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计算机控制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精密加工中心(产品)
成果简介:JRCODE-CCOS1200 精密数控研抛机是中心自主研发的 7 轴 5 联动 大型光学非球面精密数控研磨抛光机床。机床主体为龙门式结构,运动部件 采用精密导轨结合高精度光栅反馈,运用 8 轴控制器实现任意轴组合插补, 集成在线轮廓测量系统。工艺系统开放,具有多轨迹选择、多格式数据兼容、变参量操控与优化功能。 技术领域:先进光学加工制造 现状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应用性能损失分析的数据中心功率配给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用性能损失分析的数据中心功率配给 方法,数据中心管理员通过厂商或实验室实测获得服务器机型的 CPU 使用率和功率对应关系的配置信息,服务器中的监控模块提取 CPU 使 用率数据并上报给中心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抽取中心数据库中的 CPU 使用率数据,并比照服务器配置信息,分析计算服务器在任意功 率配给下的应用性能损失值,计算完成后,数据分析模块生成功率配 给调整指导单,用以指导数据中心管理员制定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面向变电站的保护智能中心系统及其冷热备用模式选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变电站的保护智能中心系统及其冷热备 用模式选择方法。保护智能中心系统通过其采集处理模块采集各变电 站的运行数据,并通过其通信模块、故障位置判别模块和跳闸决策模 块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最终实现在变电站的站域保护退出检 修后,由保护智能中心系统作为故障变电站的后备保护系统取代故障 变电站的保护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枢纽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在保护 智能中心系统正式投运之前,对其进行冷、热备用模式的选择,冷、 热备用作为保护智能中心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冷备用经济性高但可 靠性低,热备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
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核电等大型精密零件加工的重要装备。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遇到了多部机型谱匹配、大行程精度均衡、大惯量爬行抑制等三大技术难题,急需新的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的支撑。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资助下,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科研团队开展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发明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布局方案骨架型谱。建立了多部机匹配的龙门加工中心布局方案骨架型谱,揭示了龙门加工中心多体系统低序体阵列拓扑约束解耦机理,提升了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等一体化龙门框架多部机布局型谱自适应匹配性能,一阶固有频率由54Hz提高到63Hz,结构件刚度由50.4N/μm提高到55.6N/μm,打破了国外大型精密动梁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垄断。 (2)发明了基于螺旋变换的多轴联动精度分配方法。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X/Y/Z轴行程定位精度由0.08/0.06/0.05mm提高到0.03/0.02/0.015mm,整机几何精度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Ⅰ级标准。 (3)发明了龙门加工中心运动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建立了基于动梯度粘滑特性的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揭示了大惯量动件重载负荷低速摩擦副防爬机理,提升了重载低速大范围的静压导轨低摩擦副高精度控制性能,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从Ra0.4提升至Ra0.2,转台平面跳动由0.02mm提高到0.01mm,转台热浮升变形由0.2mm提高到0.05mm。 研制了行业首创的龙门加工中心设计制造工具集,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部件精密加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并推广应用到国家重点机床企业的高端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项目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龙门加工中心技术封锁,研发的机床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对提高我国重大精密装备国产化率与自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 2022-07-22
医教云临床实训中心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
医学院、教学医院里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用于整个中心信息化管理、人员管理、财产管理、教学活动管理、考核管理等。对整个中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等。
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2023-05-09
DS-RM-AE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验实训台
该实训装置为数控机床真实的电控系统,透明化展示,可进行电气配置、安装、接线、参数设置、PLC(PMC)编程、调试、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实训项目。 实验培训内容 1) 数控系统功能、结构、安装、参数设置、调试 2) 数控机床报警识别、故障诊断及维修 3) 数控系统数据备份、与计算机的通讯 4)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接线、调试及动态特性 5) 主轴电机的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 6) 霍尔元件、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7) 半闭环控制的实验和调试 8) PLC指令、编程及逻辑控制 9) 输入输出接口的定义、设置及调试 10)数控机床电气柜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11)低压电气元件的原理、性能及接线 12)丝杠螺距、传动比等参数设置 13)反向间隙补偿实验 14)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实验 15)数控机床的编程、插补运动的实验 16) 车削中心C轴功能的调试、编程(四合一) 产品特点 1) 铝合金结构 2) 工业现场真实电控系统的透明展示 3) PLC控制面板 4) 刻度盘显示伺服电机转动 5) 电机区透明防护罩 6) 强力对流风机 7) 滚轮式可移动 8) 配置完整的实训指导书、系统说明书、调试手册、PLC程序,调试开发软件包、数据光盘等.
南京德西数控新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天津大学地科院在水文系统的复杂性及可预测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利用混沌理论探索了水文系统不同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包括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土壤水的混沌动力学特征、全球实际蒸散发的复杂性及可预测性等。
天津大学 2023-04-19
高耐磨性螺旋输送机成套技术
螺旋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连续输送,在输送矿物等硬质物料时,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螺旋输送机出现早期磨损失效,寿命普遍只有半年左右。这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且由于事故频繁和设备更换,导致停工停产,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螺旋输送机失效的形式主要是螺旋叶片的磨损,产生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叶片—磨料—筒体”这一组摩擦副中,叶片的磨损条件比筒体严重,二是为了便于成形和焊接加工,叶片普遍采用低碳钢制造,耐磨性不好,并且,一旦叶片和筒体间的间隙增大,物料会粘结到筒体上,从而显著的增大叶片的磨损,并降低了输送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对设备进行刚度与变形设计;2、对筒体和叶片进行间隙可调整设计;3、对磨损最严重的叶片部分采用创新性的高耐磨性结构设计,从而大幅度提高叶片的耐磨性。设备研制完成后,进行了三年的现场使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项研究,有效延长了螺旋输送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更新设备和返修设备的费用;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修和停机时间;实现了将螺旋输送器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半年提高到三年的预期目标,并且经过三年运行后,螺旋叶片无明显磨损,预计还可更大幅度的提高使用寿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功能性3D打印耗材的研发
3D打印的种类目前有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光固化印刷、选区激光烧结以及选择性粉体粘结等。其中,熔融沉积成型的设备已逐渐由桌面级发展为工业级,打印耗材(线材)的市场巨大,当前线材市场呈现价格而非性能的竞争态势。Market Research Reports.biz报告称,到2023年3D打印材料市场的容量将超过3D打印机市场,到2025年全球3D打印机市场销售将到83亿美元。BCC研究公司认为,热塑性塑料将成为发展最快的3D耗材,年增率将达20%。该公司预测,全球高级3D打印耗材市场到2019年的市值将达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7.9%。熔融沉积成型所使用耗材优点是材料利用率高、可选材料种类丰富、工艺相对简单,而其缺点是材料缺乏功能性。 该课题组研发了一系列功能化3D打印耗材,进行了3D打印生物可吸收颅骨材料开发与制作。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浙江大学冷冻传输系统竞争性磋商
浙江大学冷冻传输系统竞争性磋商
浙江大学 2022-06-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