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女性骨盆带韧带、血管、神经、盆底及器官模
XM-131D女性骨盆带韧带、血管、神经、盆底及器官模型   XM-131D女性骨盆带韧带、血管、神经、盆底及器官模型可拆分为6部件:女性骨盆带第五腰椎、韧带、血管、神经、盆底肌群、及子宫部分直肠等6部件;其中子宫、膀胱、直肠又可以剖开成2部分,显示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中心腱、肛提肌各个部位均可拆卸,直肠、连带输卵管与卵巢的子宫及阴道作正中矢状切可分成2部件,骨盆模型的右半部能显示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及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分布及解剖结构,显示右骶丛、右坐骨神经与右阴部神经,显示骨与韧带及左右两侧髋骨、耻骨联合、骶骨、尾骨、带椎间盘的第五腰椎。模型通过第五腰椎、骶骨与尾骨的正中矢状切骨盆可分成左右两部分,并能显示锥管中的马尾成分,第五腰椎体的左半部分可以拆卸,模型的右半部分可显示骨盆韧带及腹股沟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髂前韧带、骶腰韧带、前纵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后韧带,以及闭孔膜等结构。 尺寸:自然大,27×19×2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211透明半身躯干附血管神经模型
XM-211透明半身躯干附血管神经模型   XM-211透明半身躯干附血管神经模型显示半身躯干主要血管动脉、静脉和神经等。 尺寸:高10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305B上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5B上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5B上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由上肢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指浅屈肌、臂丛和腋动脉等7部件组成,显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前群、后群和手肌等结构,共有79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85×23×18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由下肢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腓肠和小腿三头肌等13部件组成,显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等结构,共有119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87×12×1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知禾新创是安睿特旗下的子公司,知禾泰克是知禾新创旗下蛋白试剂品牌。 通化安睿特授予知禾新创代理资质,代理重组人白蛋白、重组人转铁蛋白等细胞培养基蛋白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知禾泰克销售自产以及通化安睿特的产品。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4-07-31
揭示中国两类暴雨的成因机制
对华中夜间暴雨的研究表明:受大气边界层加热的影响,华南上空的季风气流在白天被抑制,暖湿能量逐渐堆积。季风气流在夜间转为增强,形成低空急流影响长江流域。季风气流的夜间加速可显著加强长江流域的水汽输送辐合、动力抬升和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可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夜间发展。因此,伴随季风日变化的暖湿能量“白天蓄能-夜间释放”机制成为中国东部早晨暴雨的重要成因。这种现象可在数天内反复发生,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研究结果还指出,大气环流和日变化现象在暴雨有关的多尺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副热带高压等大尺度环流可通过热力和动力机制调节风场日变化,影响夜间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从而控制暴雨的具体时间和落区。对华南暖区暴雨的研究表明:基于集合预报分析发现,暖区暴雨的可预报性相对锋面暴雨更低。天气尺度低空急流(SLLJ)与锋面暴雨相关,而南海北部的边界层急流(BLJ)与沿海暖区暴雨关系更加密切。从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华南暖区暴雨的对流触发机制,提出了双低空急流的新概念模型。BLJ出口区的低层辐合和SLLJ入口区的中低层辐散出现耦合配置,加强沿海地区的中尺度抬升和水汽辐合,从而激发新的对流系统。双低空急流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现象,在半夜到凌晨达到最强,造成华南沿海的早晨暴雨。气候统计分析还发现,两类低空急流(BLJ和SLLJ)对华南降水的分布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其影响机理与地形作用、天气尺度扰动和水汽输送过程密切相关。
中山大学 2021-04-13
发现细菌血清抗性机制与调控方法
发现血清抗性菌最重要的代谢特征为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显著下调,采用外源甘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重编细菌代谢组,可以大大提高对血清补体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其主要机制为外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促进三羧酸循环中α-酮戊二酸的积累,以抑制ATP合酶;同时高浓度甘氨酸抑制嘌呤通路合成ATP; 使ATP合成的两条主要途径同时受到抑制,导致ATP生成下降;进而下调cAMP/CRP复合物,上调细菌外膜补体结合蛋白HtrE, NfrA和YhcD表达。高浓度的甘氨酸还可以增加质子动力势,促进血清补体与补体结合蛋白的结合,逆转血清抗性,实现血清补体高效杀菌(如上图所示)。甘氨酸促进补体杀菌在人血清、小鼠血清、猪血清、鱼血浆和对虾血浆均获得相似结果,在BALB/c小鼠和Rag1-/-(无T- 和B- 细胞免疫)细胞缺陷小鼠体内也得到证实,为控制人类和动物养殖病原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不仅在解决百年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在机制上有两个新发现:一是发现一条新的能量代谢调节通路,二是发现代谢物可以优于基因调控来主导物质代谢流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外来入侵植物对天敌的防御进化机制
发现外来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与原产地专食性昆虫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再次相遇之后,增强了对专食性天敌的抵抗力,同时降低了对广食性天敌的抵抗力。而这个过程是由于植物体中相关次生化学物质减少所导致的。该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验证了防御转移假说,被认为丰富了入侵生态学的理论,并为未来生物控制长期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揭示膀胱癌淋巴转移关键分子机制
阐明LNMAT1通过诱导CCL2募集TAMs促进膀胱癌淋巴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对于在膀胱癌淋巴转移中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了调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LNMAT1。LNMAT1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CCL2,进而募集TAMs到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被“引诱”而来的TAMs能够分泌参与膀胱癌淋巴管生成过程的VEGF-C,帮助肿瘤细胞发生淋巴转移。由此可见,如果能介导到肿瘤微环境这片“土壤”,干预膀胱癌“帮凶”LNMAT1的表达,将能改变“种子”的生存情况,对抑制膀胱癌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发挥重要价值。林天歆教授团队首次阐明LNMAT1介导肿瘤微环境的重要作用及通过与趋化因子CCL2协同调控TAMs的分子机理,对认识膀胱癌淋巴转移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干眼的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
构建了小鼠和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干眼模型来模拟干燥和高渗压力诱导的干眼,深入研究干眼的免疫损伤机制和关键致病靶点。国际上首次发现环境压力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中的新型炎性小体——NLRC4和NLRP12炎症小体的组装、活化,从而诱导GSDMD的切割,引起角膜上皮的焦亡打孔、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和IL-33)的释放;并且NLRC4和NLRP12可以相互协同放大焦亡的炎症损伤。研究还首先报道了细胞焦亡的新机制,即焦亡打孔的过程中不仅有经典的IL-1β的分泌还伴有大量IL-33释放,介导角膜上皮细胞的炎症损伤。靶向性调控GSDMD和IL-33的切割、活化可以显著抑制眼表组织损伤,证实了其是介导干眼发病的关键致病靶点。研究不仅揭示了干眼角膜上皮细胞免疫炎症损伤的关键机制,也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治疗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