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炼钢过程二级系统的开发
在对炼钢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炼钢过程各工序的数学模型,并转化为核心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项目现场实际条件,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不同针对性的各种控制软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降尿酸功能性饮料的开发
本产品是通过木瓜、茶叶等食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条件 熬制而成的功能性饮料,经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验证,具有 很好的降尿酸效果,可以作为痛风患者的日常保健饮品。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自动分页装订机的开发研究
研究领域 以企业的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以研发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目标,进行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围绕创新制造工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开展绿色化、系统化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绿色新能源生产技术及设备(2)特种加工机械(3)新型包装机械(4)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科研成果及简介 所承担主要项目: 锌空燃料电池极片干嵌法成形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 ·高速水墨柔性印刷模切机CL1224 (国家科技部) ·机械软起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天津市教委) ·柔性传动行星轮差速机构的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 ·机械液压自动控制软启动系统(石家庄科技局) ·自动分页装订机的开发研究(河北省教委) 横向课题: 纸管机开发(天津巨业衣架制造有限公司) 盘料螺纹钢滚丝机(天津市天鹏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五金平台自动机械手的研制(庆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乒乓胶皮海绵上料系统的研发(天津七二九体育器材开发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卷绕设备(海裕百特锂能设备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 流延膜挤压收卷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合作研发; 瓦棱机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制; KSQ-500电池极片卷绕设备开发 木工挖船机(威卢克斯有限公司) WS-260卫生巾生产线获奖与专利一种布料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8754.x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2.3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1.9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杆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0.4一种收获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269.4可转让项目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安全绿色无硝肉制品的开发
本项目将采用均一分子量的壳聚糖,简化反应体系,以壳聚糖-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分析揭示复合物多功能性的物质基础,为解决肉类腌制中依赖亚硝酸钠的现状、达到真正的无硝生产和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高品质环糊精的开发及应用
环糊精(cyclodextrin,CD)又称为环聚葡萄糖又名环链淀粉,能与范围极 其广泛的各类客体,比如有机分子、无机离子、配合物甚至惰性气体,通过分子 间相互作用形成主客体包合物, 从而对客体具有屏蔽、控制释放、活性保护等 功能,因而广泛应用到医药和食品领域; 同时利用环糊精空腔与客体分子空间 尺寸的匹配性,还可用于各种异构体的分子识别,制备分离材料等。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为β-环糊精,但其存在结构刚性,水溶性差等显著缺陷, 针对这些缺陷,本研究团队开发了环糊精空腔扩腔技术、环糊精化学衍生技术、 环糊精酶法衍生技术、环糊精聚合技术等,开发出高水溶性的系列高端环糊精产 品,如γ-环糊精、大环糊精、葡萄糖基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麦芽 三糖基β-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环糊精高聚物等。高品质环糊精具有水溶性 好、包埋效果好、安全无毒等显著特点,能够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农药、 兽药等领域。 针对目前环糊精领域存在的微囊化效果差、微囊条件复杂等特点,本研究团 队开发了简便快速的微囊化技术,制备了可溶性芥末粉、稳定型薄荷粉、分散型 维生素粉、分散型氟苯尼考粉、分散型制霉菌素粉等系列产品。相关产品均已具 备较好的市场效果
江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开发
本项目获 2015 年中国专利金奖,2015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得到了 20 多株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课题组应用以上优良菌种和核心技术, 陆续研发了畅优发酵乳、畅优 ST-III 乳酸菌饮料、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等新型发酵乳制品,市场增长率达到 50%,实现销售收入 120 多亿元,不仅创造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乳业健康成长的标杆。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系统评价了 26 株专利菌株及其发酵乳的保健功能,植物乳杆菌 ST-III 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 45.17%,乳酸片球菌 P9 对李斯特菌的抑制率达 48.2%;对15 株典型益生菌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覆盖率达到 260 倍以上,完成 10 株典型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 ST-III 的耐酸和耐盐的分子机制等。 (2)开发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细胞微囊固定化高密度培养技术,活菌数分别达到 1.0×1011 cfu/mL 和 2.7×1011 cfu/g 以上,开发陶瓷微滤膜浓缩装置,浓缩倍率达 50 倍以上。 (3)开发新型液氮深冷发酵剂,实现超浓缩发酵剂的瞬时造粒,菌体存活率达 99%;液芯包囊新型发酵剂,4℃保藏一年菌体浓度达 1011 -1012cfu/g;生物膜载体新型发酵剂,热风干燥的菌浓度达 1010 cfu/g。 (4)开发高剪切粘度损失控制和二次巴杀技术,打破酸奶无法长期常温存 放的难题,实现酸奶常温下 5 个月以上的货架期;开发益生菌协同发酵技术,首创了国内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针对优良菌株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评价和二次开发,解析了专利菌的益生性状、 生理特性、遗传背景及环境因子作用规律。基于终产物抑制解除、损伤修复、生物膜培养和胶囊化保护等机制开发了载体保护、反馈抑制解除、抗环境胁迫等高密度培养技术,并开发了液氮深冷、液芯包囊、生物膜载体等新型发酵剂产品。 以产业化生产为导向,攻克了益生菌协同发酵、低温长时发酵、高剪切粘度控制及质构保持、二次巴氏杀菌等新型发酵技术及生产工艺。形成了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系统生产技术体系,开发出了系列新型益生菌发酵乳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氯碱工业节能电极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生产氯碱工业阴极电极的工艺主要是涂刷热分解法和电化学沉积法, 它们制备的电极容易出现“龟裂"和颗粒堆积现象(图A),使电极结构不够 稳定,在电解条件下造成电极涂层剥落,活性位点不能完全暴露(图B),电极 催化性能衰减,槽电压升高;此外,电极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夹带部分有机溶剂, 在后续爐烧过程中污染/覆盖电极表面。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采用水热合成 法制备一种新型电极,该电极表面涂层呈现开放式纳米棒状结构(图C), 溶液和气体在电极表面可以自由进出(图D),能够充分暴露活性位点,提高催 化活性。并使槽压降低200 mV,电流密度增加500 A/m ,能耗降低13.3%。目 前,该析氢及析氯电极已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替代传统氯碱工业电极 材料的要求,属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军的高新技术。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2011年至2013年,全国烧碱产量分别为2466、2698. 6、2854. 1 万吨,而2014年上半年就已生产1580万吨,我国每年的烧碱产量都在缓慢增加。 所以采用新型电极降低槽电压,争取大力度的节能降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产 品是运用于氯碱工业电解槽的新型电极,相比于传统电极,该电极具有更低的过 电位且使用寿命更长,由此我们确定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全国范围内的氯碱厂,由 于目前国内只有北化机一家具有此项技术,所以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市场需求 巨大,产业前景广阔,国内市场容量每10万吨离子膜烧碱需要3600m2阴电 极,我国氯碱需求巨大市场容量大。
重庆大学 2021-04-11
浆纸平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本系统根据各个浆纸车间的液位、车速、浓度、流量等实时数据,实时的计算全厂以及各个浆纸车间浆料的产、耗、存的情况,辅助生产调度人员进行生产调度,实现全厂浆纸生产的稳定,避免出现生产的不正常波动,减少浆板的消耗量等。在实现实时信息显示以及计算的基础上,本系统支持车间改产、停产等事件,以及对调配比的仿真计算,从而帮助调度人员更好地进行改产、停产以及选择更加合适的浆料的配比。主要功能:通过软件系统建立浆纸平衡动态优化模型,其中包括:浆品种浆池存浆量计算模型;浆生产线产浆能力计算模型;纸机单位时间需浆能力计算模型;纸机一段时间区间需浆能力计算模型;根据纸改产时间,确定浆改产时间计算模型;浆纸总平衡计算模型等多个数学计算模型来实现浆纸的合理生产和优化调度。计算结果以FLASH方式显示,动态刷新。1) 基于多层的B/S软件体系结构,方便用户使用;2) 独特的浆纸平衡相关计算模型,实现快速设计精确地计算浆纸平衡;3) 在线提供实时数据,为合理地调度浆纸生产提供技术支持;4) 提供仿真计算环境,可以模拟系统生产状况,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概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是由超细活性粉末(复合掺合料)、水泥、优质石英砂、高强钢纤维、外加剂等组成。通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热合(蒸汽养护)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高技术复合材料。与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环保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应用可显著减轻结构自重(可减轻自重1/3),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有以下创新点: ①材料创新:采用国产原材料与工业废渣制备出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指标,造价仅为其50%左右。 ②工艺创新:解决低水胶比高粘度物料的均匀搅拌问题;解决大型构件与小型薄壁构件的浇注、成型与养护问题,形成了成套工艺技术。 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基础理论,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 ④国内第一家在大型桥梁结构与薄型耐久构件得到应用,采用本成果新材料与设计方法设计的超低高度梁,有效降低了截面高度与自重,并提高了耐久性。 同类技术或成果比较:本项目组研发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国内第一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国际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目前处于试研制阶段;本项目组的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现处于产业化阶段。 应用范围: 本项目可应用于道桥主体及附属结构、建筑结构、市政结构、核工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头孢菌素 C 酰化酶的开发
已有样品/n本项目在已有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原始序列基础上,筛选出对头孢菌素C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提高的新型突变体,并进行固定化研究。目前该固定化酶反应转化率可达99%以上,重复批次在200批左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续在该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反应活性和重复使用批次,以打破韩国的技术垄断,进一步降低国内7-ACA生产成本。在现有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以筛选到活性和稳定性更强的突变体。7-ACA目前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之一,其全国总产量约为15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