺
该化合物为高血压治疗药物群多普利的中间体,是合成的手性非天然氨基酸,从环状化合物和天然氨基酸出发进行制备。产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纯度>98%。国外利用此中间体开发的新药已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南开大学 2021-04-10
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靶点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鸟嘌呤核苷单磷酸还原酶1作为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靶标的应用,所述药物为Lumacaftor或其衍生物或含有Lumacaftor的药物组合物。鸟嘌呤核苷单磷酸还原酶1(GMPR1)的水平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高于健康者,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靶点。该Lumacaftor可以抑制GMPR1的活性,进而阻止神经元死亡,治愈阿尔茨海默症。本发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在所有已知药物中筛选出Lumacaftor,并在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中验证了其治疗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天然药物中目标物快速“识别鉴定”二维色谱仪研制
1. 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 2.“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系统界面 3.2D/CMC-中药注射液类过敏物分析仪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CMC模型完全适用于配体-膜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4. CMC-配体/受体作用分析仪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生长因子是对于促进细胞增殖、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类物 质,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身体环境下保持且尽可能延长生长因子的生物 活性,是生长因子能够真正在临床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临床应用中,生长因子可通 过载体基质直接释放到组织再生部位,这要求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好,能控制生长因子在 组织缺损部位的缓释释放,促进新组织的生成。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电场下喷射形成纳米纤维的过程。其工艺简单, 纤维细度小,是制备具有表面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方法。但由于生长因子在环境 中容易失活,因此这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的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 与药物或生长因子复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纤维内,通过控制聚合物 降解性,控制药物释放浓度,避免药物变性,生长因子失活。可有效提高药物或生长因 子的利用率。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2 73 74
  • ...
  •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