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静压下液电脉冲激波发射器的预击穿时延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静压下液电脉冲激波发射器的预击穿时延 调控方法,包括:根据液电脉冲激波发射器中的液体性质和发射器结 构尺寸获得单位电压作用下的激波间隙电场分布;根据工作液体中产 生超音速流注的临界条件调控脉冲功率电源的工作电压 Ub;当激波发 射器中的电极附近电场达到超音速流注的临界条件时,使得激波发射 器工作在超音速流注击穿模式下;当需调控电压超过脉冲功率电源的 最高工作电压仍无法达到超音速流注的临界条件时,则通过调整激波 发射器的电极结构来提高间隙间的电场强度;重复步骤使得当工作电 压低于脉冲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西湖大学马仙珏团队揭示三维器官大小调控新机制
2022年11月15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仙珏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Ptp61F integrates Hippo,TOR and actomyosin pathways to control three-dimensional organ size”的研究论文。利用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揭示了磷酸酶Ptp61F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通过同时调控细胞数量、细胞大小及细胞高度从而在3D层面对器官大小进行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
西湖大学 2022-11-16
西湖大学陆启阳团队在离子调控氧化物结构和性能领域取得进展
利用质子对功能氧化物材料(如镍基钙钛矿氧化物(NdNiO3)进行调控,以此设计材料本身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是近年来固态离子学和氧化物薄膜材料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西湖大学 2022-11-29
西湖大学马仙珏团队揭示三维器官大小调控新机制
团队利用果蝇遗传学技术(MARCM)在幼虫眼成虫盘上诱导产生GFP标记的原癌基因RasV12过表达克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果蝇体内的磷酸酶进行了RNAi筛选,发现敲低/敲除Ptp61F可以与RasV12协同诱导过度增殖并产生恶性肿瘤。
西湖大学 2022-11-29
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调度运行风险辨识及适应性调控关键技术
成果聚焦将独立设计的单个水库联合运行,有效控制防洪、供水、发电等风险的累积与叠加,防范变化环境下的“黑天鹅”事件,创建了一整套适应变化环境的梯级水库风险辨识及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解决了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运行调度风险难预报、难评估、难管控三方面的难题:针对水库入库径流预测精度在变化环境下不断衰减的问题,首创了具有物理机制的时变预测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实时、近期、远期”入库径流的预报精度和预见期长度,为梯级水库风险源管控提供了基石;针对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潜在风险的辨识问题,形成了非一致性条件下的“规划
武汉大学 2021-04-14
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
该成果 2015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果首创了促进稻麦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水分调控方法,开辟了促进谷类作物籽粒灌浆生理调控的新途径,获得了作物产量形成机制的新认识,建立了促进稻麦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新理论。应用该技术,水稻增产 8~12%,灌溉水利用效率增 30~40%;小麦增产 6~10%,灌溉水利用效率增 20~30%。
扬州大学 2021-04-14
降解生物塑料的真菌菌株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生物塑料的真菌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真菌菌株(Bionectria ochroleuca)的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3470。本发明真菌菌株对温度、pH等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广,在pH4-11范围内都具有降解生物塑料的能力。本发明真菌菌株来源于普通土壤,容易培养和保存,可利用大豆油,甘油,或葡萄糖作为PBS的替代碳源物质对其进行发酵培养。本发明真菌菌株可以快速降解PBS、PBSA等生物塑料及其废弃物,促进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可控生物降解地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地膜由第一熔体和第二熔体通过多层共挤工艺,吹塑成膜而成;第一熔体形成耐候层薄膜,第二熔体形成稳定层薄膜;第一熔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耐候层树脂、复配型稳定剂、开口剂和无机填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第二熔体制备过程如下:将稳定层树脂、聚乳酸、化学稳定剂和复合类无机磷酸盐缓冲剂依次加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通过加工过程树脂原位反应,平衡其耐候性及生物降解性,实现地膜可控降解;另外,兼顾耐候性与降解可控性,可满足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需求,与传统地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生物转化制备二羟基丙酮项目
二羟基丙酮或1,3-二羟基丙酮 (1,3-dihydroxyacetone) 是最简单的酮糖,具有广泛的用途。利 用微生物法生产二羟基丙酮与化学法相比,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目 前,二羟基丙酮在国外已经采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 用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二羟基丙酮。 通过大量的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菌株,可以特异性的氧化甘油的二位羟基生成二羟基丙 酮。经过对该菌株的一系列改造,并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把高密度培养以及高催化活性菌 体的获得相结合,提高转化率,简化后处理工序,使生物催化真正做到清洁,绿色生产。该方 法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时间短,易控制,后处理容易,成本低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将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完美的体内隐形作用与肿瘤靶向分子的靶向作用结合,集成在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制造出在血液中长循环、对肿瘤细胞高选择性结合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隐形生物导弹”。“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化疗毒副作用大的世界难题,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成果优势及用途:设计构建仿细胞膜结构的纳米载体获得了超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90小时,国际领先),具有优异的体内隐形性能;将叶酸等肿瘤靶向分子引入纳米载体表面可提高肿瘤细胞摄取4至8倍,靶向作用显著。    成果成熟度:癌症化疗药物“隐形生物导弹”已经完成实验室验证,需要进行大批量动物实验、申请临床批件。 预期成果收益:以“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为例,进一步市场化放大、获得国家临床实验批件约需投入5000万元(占50%)。若以建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50万元/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吨产品,净利润约为15000万/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144 1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