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恶性胶质瘤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可能具有翻译蛋白质潜能的环状RNA。在这些候选环状RNA中,研究团队发现AKT3基因的第 3-7号外显子环化后可形成 524nt的环状 RNA,课题组将其命名为circ-AKT3。课题组通过对circ-AKT3进行预测分析,发现该环状RNA序列中包含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通过针对特定序列的抗体检测和质谱分析,张弩课题组证实环状RNA circ-AKT3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KT3-174aa。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KT3-174aa蛋白在肿瘤中表达显著下调,且有别于全长AKT3蛋白,AKT3-174aa表达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circ-AKT3具有独立于其母基因发挥抑癌基因功能的可能性。机制研究发现AKT3-174aa通过竞争性结合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PDK1),负性调控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该研究为恶性胶质瘤的诊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恶性胶质瘤研究成果
发现长非编码RNA LINC-PINT的第2外显子通过自身环化形成了一个1084nt长度的环状RNA分子,课题组将其命名为Circ-PINT。亚细胞实验鉴定环状分子Circ-PINT 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而线性的非编码LINC-PINT定位于细胞核中;课题组通过对Circ-PINT进行预测分析,发现环状RNA序列中包含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细胞株,证实环状RNA circ-PINT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87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多肽,研究组将其命名为PINT87aa。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INT87aa多肽在肿瘤中显著下调,提示其作为一个抑癌基因的可能性。机制研究发现PINT87aa通过结合聚合酶相关因子复合物基因PAF1,抑制多种癌基因的转录延伸,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为恶性胶质瘤的诊疗新手段提供了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24019手摇胶质瘤发电机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 南开大学创制对抗脑胶质瘤的“新武器”
开拓创新·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9-07
一种胶质瘤靶向磁共振和荧光双模式成像对比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质瘤靶向磁共振和荧光双模式成像对比剂及其制法,该对比剂由丙烯酰胺类单体、带有巯基或羧基或氨基的烯丙基类单体、超顺磁性铁氧化物纳米粒、荧光染料和乳铁蛋白组成,其中,丙烯酰胺类单体与带有巯基或羧基或氨基的烯丙基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共聚物纳米凝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超顺磁性铁氧化物纳米粒获得超顺磁性共聚物纳米凝胶。将荧光染料与乳铁蛋白以共价键进行结合获得标记有荧光染料的乳铁蛋白,再将上述超顺磁性共聚物纳米凝胶与标记有荧光染料的乳铁蛋白通过共价键结合获得本发明的胶质瘤靶向磁共振和荧光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崔红娟教授团队在胶质母细胞瘤领域获最新研究成果
崔红娟教授团队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肿瘤,中位生存期在12-15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胶质母细胞瘤极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再加上血脑屏障的原因,使得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欠佳。因此开展其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NUSAP1)是一个微管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团队围绕NUSAP1基因开展研究,发现NUSA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NUSAP1通过其NH2基末端的SAP结构域调控ATR的稳定性,进而维持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化疗耐药性。而下调该因子则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耐药性。该研究为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西南大学 2021-02-01
妇科恶性肿瘤分子机理及干预治疗研究
本项目以国家重大专项、"863"和"973"项目等为基础,多年来深入研究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分子机制,并以此研究为基础,探索和发展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可能的新思路、新途径及新策略,并取得了创新性成绩。 1、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功能与临床预后研究: 应用SEREX、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免疫蛋白质组学等方法鉴定与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新基因或功能未知基因。采用多种卵巢癌动物模型对上述多个功能未知和新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妇科恶性肿瘤干预治疗研究 针对卵巢癌细胞开展了新型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将主动免疫治疗与阻断肿瘤内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等抗肿瘤间质治疗相结合,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间质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在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的基因为靶点,构建了一系列针对单靶点和双靶点的RNA干扰治疗载体,对卵巢癌等多种移植瘤开展RNA干扰基因治疗研究,筛选出了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基因治疗候选药物。 这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共表相关论文40余篇,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已经作为他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并得到其他研究者所发表论文的证实。
四川大学 2016-04-29
射频消融治疗动脉瘤的仿真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靶向治疗脑胶质癌药物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请人发明的新药ACT001(即DMAMCL)能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并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1.8倍,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瘤动物模型上抑制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172%。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请人发明的新药ACT001(即DMAMCL)能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并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1.8倍,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瘤动物模型上抑制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172%。其口服胶囊制剂已进入澳洲临床I期试验,没有观察到副作用,药代数据支持足够的安全性与疗效。因此,ACT001有望成为中国创造的“First-in-Class”胶质瘤孤儿药在海内外上市,为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创新点如下:  ACT001是采用“双缓”策略的药物,口服后缓慢吸收,体内缓慢释放药物,推荐剂量下,无毒副作用。  ACT001正在进行澳洲临床I期试验,目前已有多位患者服用,没有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PK数据优于临床前的动物试验。  ACT001可从天然产物小白菊内酯制备而来,而小白菊内酯在西方传统草药小白菊中的含量很低(0.1%)。我国特有的中药山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高达9.6%,从而实现ACT001的大量生产。 ACT001是以癌症干细胞为靶点筛选和开发的药物,其在临床上的试用,将为探索靶向癌症干细胞的新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南开大学 2022-07-28
靶向治疗脑胶质癌的药物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 请人发明的新药 ACT001 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 瘤动物模型上抑制 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 172%。其口服胶 囊制剂已进入澳洲临床 I 期试验,在已服药的多位病人中没有观察到 副作用,药代数据支持足够的安全性与疗效。因此, ACT001 有望成 为中国创造的“First-in-Class”胶质瘤孤儿药海内外上市,有望为脑胶 质母细胞瘤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并且为靶向癌 症干细胞的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探索内容。 项目特色: 发明的新药 ACT001(即 DMAMCL)可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 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 1.8 倍。临床前 动物试验显示其对脑胶质瘤动物的生存延长期为 172%,由于 ACT001 优异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上的迫切需求,ACT001 只用了 3 个月获准进入发达国家临床 I 期试验。创新点如下: 1. ACT001 是采用“双缓”策略的药物,口服后缓慢吸收,体内 缓慢释放药物,推荐剂量下,无毒副作用。 2. ACT001 正在进行澳洲临床 I 期试验,目前已有多位患者服 用,没有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PK 数据优于临床前的动物试验。 3. ACT001 的可从天然产物小白菊内酯制备而来,而小白菊内 酯在西方传统草药小白菊中的含量很低(0.1%)。我们发现我国特有 的中药山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高达 9.6%,从而实现 ACT001 的大量生产。 4. ACT001 是以癌症干细胞为靶点筛选和开发的药物,其在临床上的试用,将为探索靶向癌症干细胞的新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南开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194 1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